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连续流式(CF)培养系统分离培养成年肉鸡盲肠中的细菌。本文评价了肉鸡口服CF培养物和乳糖后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保护作用。雏鸡孵出当天用嗉囊管饲法接种CF培养物。日粮中添加5%的乳糖。3日龄时经口攻击10^4个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后7天评价沙门氏菌定居情况。本试验用培养42-190天的CF培养物对刚出壳的雏鸡进行6次重复试验。与对照鸡比较,接种CF培养物和在日粮中添加乳糖的鸡、盲肠内容物中鼠伤寒沙门  相似文献   

2.
美农业部研究局研究证明,在鸡饲料中加短链脂肪酸可起到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即可显著减少沙门氏菌数。从1日龄起,给鸡饲料添加1%的甲酸或丙酸、2日龄时,喂饲鼠伤寒沙门氏菌。7日龄时与对照鸡比较,饲喂甲酸或丙酸的鸡,盲肠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数由5.08log分另4减少到1.42和1.47log;14日龄时由4.03log分别减少到1.74和1.  相似文献   

3.
美农业部研究局研究证明,在鸡饲料中加短链脂肪酸可起到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即可显著减少沙门氏菌数。从1日龄起,给鸡饲料添加1%的甲酸或丙酸,2日龄时,喂饲鼠伤寒沙门氏菌。7日龄时与对照鸡比较,饲喂甲酸或丙酸的鸡,盲肠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数由5.08log 分别减少到1.42和1.47log;14日龄时,由4.03log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鸡的沙门氏菌病流行日趋严重,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日渐增多,给本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探讨在养禽实践中控制本病的有效途径,自1997年起,笔者在某区饲养场进行了研究。盲肠细菌培养物的制备 以无菌法摘取10周龄无沙门氏菌的肉种鸡盲肠,立即移入厌氧培养装置内,每个盲肠均切成数段并浸渍于实验室匀浆器内,将盲肠组织及其内容物一起匀浆混合,并加入终浓度为20%的甘油,最后将匀浆混合物按每10ml为一包装量分装,-70℃保存备用。肠炎沙门氏菌 实验中所用病源是1株具有抗新…  相似文献   

5.
禽副伤寒是由带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多种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在家禽中鸡和火鸡易发生禽副伤寒,幼禽常于孵出后2周之内发病,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体。在我国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及引起禽副伤寒感染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1999年9月-10月贵阳市某鸭场从上海某畜牧公司引进樱桃谷肉鸭种蛋5000枚,在本场孵化,出壳雏鸭2800只,孵化率56%。雏鸭饲养至10日龄~14日龄时暴发了临诊上以拉黄白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剖解上以心包炎和肝周炎为显著病变的鸭病流行,在疫病流行期间雏鸭累计死亡800余只,死亡率达…  相似文献   

7.
鸡饲料加短链脂肪酸可预防沙门氏菌美国的农业专家经研究证明,在饲料中添加短链脂肪酸,能大大减少鸡体内沙门氏菌的数量,从而预防沙门氏菌的感染。试验时,从1日龄起给鸡饲喂加了1%的甲酸或丙酸的饲料;2日龄时给鸡饲喂鼠伤寒沙门氏菌。结果表明,与对照鸡相比,在...  相似文献   

8.
<正>鸡副伤寒是由除鸡白痢和鸡伤寒两种沙门氏菌外的其他沙门氏菌引起鸡群疾病的统称。雏鸡易感性强,感染后主要引起消化道病变,特征是腹泻、结膜炎和消瘦。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现将一例雏鸡副伤寒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养鸡户张某,饲养蛋雏鸡2000只。主述:从进雏开始就发现这批鸡雏不太精神,残弱鸡雏比每次都多,从6日龄开始出现打蔫鸡,鸡群打堆,腹泻,大肚子。8日龄开始出现死  相似文献   

9.
果寡糖控制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果寡糖对雏鸡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的抑制作用。选择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96只随机均分4组,每组24只。分别饲喂果寡糖添加量为0、0.5%、1.0%、2.0%的饲粮,试验期21d。在16日龄,采用口腔灌注法将所有试验鸡进行108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分别于17日龄、19日龄、21日龄进行盲肠沙门氏菌、pH值及盲肠鲜重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5%~2%果寡糖,在19日龄时均能显著降低盲肠沙门氏菌定植数量,各添加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鸡日龄的增加,各试验组鸡盲肠沙门氏菌数逐渐减少。果寡糖对盲肠内容物pH值无显著影响;果寡糖使盲肠鲜重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根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孵出1~2周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成鸡呈现隐性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  相似文献   

11.
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然能感染,但症状不明显。此病在夏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然能感染,但症状不明显。此病在夏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禽沙门氏病主要包括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3个类型,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是危害雏鸡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当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主要临床症状为排出白色的粪便,严重着可以造成脱水致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雏鸡的感染率和死亡均较高,严重着影响着雏鸡生长发育,并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沙门氏菌具有高度宿主适应性,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3个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只感染禽类引起不同阶段的鸡发病。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危害鸡比较严  相似文献   

14.
<正>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引起的鸡白痢、禽伤寒及禽副伤寒等是鸡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可导致鸡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急性死亡,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引起禽副伤寒的众多沙门氏菌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等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最为常见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5.
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然能感染,但症状不明显.此病在夏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个疫病,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鸡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有1700多种,也有报告约2000个血清型,其中能引起鸡副伤寒者主要有10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地区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分离的246株细菌与鸡白痢鸡伤少门氏菌诊断血清呈阳性反应;对15株鸡沙门氏菌进行抗原结构分析,表明8株为标准型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7株为中间型鸡沙门氏菌,对其中86株菌的生化鉴定表明符合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该病在我区的发病死亡率为1%-25%,发病严重的鸡场为50%-75%。该病除了单一感染外,还与鸡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鸡球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子生物学、血清学以及病原分离鉴定等多种方法,对2006~2012年广西规模养殖场、农村散养鸡以及活禽市场鸡血清和组织样本进行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抗体和沙门氏菌病原检测和鉴定。结果发现,血清样本中规模场鸡白痢伤寒抗体阳性率较低,平均为2.16%,其中种公鸡的阳性率平均为1.55%,核心群母鸡阳性率平均为1.66%,生产群母鸡阳性率平均为4.16%;但广西农村散养鸡和活禽市场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农村散养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阳性率为21.78%~24%,平均为22.52%(320/1421),活禽市场鸡阳性率为20.81%~33.2%,平均达到27.51%(2800/10177);发病鸡的组织样品沙门氏菌平均阳性率为4.9%(29/592),阳性株以伤寒沙门氏菌为主,共13株占44.83%(13/29),其次为亚利桑那沙门氏菌8株,占27.59%(8/29),第三种是沙门氏菌的某些亚种(无法定型),最少为猪霍乱沙门氏菌2株,占6.9%(2/29)。  相似文献   

19.
业已证实,日粮中的某些糖类可以影响鼠伤寒沙门氏菌在肉用仔鸡定居。甘露糖可以使盲肠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总浓度降低至少两个数量级,乳糖可使其降低三个数量级。牛奶含有约5.5%的乳糖,乳清粉(奶酪业的一种副产品)含有约61%的乳糖。作者用这两种乳制品试验了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鸡感染柔嫩艾美球虫(E.tenella)后,盲肠上沙门氏菌的增加情况,我们调查了盲肠粘膜上甘露糖残留的数量变化。检验含2%糖类(D─甘露糖、D─半乳糖、L─岩藻糖、α─甲基糖苷)的磷酸盐缓冲液(PBS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在无菌鸡盲肠粘膜上附着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感染及未感染的鸡群中,D─甘露糖均能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附着,却明显利于(P>0.05)类杆菌的附着,但对魏氏梭菌及嗜热巴氏杆菌(Bifidobacterium thermophilum)的附着无任何影响.镜检发现,在所采用的8种植物凝集素中,只有刀豆球蛋白A(Con A)和味精凝集素(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能在盲肠粘膜表面呈现凝集反应为阳性的着色斑或点,从而表明盲肠粘膜表面有甘露糖残留存在。在E.tenella感染的鸡群中.损伤细胞的粗糙表面及隐窝底部,凝集反应明显呈阳性。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可导致肠表面甘露糖残留增加,从而有利于更多沙门氏菌在肠道附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