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研究表明:番前叶霉病在西安地区春季覆盖大棚和大棚秋延栽培中出现春秋2个发病高峰,以春季发病危害严重.在保护地适温高湿下,从发病始期至盛期,只需10~15d,病叶率可达30%~90%,产量损失10%~25%.当地栽培的番前品种对叶霉病均无抗性.番茄叶霉病发病程度主要与棚内外湿度密切相关,薄膜类型、浇水方式、二次覆盖等对病害的发生均有影响.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在PSA培养基上20~27℃时,菌落发育良好,高于30℃时,菌落停止生长.在饱和湿度下,23℃时,分生饱子4h后萌发.用分生饱子悬浮液接种幼苗,叶片湿润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定植前采用硫磺粉熏棚,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WP、波尔多液,对番茄叶霉病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番茄叶霉病是威胁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为世界病害,可直接导致番茄减产,并严重影响番茄品质。根据国内外关于番茄叶霉病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菌的形态特征以及适宜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温度(20 ̄25℃)以及湿度(85%以上)等条件;病害的发生条件和流行规律;不同地区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生产上应选用毛粉802、双抗2号等抗病品种;番茄与病菌之间的作用机制;番茄Cf及ECP等抗病基因的克隆、结构和功能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危害较重。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60%以上,常导致提早拉秧,造成严重损失。1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华、果实等。叶片染病,最初在叶背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或浅黄色斑点,接着病斑上产生灰尘渐转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霉层,叶正面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病斑扩大常以叶脉为界,成不规则形色斑。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诱导番茄抗叶霉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茄苗期施用乙烯利,然后人工接种叶霉病病菌,诱导植株产生对叶霉病的抗性。通过对番茄叶霉病病情指数和病株率的调查,分析不同处理的差异,探讨乙烯利诱导抗性与病害发生的作用效果,为应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番茄叶霉病是阜新市保护地蔬菜常发生的病害之一,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据植保站到主要生产番茄的保护地乡镇调查:百株发病率为5%~10%,严重地块达15%以上。因此,市植保站提醒各乡镇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做好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工作,以避免番茄叶霉病的流行和蔓延,影响本地蔬菜保护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番茄叶霉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危害较重。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60%以上,常导致提早拉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在番茄苗期施用乙烯利, 然后人工接种叶霉病病菌,诱导植株产生对叶霉病的抗性。通过对番茄叶霉病病情指数和病株率的调查,分析不同处理的差异,探讨乙烯利诱导抗性与病害发生的作用效果,为应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番茄叶霉病初侵染再侵染及发病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证明了番茄叶霉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是第2年初侵染主要来源。早熟品种发病高峰出现在5~6月,病叶率高达100%。中晚熟品种高峰出现在6~7月,8月中下旬还有一小高峰,病叶率最高达68%。湿度是此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保护地设施内昼夜平均湿度大于80%,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温度对该病源菌潜育期影响较大,潜育期最适温度20~25℃。  相似文献   

9.
<正>经病害调查,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部分温室番茄叶霉病发生较重,为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将番茄叶霉病发生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发病条件和危害症状1.发病条件番茄叶霉病在番茄苗期、花期、结果期都会发生。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度,它是诱发番茄发病的首要因素。过度密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阴雨天或弱光照利于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乙醇、丙酮和蒸馏水3种浸提剂浸提番茄早疫病病组织,在番茄幼苗期(3叶1心)进行诱导处理,通过自然病原激发病害和人工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研究番茄早疫病病组织浸提液对番茄早疫病诱导抗性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乙醇浸提液(乙醇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对照植株(总CK)降低20.30%,病叶率降低28.66%,病情指数降低4.4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39.84%;经过丙酮浸提液(丙酮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15.92%,病叶率降低8.7%,病情指数降低1.7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20.22%;经过蒸馏水浸提液(蒸馏水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6.16%,病叶率降低8.08%,病情指数降低0.56%,诱导抗性效果达到5.26%,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总CK;在人工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乙醇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对照植株(总CK)降低22.76%,病叶率降低31.23%,病情指数降低12.65%,诱导抗性效果达到31.18%;经过丙酮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比总CK降低0.95%,病叶率降低7.67%,病情指数降低8.03%,诱导抗性效果达到17.65%;经过蒸馏水处理诱导后的病株率未降低,病叶率降低3.51%,病情指数降低2.39%,诱导抗性效果达到4.84%,病株率、病叶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总CK,诱导抗性强弱趋势为乙醇处理丙酮处理蒸馏水处理总CK。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治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采用网棚(放风口覆盖防虫网)与对照棚(放风口无覆盖物)栽培方法,研究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番茄生长期间,覆网棚内的气温、地温、空气湿度都较对照棚升高,其中7、8月份测定日覆网棚内最高气温比对照棚高3.3℃、2.0℃,但光照强度和风速均较对照棚降低。与对照棚相比,覆网棚内秋番茄株高和叶片数有所增加,但茎粗和前期坐果率有所降低。覆盖防虫网能有效减少棚内烟粉虱数量,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88.61%和95.16%,但番茄芝麻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14.94%和146.86%,单株生理卷叶数平均增加33.33%。由此可见,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但棚内小气候的改变不利于番茄前期坐果,且导致芝麻斑病和生理卷叶的发生加重。  相似文献   

12.
番茄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近期在永年县日光温室番茄上发生较重。据永年县蔬菜局和植保站在东杨庄、广府、小龙马等乡镇普查,发病棚率70%,平均病株率28.7%,最高达  相似文献   

13.
孙振国 《农技服务》2011,28(9):1309-1310
为了对朝阳市保护地番茄叶霉病了防治提供参考,进行了番茄叶霉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朝阳市保护地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为10月下旬,病情指数逐渐上升,到4月以后达到高峰期,至番茄生长期结束。5种药剂中,以20%嘧霉胺WP600倍和40%氟硅唑乳油500倍防效较好,建议在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福星防治大棚番茄叶霉病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星防治大棚番茄叶霉病试验李林,徐作林相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历城区农业局植保站)番茄叶霉病(CladosporiumfulvumCooke)是番茄生长中后期发生普遍而又较严重的真菌病害。对该病防治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化学...  相似文献   

15.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也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北方温室和大棚内发生最重,严重发生时发病率达到100%,病叶率达到60%。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爆发成灾,造成提前拉秧、严重减产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叶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发生由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fulvum(Cook)Ciferri)侵染引起。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扩大,该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番茄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制定出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有效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在此,仅对上述研究进展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综述,同时,对利用生物农药及其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今后保护地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综述了番茄叶霉病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浸染症状及流行规律,总结了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措施,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保护地栽培蔬菜,种类比较单一,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土壤中病菌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生产中缺乏抗(耐)病品种,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主要有青枯病、蔓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软腐病、疫病、炭疽病、立枯病、灰霉病、锈病、叶霉病、角斑病、细菌性角斑病、晚疫病等毁灭性病害。它们对保护地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土传病害从零星发生到普遍发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达100%,造成减产50%以上,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叶霉病在江苏省东台市番茄主产地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春大棚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迅速蔓延,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如忽视防治,损失将十分惨重,对东台市大棚番茄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永年县主要发生在露地越夏番茄上。2014年在保护地番茄上爆发流行,全年形成四个发病高峰期。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周期1.1春季冬春茬番茄上发生较重。3月上旬表现症状,11日调查病株率14.8%,3月下旬达到28.7%。3月25日在南马庄村调查,发病棚率70%,平均病株率28.7%,最高88.2%,其中严重五户的3.4亩毁种。1.2在春夏茬番茄上也有发生。由于多数  相似文献   

20.
温度、湿度和光照是影响番茄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多功能膜棚内的温度、光辐射照度大于普通膜棚内温度、光辐射照度 ,而湿度小于普通膜棚内湿度 ,从而改变了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发病的适宜条件 ,使其发病率和病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