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利系统的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始于1985年前后,当时从江河向水库补水带进了银鱼,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后代,形成了一定的种群。而大规模的移植增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特别是在1995年3月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发出加速推广银鱼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得到了各级水利、水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水库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得到了较大普及,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掀起了水库银鱼移植热潮。至1999年底,全国水库银鱼移植面积约在80万亩,产量近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各地水库在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官亭水库养鱼水面5350亩,平均水深约7米。据25年(1961—8985)统计,共产鲜鱼1490.4吨,年均57.3吨,年亩均产鲜鱼10.7公斤,其中养殖鱼类占750/左右,自然增殖鱼类占25%左右,而黄尾密鲴占自然增殖鱼类的38—70%。为开展水库黄尾密鲴自然增殖,我们对黄尾密鲴在水库的形成、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二、黄尾密  相似文献   

3.
西津水库是河道型水库,主要用于航运、发电,渔业生产仍是靠天然鱼类自然增殖和捕捞。本次调查从1981年至1983年进行了9次定点采样,其中1983年的2月、5月、8月、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季。内容包括水化学、浮游动植物和鱼类资源等。现整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长江以南11座大中型水库渔业增养殖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长江以南11座大中型水库渔业增养殖现状,其中包括大库放养,自然增殖,凶猛鱼类及网箱养鱼四个方面。初步分析了该地区水库渔业增养殖的对象与产量水平特点,增养殖发展趋势与对对策是稳定地提高大库产量,合理开发增殖鱼类,适度利用凶猛鱼类,大力扶持库湾精养及网箱养鱼。  相似文献   

5.
鲤鱼是我省水库人工放养或自然增殖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以来,为更好地促进水库渔业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改善,在确保水利工程正常功能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山东省陆续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的增殖放流活动。近期,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水产分团邀请水利厅有关专家共同对全省大中型水库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通过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水库增殖放流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四清 《内陆水产》1995,21(6):20-20
太湖短吻银鱼人工繁殖技术太湖短吻银鱼是一种小型自然增殖经济鱼类,体型略园,通体洁白细嫩,无鳞无骨,全长一般6—10厘米尾重1克左右。1995年2月,W我市鼎城区红旗水库首次发现有银鱼分布;通过银鱼监测网拖捕,发现红旗水库的太湖短吻银鱼已经怀卵,并达性...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水库移植大银鱼目的及意义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较为理想的品种。它不仅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移植并移入后很快就能形成优势种群,作为大水面鱼类资源增殖品种,还具有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等优点。水库移植大银鱼只需连续投卵或放种1~2年见效后,就不需每年再放种、投卵,主要靠自然繁殖来增殖资源,就可长期受益。如河南省平顶山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吉林净月水库等移植成功后,年捕捞量都在50吨左右,年利润达百万元左右。1996年8月,我厅组织技术人员赴山东省诸成市三里庄水库(4000亩)和石门水库(2000  相似文献   

9.
水库鳡鱼的种群生态学及其自然增殖率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春 《淡水渔业》1976,(11):15-22
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Rich.)已成为我国许多水库养殖中危害最大的凶猛性鱼类,某些水库中的鳡鱼已泛滥成灾,演替为优势种群之一,人们称它“霸王鱼”。如何大量歼灭鳡鱼,并控制其自然增殖,已成为水库渔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河北渔业》2007,(12):63-63
2007年12月5日,石家庄市黄壁庄水库渔政站自筹资金,向水库投放小银鱼卵1000万粒,增殖了水库资源,受到了广大渔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香鱼成为北京地区大、中型水库增殖的新品种,以开发利用和增殖香鱼资源,我们于1994—1997年的先后4次将辽宁省庄河地区碧流河水库河流中自繁自育的陆封型香鱼的受精卵,共计近1000万粒,分别移植到北京的怀柔水库和密云遥桥峪水库,同时对香鱼移植的...  相似文献   

12.
湖库增殖大银鱼前景广阔自1985年以来,大银鱼在全国水库、湖泊相继移殖成功,有的已达到归化阶段。如北京市海子水库,内蒙古岱海、莫力庙水库,河南省陆浑水库,山东省许家崖水库,江苏省石梁河水库、小塔山水库、羽山水库、横沟水库等近百座水库大银鱼单产远高于原...  相似文献   

13.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理想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在自然水域中能自然繁殖等优点,因而成本低、收效快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在哈尔滨地区大中水域增殖这一品种,我县二龙山水库于1996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获得成功,并当年初步形成种群。现将移植情况和效果初报如下: 一、大银鱼的生物学 大银鱼主要分布于沿海和通海江河及其附属湖泊水库等。体长为110~200mm,银白、透明、腹鳍前部近  相似文献   

14.
乐佩琦 《水利渔业》1994,(6):3-5,17
本文论述我甸水库渔业资源的增殖及其生产效能。为了提高淡水鱼类的鱼产量,必须十分重视水库渔业资源的增殖。对于不同类型的水库采取不同的增殖途径,小型水库宜通过施肥以提高初级生产力的方法;中型水库或中型以上水库应采用水面分室利用的生产对策。且同时实施保护利用天然鱼类资源,结合人工放流、移植驯化优质短食链养殖新种类,以建立新的优化结构和渔业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2年起在细鳞鲑曾分布的白河水系进行放流,并选择北部山区水库进行大水面增殖试验,截止到2016年已累计放流鱼苗近30万尾。2017年开展了放流跟踪调查工作,检测增殖放流效果,结果显示:通过人工放流,使在本地区已长期消失的珍稀鱼类重新回到曾经生存的水域,细鳞鲑自然水域物种恢复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干流受自然条件限制,短期内较难达到放流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银鱼移植、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发出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其一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在移植后2~3年,取得了生产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塔岗水库1991年4月移植池沼公鱼受精卵(眼睛出现期),1993年3月水库出现池沼公鱼种群,移植初步成功,为大水面增殖提供了一个优良鱼类品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4日,由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水产局和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乳源县南水水库“太湖新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南水水库有水面3700公顷,为了开发利用水库渔业资源,广东省海...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从新疆引进高白鲑稚鱼36万尾,放养到山口水库,生长发育良好。2005年完成人工繁殖,培育出稚鱼在柳河水库、山口水库进行移植增殖,就移植存在的问题,增殖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学》2013,(1):45
2012年11月2日,辽宁省水丰水库边境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在水丰水库码头成功举办了2012年鸭绿江流域水丰水库段增殖放流项目启动仪式,相关部门的省、市县领导及有关新闻媒体参加了增殖放流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