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触破式微胶囊剂是根据天牛成虫耐药力强,成虫羽化出孔期长的特点研制的一种新型微胶囊剂,它象地雷一样能在天牛踩触时立即破裂,释放出高效原药即刻粘附于天牛的足部附节,并通过节间膜渗入天牛体内,进而杀死天牛.桑树夏伐后"白拳"用药,不污染桑叶,是一种新型的天牛防治剂.  相似文献   

3.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1,21(4):52-52
桑天牛是危害桑树枝干的主要害虫 ,在各蚕区均有发生。据笔者调查 ,桑园桑天牛在整个桑园被害株数占 30 %左右 ,严重地影响了桑叶产量和质量。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 发生与危害桑天牛是完全变态昆虫 ,一般 2年发生1代 ,6月初化蛹 ,下旬羽化 ,7月上中旬产卵 ,下旬孵化 ,幼虫经两次越冬。幼虫孵化后即蛀入木质部 ,在枝干内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 ,直至主干 ,每隔 3~ 7厘米向外蛀一孔 ,以便呼吸和排粪 ,若见外面有新鲜排泄物的蛀孔 ,幼虫即在这蛀孔的下面。老熟幼虫转头向上 ,一般上行到树干中下部咬成横穴 ,至接近…  相似文献   

4.
桑天牛,俗称大水牛,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是我国桑园一大害虫。它一生都危害桑树。成虫咬食枝皮,使枝条受到损伤及死亡;卵、幼虫、蛹都寄生在桑树体中;幼虫蛀空支干和主干,严重影响桑树生长发育及其寿命。怎样有效地防治桑天牛危害,笔者谈一点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正>随着蚕种场生产数量的逐年增大,蚕种场内桑田、房屋、劳力等已不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种场每年都要开辟农村原蚕生产基地,导致对自有桑田管理的放松,树势衰退,病虫危害加剧。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扭转重蚕轻桑的观念,其次要加大对桑田管理的投入,第三就是开展全年性的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种场现有桑田、房屋等设备养蚕制种,从而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8.
郑曼  徐立 《蚕学通讯》2014,(2):27-32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现正向多个方向发展,部分省市桑树的种植面积随之扩大。桑天牛为桑树主要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蚕区[1-2],是威胁桑树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并危害多种农作物。本文综合文献资料,浅析了桑天牛的为害特点,并详细阐述了桑天牛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缪桂芳  王培生 《江苏蚕业》1992,(1):58-58,44
<正> 自1986年起,对桑园内一种新的枝干性害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调查,并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分类室蒲富基鉴定,认定为桑小枝天牛 Xenoled tomentosaasialica Pic 经多年的实地观察,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为害情0况,并摸索了一些防治方法。现将该虫的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外部形态成虫:身体细小,体长约5~8mm,体幅2~4mm,触角长,8节,长度在11~15mm 之间,足三对,复眼,全身灰色间有浅黄色不规则斑纹,有翅,善飞翔,且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0.
陶瓷分离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高强度、高孔隙率、孔径分布窄等特点,在超过滤和气体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年近来国外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分离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组成和工艺条件对膜孔结构和渗适性能的影响,以及陶瓷分离膜在仪器工业、生物技术和气休玢离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用“百禾福”生物活性有机复合肥作桑园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的氮磷钾最佳配比是10:5:5,667m^2施折纯氮45kg,效益最高,比等养分抡肥提高桑叶产量9.5%,桑叶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分别提高1.8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0.05、3.1和2.6个百分点,幼龄桑树氮磷钾肥的相对利用率分别提高27.5、15.3和18.0个百分点,与相等氮养分的纯氮相比,提高桑叶产量13.5%。  相似文献   

12.
1982—1985年调查分析了新一之濑的不同密度桑园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一、春季叶面积指数高达10左右时,没有黄、落叶发生,夏伐后不同密度桑园的叶面积指数达4.5左右时,枝条基部均有黄落叶出现。二、桑园的消光系数(K值)大多变动在0.3—0.7之间,且中、下层比较稳定。三、第五年的桑园底层相对照度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弱,这再次说明,增加栽植密度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措施。江、浙两省的速成丰产桑园以亩栽2,000株为宜,普通桑园也不应少于1,000株。  相似文献   

13.
桑螟化学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五年各代桑螟变化情况和药剂防治情况调查,得出全年桑螟化学防治策略为:治好第1代,兼治2,3代,重点防治4,5代,蚕种场桑螟防治策略为:主要做好越冬代桑螟防治和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桑树染色体制片中,应用酶解——火焰干燥——吉姆沙染色的方法,获得分散、平整、清晰的染色体图象。该方法适用于桑树核型分析,进一步可用于桑染色体分带。  相似文献   

15.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省梨树蜜蜂授粉与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该集成技术示范应用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通过试验分析对比,明确了蜜蜂授粉能有效保证梨树坐果,相比人工点花授粉,可使梨树畸形果率降低48%以上。  相似文献   

17.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为柔膜菌目的真菌,病原真菌孢子在桑树开花期间侵入雌花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四倍体湖桑197号(2n=56)为母本,二倍体的桐乡青(2n=20)和新一之濑(2n=28)二个桑品种的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成了三倍体桑(2n=3x=42)二个单株,经体细胞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为42,形态上观察,花而不实,高度不孕,显示出典型的三倍体桑特征。这二个单株暂定名为杭临桑1号和杭临桑2号。  相似文献   

19.
桑瘿蚊新型防治药剂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志松 《蚕桑通报》2004,35(1):21-25
根据桑橙瘿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分布为害,研究制备成长效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并提出重点防治2~4代,抑制5~7代的防治策略,在桑树夏伐后6月下旬,每667m2桑园施药3kg可基本控制其全年危害.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桑树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山南、拉萨、日喀则三地区均有桑树,雅鲁藏布江畔及其江心岛上千亩以上大面积的古桑林,其树龄之老、树体之大、数量之多.面积之广.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罕见;在墨脱县发现的大叶片的桑树.单叶重达20克左右,也很少见.通过考察,采集标本材料19份,基本摸清了桑树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可适海拔高度.为研究西藏桑树资源、桑种分布、桑树起源、进化、分类丰富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