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科技人员经过试验证明,在猪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酸盐(钙盐)的混合物(按3:1的重量比混合),能减少猪肉的脂肪含量,增加瘦肉率。试验是将56头体重为80~85公斤的猪分成两组进行的,其中试验组的饲料中加入了4%的上述混合物。经喂养28天后屠宰,取右后腿和右背最长肌肉,绞碎,测定其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酸盐(钙盐)“混合物”(以3:1混合,重量比)对猪的饲料摄取量、增重、屠体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最近科技人员做了实际试验,供试猪体重为80~85kg,对照饲料中添加葡萄糖“聚合物”。以玉米和大豆粕为主的饲料中分别加入“混合物”和“聚合物”各4%;分别给予28头猪喂养28天后屠宰,取右后腿和右背最长肌肉,绞碎,测其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利用好脂肪饲料,笔者现将饲料中加入使用脂肪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脂肪的作用脂肪在畜禽体内的作用主要就是氧化供能,以满足畜禽对较高的能量浓度的要求;添加脂肪可减少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损失,提高粗纤维的饲用价值,改善饲料外观;在高温条件下,还有利于提高能量摄入量,降低畜禽的体热增耗,能减缓热应激。此外,饲料中加入脂肪后,可有效的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二)脂肪的添加使用方法 生产中可将用于添加的猪油、牛油、大豆油脚等,根据用量称好,放入锅中熬成油汤,然后加入葱花等调味剂,稍凉后直接拌入饲料中饲喂…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磷酸二羟基丙酮对小鼠脂肪细胞三酰甘油及其关键代谢酶的影响。将小鼠3T3-L1前脂细胞诱导成成熟的脂肪细胞,在诱导培养第14天,分别加入含0μmol·L~(-1)(ck组)、20μmol·L~(-1)(试验Ⅰ组)、50μmol·L~(-1)(试验Ⅱ组)、200μmol·L~(-1)(试验Ⅲ组)磷酸二羟基丙酮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于0、36、72h收集细胞并进行ELISA及后续检测;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三酰甘油(TG)代谢中关键酶含量,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等。结果表明:1)在36和72h,试验Ⅰ、Ⅱ、Ⅲ组合成的TG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ck组)(P0.01);试验各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二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DLAT)、二硫辛酸脱氢酶(DLD)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在36和72h,试验各组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磷酸二羟基丙酮能够促进小鼠脂肪细胞三酰甘油的合成和沉积;磷酸二羟基丙酮还能极显著提高TG合成代谢中G6PD、DLAT、DLD、FAS的含量;能够极显著降低TG分解代谢中HSL、CPT1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实验证明,脂肪在饲料中的含量能影响牛的消化吸收率。所用饲料中含有62~76%的麦秆,加入不同量的脂肪后测定去势牛(体重325公斤)对纤维的消化率。实验分两步进行:一、饲料中分别加入整粒棉子、棉子油和动物脂肪,添加量均为6.3%,研究各种脂肪对消化率的影响。二、饲料中分别加入0、2、4、8%的动物脂肪,研究不同添加量对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试验证明,用降低的粗蛋白质含量,但在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方面平衡的日粮饲养孕猪效果良好。在工厂化联合企业的配合饲料中加入12—15%油粕和4.5%动物性饲料(鱼粉和肉-骨粉),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5—16%。据一些学者的资料,在母猪的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可以降到14%。还有资料证明喂给孕猪含11%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它们可较少沉积脂肪,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磷脂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脂肪需要量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075±0.001)g的日本沼虾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养殖缸中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将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均匀,再与大豆磷脂分别按2∶1和1∶2混合,使得大豆磷脂分别占脂类混合物的33.3%(低磷脂组)和66.7%(高磷脂组)。将2种脂类混合物分别按3%(低脂肪组)、6%(中脂肪组)、9%(高脂肪组)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根据试验饲料中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添加量,将6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L3P1、L3P2、L6P2、L6P4、L9P3、L9P6,实测试验饲料中脂肪水平分别为7%、7%、10%、10%、13%、13%。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缸试验虾,每缸放养150尾。结果表明:6组日本沼虾的成活率在47.8%~66.9%,以L6P4组成活率最高,其次是L3P2组,以L9P3组最低。高脂肪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低于中、低脂肪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中、低脂肪组(P0.05)。高磷脂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高于低磷脂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低磷脂组(P0.05)。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比例对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虾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高磷脂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低磷脂组(P0.05)。高脂肪组肝胰腺类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中、低脂肪组(P0.05);高磷脂组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低磷脂组(P0.05)。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比例对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对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而大豆磷脂比例对二者无显著影响(P0.05),但脂类混合物添加量和大豆磷脂比例对肝胰腺T-AOC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上述结果提示,日本沼虾饲料中磷脂应与脂肪保持一定的比例。根据本试验结果,饲料中脂肪水平为10%、大豆磷脂添加量为4%时对日本沼虾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水分玉米发酵后制作配合饲料对民猪生长及肉质的影响,试验以发酵玉米替代常规饲料中干玉米生产猪配合饲料,研究其对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玉米配方饲料能显著提高民猪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日增重(P0.05),且改善猪肉的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3):43-46
对日粮中赖氨酸含量和强制运动对猪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索试验。随机挑选36头体重为50kg左右的金华猪×杜洛克杂交猪,分为3组,Ⅰ组为高赖氨酸饲料组,Ⅱ组为低赖氨酸饲料组,Ⅲ组为低赖氨酸+运动组,高、低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1%和0.7%,试验期90d。结果表明: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对猪的日增重、料重比等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能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肌内脂肪含量(P0.05),而对平均背膘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强制运动能显著降低平均背膘厚度(P0.05)。  相似文献   

10.
科苑采撷     
肉鸡配合饲料巧加沙在配合饲料中加入沙子,能使肉鸡增重。其原因就是增加肌胃沙料储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据试验,在肉鸡配合饲料中加入8%的沙子,每只鸡可多增重325克。试验还表明,在肉鸡配合饲料中加入7%的沙子,肉鸡增重不明显,若加入9%的沙子不但不增重反而趋向下降。因此,在肉鸡配合饲料中添加8%的沙子是肉鸡增重的最佳比例。盛夏喂猪多添夜食猪的汗腺不发达,脂肪较多,体内热量散失较困难。在每天晚上休息前,可在猪的食槽(或盆)添足食料,供猪备用。因为晚上气温逐渐下降,到半夜(零点)以后,气温一般可降到20℃左右。此时,猪感到凉爽舒适,便…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产生黄脂肪病现象猪所采食的饲料进行分析,探索产生猪黄脂肪病现象的饲料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中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P<0.01);铜的含量与农业部公告的最高限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货架期延长,饲料中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饲料的货架期过长,高铜含量可能是造成饲料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而诱发猪黄脂肪病的因素,为探索黄脂肪病深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头进行为期4个月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糖萜素能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降低失水力、背膘厚、滴水损失、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说明糖萜素能提高育肥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k)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形体指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确定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88%、6.52%、8.87%、11.25%和13.52%的5种实用饲料,在21~23℃水温下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2.78±0.10) g的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8周。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87%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和肌肉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而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上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在饲料脂肪水平达到8.87%后保持相对稳定。摄食脂肪水平为3.88%饲料的试验鱼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摄食其他饲料的试验鱼(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折线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为8.51%~10.45%。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2.17)g的翘嘴红鲌,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1.25),均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本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15.
1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按照猪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前期也就是在60千克以下,主要是长骨架、长肌肉的阶段,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据试验报道,猪在20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占总体增长率的18%,脂肪增长率为14%至17%;25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为63%至65%,脂肪增长率为13%;90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降到11%至12%,脂肪增长率却猛增到50%。可见猪在前、中期是长瘦肉的阶段,这个时期猪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要高,应达到15%至16%,后期含量要降为12%至14%。2要控制能量饲料前、中期饲料中所含可消化能要高,后期要加以控制,以限制猪的增长速度,提高瘦肉率。整个饲…  相似文献   

16.
大麦替代玉米作为主要能量饲料 ,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肉质和消化器官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麦替代玉米后 ,育肥猪日增重显著下降 ,而料重比则明显提高 ,加酶后都得到有效改善 ;大麦组猪背最长肌脂肪含量和脂肪碘值分别降低了 30 .44 %(P<0 .0 5 )和 75 .0 7%(P<0 .0 1) ,加酶后只提高了背最长肌中脂肪含量 ;大麦组猪空肠绒毛高度降低了 42 .86 %(P<0 .0 5 ) ,加酶后得到恢复。由此可见 ,大麦不能直接替代玉米作为主要能量饲料 ,需加入特定的酶制剂 ,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60头初始体重为(88.16±8.0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组,采用2×2因子设计。试验日粮包括2个消化能水平(正常能量组:14.22 MJ/kg;高能组:16.21 MJ/kg,以10%椰子油替代10%玉米淀粉)和2个精氨酸添加水平(0%和1%)。结果表明:高能组可显著降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饲料增重比(P<0.01);精氨酸的添加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和精氨酸水平对猪的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高能组可极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剪切力(P<0.01),降低肌内脂肪含量(32.39%,P>0.05);在高能组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可提高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肌肉剪切力(P<0.01),而在正常能量组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和精氨酸水平对肌肉剪切力的影响有交互作用趋势(P=0.061)。由此可见,育肥后期饲粮添加椰子油可提高消化能浓度,能显著改善饲料利用率,但不利于猪肌内脂肪的沉积,提高了肌肉剪切力,而在高能量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则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含量,降低剪切力,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猪肉质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脂肪组织的化学成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脊背脂肪的厚度。最近,美国专家作了一项试验,给两组猪喂成分搭配不同的饲料。第一组猪的饲料以大量精饲料为主,第二组猪的饲料是脱脂奶和含有蛋白质及植物油的添加饲料。结果表明,第二组猪的脊背脂肪厚度更大些。专家认为,这组猪的肉质好,主要是因为其饲料中的动物油含量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合理搭配饲料成分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测定二羟基丙酮原料含量的HPLC方法。此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耐用性等指标良好,且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二羟基丙酮原料中二羟基丙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邹华 《饲料广角》1994,(2):36-37
作为饲料能量评价体系的选择,净能在西欧正得到支持。尤其是在单胃动物,如猪和鸡。继荷兰、比利时对猪采用净能配制日粮之后,法国已宣布不用消化能(DE)或代谢能(ME),从而使其成为使用净能的最新欧洲国家之一。 荷兰营养学家称,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脂肪和其它副产品的含量,净能系统有其独特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