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奶公犊资源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奶公犊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包括奶牛主产区的23个省(区)获得了395个样本(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其中有效样本192个。结果显示:1)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为69%(其中育肥利用率为54%)抽提血清利用率为31%;2)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越高、奶牛场距城市越近,则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越高;3)奶业收益高的奶牛产区的奶公犊的肉用利用率低;4)奶牛养殖业者采取奶牛养殖与奶公犊育肥的复合经营方式,是规避奶业风险、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5)普遍缺乏奶公犊育肥的适用技术。为了补充由用资源,建议各级政府部门:1)在奶牛养殖政策的制定上,应完善乳-肉复合经营模式的支持内容,以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在肉牛科技政策上,应尽快加大奶公牛育肥及提高其肉质的产业技术的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禽种业》2013,(3):155-155
经过连续科研攻关,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在荷斯坦奶公牛犊直线育肥配套技术研究上取得新突破。日前南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牛学分会主办的谷饲小牛肉品尝鉴定及生产技术推介会上,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发的谷饲小牛肉被评定为达到发达国家高档徉饲小牛肉质量水平.并一致认为:谷饲小牛肉技术及产品,对提高我国奶公牛犊利用效益、拓宽肉类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乳公犊数量也相应急增,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就乳公犊通过育肥生产优质牛肉、血清,其脏器利用及牛皮开发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利用奶牛生产牛肉的现状和配套技术体系,分析了我国奶公牛犊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在奶公牛犊利用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利用的举措,完善了奶公牛犊直线育肥生产犊牛肉和嫩牛肉的技术体系,为解决我国肉牛牛源少、高档牛肉缺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不同月龄荷斯坦奶公犊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月龄的荷斯坦奶公犊肉品质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奶公犊牛肉内在品质,为解决肉牛源不足加快奶牛肉用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相同的营养模式下随机选取荷斯坦奶公犊12、15、18月龄及淘汰荷斯坦牛各3头进行屠宰,取右半边胴体的背最长肌作为肉品质试验样品,分别对肉品质的感官、理化及加工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失水率、系水力、熟肉率12月龄荷斯坦奶公犊分别为23.12;、18.75;、4.28;、21.05;、72.62;、64.48;;15月龄的分别为23.94;、19.22;、8.11;、20.96;、72.44;、62.21;;18月龄的分别为26.30;、20.14;、10.04;、22.34;、69.69;、61.52;;淘汰荷斯坦牛分别为25.07;、19.31;、11.54;、25.03;、67.03;、59.50;.18月龄荷斯坦奶公犊肉色、大理石纹、嫩度等指标好于其他三个时期,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构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各月龄阶段18种游氨基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结论]随着月龄的增长,各阶段肉品质指标除灰分、pH以外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各项指标18月龄荷斯坦奶公犊肉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同心县在肉牛养殖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肉牛养殖扩量增效的"一托×"模式。即利用西门塔尔乳肉兼用、泌乳性好的特性,引购西门塔尔基础肉牛,在其产犊后,每头基础母牛托带从吴忠市场以每头600元的价格购买的2头奶公犊进行贴奶喂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通常把牛肉分为三种,即牛肉(牛肉的统称或指成年牛的肉)、小牛肉(出生后18个月龄的牛肉)和小白牛肉(出生后4-5月龄犊牛所产的肉),三者以小白牛肉质量最好,档次最高。多年来,国外在发展肉牛生产,增加牛肉产量的途径之一就是“向奶牛要肉”。如日本人爱吃牛肉,且所养的肉牛比奶牛头数多,但他们的牛肉有55%左右出于奶牛群,其中80.3%出自奶公犊牛;欧共体国家生产的牛肉有45%来自奶牛;美国是肉牛业最发达的国家,仍有30%的牛肉来自奶牛;不少国家(如荷兰)除留极少数作种用之外,几乎全部公犊供作肉用,有的还把第一产的奶公母犊牛全作肉用。其理由是公犊增重快,饲料报酬率、屠宰率、瘦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还能充分利用奶公犊这一巨大的牛肉资源,缓和国际市场上牛肉供应的紧张局面,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牛肉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以荷斯坦奶公犊为例,试述用全乳开发生产小白牛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翟桂玉 《油气储运》2011,(12):16-17
三、奶牛公犊直线育肥生产牛肉技术奶牛公犊直线育肥的饲养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1)前期。公犊出生至2月龄,采用奶量递减和饲料诱食饲养法,3日龄内,每日每头喂给初乳5~6千克;4日龄后改喂常乳,每日每头喂常乳4~5千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选择刚出生、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黑白花奶公犊4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头。用全混饲料进行快速育肥研究,并与传统的精粗分饲,先粗后精的饲喂方法对照。结果显示:18月龄平均体重试验组531.7公斤,对照组513.公斤,差异不显著。肥育期180天,平均每头总增重试验组263.2公斤,对照组252.2公斤,全期平均日增重试验组0.923公斤,对照组0.890公斤,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试验组1.462公斤,对照组1.401公斤,差异也都不显著。说明应用全混饲料饲养奶公犊具有一定的优势,替代传统的饲喂方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省目前肉牛养殖规模还比较小的现实情况下,人工按比例拌和为简单的全混料饲养奶公犊,可以收到用全混饲料饲喂差别不大的效果,待到肉牛养殖规模化时再筹办全混饲料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北京市47头公牛的约13000个女儿的头胎产奶量记录进行了系统的遗传统计分析。首先进行了305 d 奶量校正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用于从306~420 d 不同阶段的305 d 奶量校正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影响305 d 奶量的季节效应,根据305 d 奶量在各产犊月份的最小二乘均数和育种值估计及遗传参数估计的特点,建议将12个产犊月份划分为3个产犊季节。利用一公畜模型(考虑公畜间的血缘关系)和 REML 估计法的 EM 算法对遗传力进行了估计,估计值为0.11,低于文献中常见的报道。在取遗传力真值为0.10~0.35时,这个估计值的大样本标准误为0.03~0.08,说明估计值的精确性较低,亦即本资料样本对遗传力估计来说仍然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