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鲫、鲢、鳙等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流行期间,对重病区30口池塘(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主要水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暴发性疾病的消长与池塘水质环境中无机三氮量的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塘。硝酸盐氮却低于未发病塘。病愈后期,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减少,硝酸盐氮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33口塘主要水化因子测定结果表明:暴发性鱼病的消长与池塘水环境中无机三氮的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塘,硝酸盐氮却低于未发病塘.病愈后期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减少,硝酸盐氮增加.  相似文献   

3.
气单胞菌是一类主要分布于淡水水体的细菌,可见于河流、湖泊、池塘等多种水域,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日益增多,其危害程度也大大强于以往。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暴发了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当时称鱼类暴发病,危害鲫、鲢、鳊、鳙、鲤多种养殖鱼类,给我国淡水养殖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江河鱼类珠江水系中广泛分布着鲤、鲫、鲢、鳙等常见鱼类,此外,尚有不少特产名贵鱼类,这里着重介绍后者以及广西、云贵山区的经济鱼类。 1、广东鲂,地方名鳊鱼、花鳊、海鳊,肉味鲜美,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在池塘中养殖,也可作为增殖品  相似文献   

5.
大治之年,人心思治。革新养鱼技术,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水产战线上的当务之急。在池塘养殖业中,目前国内养殖高产池塘的放养,一般是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青、鲤、鳊、鲴等鱼类。亩产一般在1500百左右,广东兴宁苗种场73年在一口四亩塘中,以鲢、鳙、鲮鱼为主,草鱼次之,搭配多种鱼类,共放养16个品种,获亩产2535斤的高产记录。但是,总产中鲢、鳙鱼所占的比重大,在商品质量及经济价值上,均不如草、鲤鱼。同时,鲢、鳙鱼的饵料因受到水体自然生产率的限制,不革新养殖制度就难已继续提高池塘养鱼单产。能否以草、鲤鱼为主的放养,适当搭配鲢、鳙等其它鱼类,促进池塘养鱼高产(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在靖江段长江潮间带养殖区内实施“长江名特优水产品生态养殖技术应用”项目,运用生态学原理,重点推广堤内池塘主养江蟹,江鳜、江虾混养鲢、鳙、鲫或主养长吻鮠、江鳜、江虾混养鲢、鳙等养殖模式,以及青、草、鳊、鲫等长江系鱼类品种为主的堤外“低坝高网”滩地围栏养殖模式,利用长江水域,开发长江滩涂,发挥珍稀水产良种优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原理,2011年4月16日至11月15日在面积33.3km~2,水深2.5m,盐度0.5~0.7,碳酸盐碱度2.5~2.7mmol·L~(-1)池塘中,研究三种不同混养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存活、生长、免疫相关酶活及水质变化:模式A主养鲫,混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B主养鲫和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混养鲢和鳙;模式C主养鲫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混养鲢和鳙,为探索异育银鲫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提供参考。养殖期间,每月定期监测池塘的水质,养殖结束后称量鲫的体质量,统计产量,计算存活率,并检测血清和肝胰脏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显示:模式C的p H在养殖前期要高于模式A和模式B,但氨氮、亚氮、活性磷、叶绿素a大部分时间内要显著低于后两者;模式A和模式B的水质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模式A和模式C鲫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08.5±26.5)和(516.5±35.0)g,显著高于模式B的(473.0±31.5)g;三者间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模式A最高(95.14±1.47%),模式C最低(86.28±2.16%);模式A血清和肝胰脏中的SOD显著高于模式B和C;模式A血清中的POD水平也很高,与模式B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模式C。结论:模式A中的鲫生长速度更快,存活率更高,抗氧化能力更强,模式A相较于模式B和C鲫养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对鲢、鳙、鲤、鳊等池塘主要养殖鱼类进行注射免疫和浸泡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鱼成活率达95%以上,每667m^2癫狂早润达700元以上,对对照塘提高成活率近30%,线667m^2平均利润提高近300元,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暴发病病因及综合防治最近几年,出血性败血病已成了我市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危害品种之多,损失之大,是鱼病史上前所未有的,尤以鲫、鳊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鲢、鳙、鲤等。现已从患病的鲫、鳊、鲢、鳙鱼体内分离出了致病菌,此种鱼病系由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方式是以鲢鳙鱼为主体鱼,搭配少量青、草、鳃、鲫、鳊。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鲢鳙鱼不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竞争锩力减弱。因此,近年来不少地方如浙江、江苏、上海、湖北等地提出了以白鲫为主体鱼的新混养体系。这种养殖方法是:放养当年白鲫夏花每亩2000—3000尾,或一龄白鲫鱼种800—1000尾,再混养一部分底层鱼如革、鲤、鳊、青鱼等,后期适当搭  相似文献   

11.
施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鱼塘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繁殖浮游生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鱼塘施肥后,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碎屑大量增加,为鲢、鳙等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食料资源;一部分腐烂的有机肥料,还可被鲤、鲫等鱼类直接摄食.鱼塘施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水体浮游动植物的生长情况,与水体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有机污染等密切相关,进而影响鱼塘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12.
白鲫原产日本,原名源五郎鲫或大阪鲫,一九七六年引进我国养殖。白鲫以生长快、肉质好、易捕捞、病害较少,兼有鲢、鳙、鲫的食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引起重视,并列为我国淡水养殖重点推广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Avnimelech(1999)首次提出了"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可通过调节养殖水体中的C/N比促使异养微生物大量繁殖,同化无机氮,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途径。目前该项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有一些报道:研究的方向包括最适碳源的筛选、水质改良效果、提高存活率促生长作用、最佳添加量的选择、作用机制等,试验对象主要包括斑节对虾、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草鱼、团头鲂等。草鱼是四川省的主要养殖鱼类,在草鱼池中混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鲫是本地应用最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败血症俗称暴发性流行病,这是自1989年以来严重危害鲫、鲢、鳙、鳊等鱼类的主要病害,给淡水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法和途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应用菌苗  相似文献   

15.
青鱼是我国池塘大宗淡水鱼养殖中较为普遍的养殖鱼类,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在池塘中与鲢、鳙、草鱼、鲫混养,青鱼作为非主体鱼,放养数量较低,生长受到池  相似文献   

16.
刘革  李月红 《中国水产》2009,409(12):55-55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俗称爆发性鱼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鲢、鲫、鳊、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造成养殖鱼类大批死亡。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该病而造成的鱼产量损失达30万~40万吨,价值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7.
鲢、鲫、鲂鱼细菌性出血病的预防和治疗鲢、鲫、鲂细菌性出血病是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种暴发性流行病,一旦发生,不仅传染快,而且病鱼死亡率较高,是池塘养鱼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危害对象是鲢、鳙、鲫及团头妨,所以对上述鱼类的正常生长威胁较大。通过几年来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大丰市斗龙镇南首朱老板有4口塘,分别为250亩、240亩、300亩、300亩,均主养草鱼,目前一斤以上规格,搭配混养有鲫、鳊、鲢、鳙。  相似文献   

19.
在永城市鲤鱼池塘养殖中应用自制的EM菌,定期进行现场取样测定,对池塘水质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进行应用前后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1.使用EM菌后,在7~10天内可有效调节养殖水体中的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使鱼类的水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活、生长水质标准。2.定期泼洒EM菌的池塘鱼类色泽鲜亮、体表光滑、规格整齐;池塘水质清爽、无异味。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地区养殖水体区域性问题,降低养殖风险,于2014年3—11月对实验池塘18项水质指标进行跟踪,并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池塘水质评价和水质过程管理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透明度、活性磷、浊度、溶氧、氧化还原电位等8项指标权重之和达到了80%,综合考虑监测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和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以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透明度、活性磷、溶氧、温度、p H等8项指标为池塘日常管理监控因子。该地区主要指标变化范围为:氨氮0~1.0 mg/L,亚硝酸盐氮0~0.5 mg/L,硝酸盐氮0~3.5 mg/L,透明度10~40cm,活性磷0.1~0.8 mg/L,溶解氧3~9mg/L,水温16.9~29.2℃和p H7.22~8.85。该地区池塘在养殖前期出现高p H的现象,是各项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养殖中后期应重点关注水体的脱氮处理,预防长期高浓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毒性指标累积带来的风险。本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池塘水质调节和养殖过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