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本文利用国内外5个不同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秋季刈割1次为对照组,刈割两次为试验组。通过人工控温试验和大田试验以人工冷冻胁迫后各再生长指标为衡量指标,比较两组抗寒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晚秋刈割明显削弱了各品种的抗寒性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刈割时期与刈割高度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开展不同刈割时期和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以1:1比例种植的金皇后(Golden Empress)与三得利(Sanditi)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与刈割高度进行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初花期收获的苜蓿相比,苜蓿生长高度80 cm(现蕾期)左右时刈割,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初花期分别高2510.4 kg·hm-2和807.3 kg·hm-2,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分别高2.45%、1.35,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在赤峰地区,以生长高度为刈割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甘肃中部地区旱作种植条件下合理的苜蓿收割制度参数,在陇西县文峰镇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山地,以秋眠级5级的三得利苜蓿为例,研究不同刈割次数与苜蓿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越冬性能以及营养物质含量等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保证苜蓿正常越冬的条件下,每年刈割4次和3次处理组比每年刈割2次的处理组产草量提高7.13...  相似文献   

6.
刈割次数对肇东苜蓿生产能力影响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辉  刘荣  刘惠青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0,27(4):144-148
刈割是苜蓿的主要利用方式,刈割次数不仅影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当年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而且对其安全越冬和持久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肇东苜蓿是哈尔滨地区苜蓿主栽品种,确定合理的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的生产有重要意义。对肇东苜蓿进行了连续2年的不同刈割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2、3年的肇东苜蓿的最优刈割次数是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2次,2007年(种植第3年)刈割2次;肇东苜蓿2006年(种植第2年)刈割次数与2年间总生产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并且起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英 《中国草地》1993,(6):33-34,39
本文研究了新疆大叶苜蓿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及刈割时期。结果表明,抗荒播种,施P肥和根外追Zn,Mo微肥,可增加苜蓿产量,另外,合理割草是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晚秋刈割时间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的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较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变化平稳,变化幅度较小,表明低度秋眠类型苜蓿对于北方温度变化具适应性及更好的抗寒性;高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变化剧烈,表明高度秋眠类型苜蓿对晚秋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中度秋眠类型苜蓿POD活性的变化幅度介于低度和商度秋眠类型之间,但其变化趋势更接近低度秋眠类型,说明中度秋眠类型苜蓿在抗寒性方面更接近于低度秋眠类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苜蓿在第一、第六生长期刈割,凋萎后用4种添加剂分别处理青贮料。所用添加剂分别为附生植物乳酸菌发酵剂(FJLB)、蔗糖(S)、FJLB+S,对照组青贮料(C)用同样数量的无菌FJLB处理。苜蓿第六(1996年10月17日)和第一生长期(1997年4月14日)的干物质量分别为20%和17%。凋萎苜蓿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6%、31%、36%和29%、36%、48%。尽管两刈割期的附生植物乳酸菌形成的菌落团(CFU)无差异,但第六生长期苜蓿比第一生长期苜蓿的发酵品质好。与第一生长期苜蓿相比较,第六生长期苜蓿具有较低的PH值和氨—N浓度,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浓度与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比率。这些现象对<29%干物质含量的对照组青贮料效果更为明显。FJLB处理大大提高了两刈割期青贮料的乳酸盐发酵(p<0.05),与第六生长期苜蓿相比,第一生长期苜蓿蒋的梭菌发酵有较大的降低,氨—N和醋酸盐浓度下降。对第六生长期苜蓿来说,用FJLB和S共同处理与用FJLB或S单一处理比较,它的发酵品质反应更大。本研究讨论了不同刈割期苜蓿和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用FJLB处理对它们的影响及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刈割对无芒雀麦和苜蓿混播草地翌年头茬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两种牧草混播后当年进行刈割处理,结果表明:随刈割频率增加,两种牧草翌年返青期的株高呈减小趋势,苜蓿头茬草总产呈逐渐降低趋势,无芒雀麦呈逐渐上升趋势。刈割频率增加能够抑制苜蓿翌年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无芒雀麦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刈割翌年苜蓿总产量达到最高,首次刈割时期推后,翌年无芒雀麦头茬产量和光舍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一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月10日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9月20日、9月30日和10月10日刈割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都在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对照中,不同刈割时间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分别在10月20日和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说明在10月20日左右,晚秋温度的变化对于苜蓿的伤害相对较大,同时在翌年返青时,丙二醛含量增加,可能与苜蓿返青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刈割对苜蓿的生长、形态、生理特征及植被更新有显著影响。以根茎型、直根型、根蘖型苜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距离上次刈割恢复生长为20、27、34、41d的4个刈割强度,研究了刈割强度对各根型苜蓿叶、茎、根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强度下各根型苜蓿叶、茎、根器官氮、磷、钾含量及氮磷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根部氮含量、氮磷比最高,叶片磷含量最高,茎部钾含量较高;叶、茎、根氮、磷、钾含量均9月份大于6月份。不同刈割强度、生长阶段和不同器官对各根型苜蓿氮、磷、钾含量及其氮磷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各根型苜蓿氮、磷、钾含量受不同器官和生长阶段的影响,氮磷比主要受不同器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晚秋刈割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一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月10日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9月20日、9月30日和10月10日刈割的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都在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对照中,不同刈割时间苜蓿根系丙二醛含量分别在10月20日和翌年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说明在10月20日左右,晚秋温度的变化对于苜蓿的伤害相对较大,同时在翌年返青时,丙二醛含量增加,可能与苜蓿返青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真真  白春生  余奕东  玉柱 《草业学报》2016,25(11):167-17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及化学添加剂对不同时期刈割的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的中苜一号苜蓿(70%水分含量)为原料,分别设置添加:1)空白组;2)乳酸菌+纤维素酶(105cfu/g+50 mg/kg);3)乳酸菌+纤维素酶(105cfu/g+100 mg/kg);4)甲酸+丙酸(6 mL/kg)4个处理组,使用0.5 L塑料桶调制罐装青贮,并于发酵30 d后开罐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现蕾期相比,初花期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LA)产量较高,丁酸(BA)和氨态氮(NH3-N)生成量较低(P<0.01),pH值也较低(P<0.05),同时非蛋白氮(PA)和结合蛋白质(PC)含量也显著低于现蕾期(P<0.01)。3个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发酵的品质,降低pH值(P<0.01)和氨态氮生成量(P<0.01)。其中,乳酸菌+纤维素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P<0.01),甲酸+丙酸则显著抑制了丁酸的产生(P<0.01)。同时,3组添加剂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的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1)。就蛋白组分而言,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 mg/kg)和甲酸+丙酸处理组显著地降低了青贮饲料中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质的含量(P<0.01),提高了真蛋白(PB)的含量(P<0.01)。综合而言,甲酸+丙酸处理组苜蓿青贮料的品质最佳,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 mg/kg)次之。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牧草体系青贮机械与设施岗位专家王德成教授团队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等共同研制开发的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机在河北省衡水市举行了现场演示会。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紫花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及其与低温冷冻胁迫下抗氧化系统变化的关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于翌年秋季进行不同末次刈割时间处理,越冬前期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和-30℃低温冷冻胁迫处理,以低温冷藏(4℃)为对照,测定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利用相对电导率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并对半致死温度与抗氧化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未刈割和8月25日、9月5日、9月15日、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11月5日末次刈割的苜蓿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8.03、-17.61、-17.03、-16.59、-15.80、-15.82、-16.83、-16.34、-17.12℃;紫花苜蓿根颈的半致死温度与-10℃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20℃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的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15、-20、-25℃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选用紫花苜蓿"WL232HQ"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刈割时间对苜蓿干草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形成苜蓿干草生产的调控策略.结果 表明:苜蓿第一、二茬在8:00~18:00间刈割,其晾晒的总体干燥时间差异较小,干燥后苜蓿总体叶绿素含量及损失率的差值范围分别是0.16~0.48mg/、3%~6%,这两茬次的最佳刈割时间为...  相似文献   

18.
在黑龙江大庆地区研究刈割时期(分枝期、孕蕾期)和刈割留茬高度(5cm、10cm)对紫花苜蓿种子田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显著地影响了苜蓿的生育进程,各处理各生育期均推后,种子无法成熟。同一时期刈割,刈割高度不同也对各生育期产生不同影响。刈割高度越低,生育期延后越多。  相似文献   

19.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1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日期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其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1月20日达到峰值,但在此时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别,此后游离脯氨酸含量开始下降,到翌年苜蓿开始返青时再次上升,低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地高于高秋眠类型苜蓿。  相似文献   

20.
刈割次数对肇东苜蓿连续两年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连续两年在哈尔滨地区,对肇东苜蓿进行了每年刈割1、2、3次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各处理在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及越冬率方面的差异,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各个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植第2、3年的肇东苜蓿的最优刈割次数是2005年(种植第2年)刈割2次,2006年(种植第3年)刈割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