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症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甲鱼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的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该病。甲鱼红脖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鳖的预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油,严重时失明,舌尖、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00,294(5)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症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甲鱼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的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5;发该病。甲血红柱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鳖的颈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  相似文献   

3.
谭光奇 《畜禽业》2023,(3):75-77
羊口疮病由口疮病毒感染所引起,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黏膜皮肤病,病羊以感染部位出现丘疹、脓疱、溃疡、血痂等为主要特征,羔羊易感,除了口唇外,乳房、蹄部、外阴等处也是重点感染部位。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发病期间病羊采食量下降,机体衰竭,对羊的危害较大。从合理降低饲养密度、科学消毒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预防方法,同时也阐述了病羊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广大养羊户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裴有兴 《畜禽业》2023,(4):91-93
鸡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以及血液等途径传播,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临床常将该病分为气囊炎型、脐炎型、眼炎型和腹膜炎型等,临床危害较大。对此,从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做好鸡群的动态监控、定期用药对鸡群进行净化、临出栏的肉鸡和产蛋期蛋鸡使用非抗生素类物质定期保健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预防措施,同时也阐述了病鸡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广大养殖户防控该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猪布鲁氏病(简称猪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怀孕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睾丸炎、关节炎等病征。同时也能感染给人,引起相应的病变。白2002年起,我们对该病在种猪中的传播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及时分析总结,摸清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6.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6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 20%~ 30%,最高可达 60%。  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使用劣质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该病。  鳖红脖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鳖的颈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  2.解剖…  相似文献   

7.
马继文 《畜禽业》2023,(5):72-74
绵羊疥螨病也称绵羊痒螨病和疥癣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病,由寄生于绵羊体表的各种螨所引发,是绵羊饲养过程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该病使得绵羊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及肉品质下降,对绵羊养殖产业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在生产中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诊疗意义重大。就绵羊疥螨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和诊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雄鹏 《畜禽业》2023,(1):91-93
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是导致蛋鸡患大肠杆菌病的直接根源,该病为传染性疾病。主要分析了蛋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阐述了该病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以促进蛋鸡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玮  李安兴 《科学养鱼》2004,26(4):41-42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l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能快速致死病鱼,所以要控制该病,必须进行及早诊断、及早冶疗,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当然,对该病的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防止鱼体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10.
杨秋华 《畜禽业》2023,(3):63-65
鸡支原体病是临床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包括呼吸道型和关节炎型2种,全世界都有流行,应激对该病有促发作用。病鸡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和关节炎,临床危害较大。对此,从加强鸡场的全方位消毒、减少应激对鸡群的刺激和对健康鸡群科学接种疫苗的角度阐述了该病的预防措施,详述了该病的具体用药方案,以实现科学治疗,为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1.
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2)
猪弓形体病属于原虫病,人类也可发生感染。该病的主要感染来源是猫,因为猫是终末宿主。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等途径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和母猪出现繁殖障碍表现。该病属于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通过病原、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和治疗等方面对猪弓形体病做一介绍,与广大养猪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3.
高大朋 《畜禽业》2023,(3):66-68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属于大肠杆菌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养禽业危害严重。鸡发病后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现黄白或黄绿色,发病严重的病鸡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养殖户了解该病,从而通过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采取科学的药物治疗手段,降低该病带来的影响,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应高 《科学养鱼》1997,(11):25-25
竖鳞病是鲤、鲫、金鱼的一种疾病。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常有此病出现。1996年4月贵州省铜仁市农校小网箱养鱼点鲤鱼发生该病。该病发生后,我们采取水体消毒、药浴病鱼、投喂药饵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蔓延流行。一、发病们况1.发病时间;1996年4月7日起,历时约半月。2.发病地点:铜仁市锦江河,农校小网箱养鱼点。3.病鱼情况:发病的均为1龄鲤鱼,体重在0.3~0·skg范围内。病鱼在网箱内游动缓慢,常游向一隅,稍有惊动,则游向网箱底部,见部分鳞片竖立。最初只有2~3尾发病,2~3天后,病鱼数量增多,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之一,大肠杆菌血清型极多,对鸡危害较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种蛋等途径进行传播;病鸡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有急性败血症型、腹膜炎型、卵黄囊炎脐炎型、肠炎型和关节炎型;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措施,长期受该病困扰的鸡场可考虑自家苗免疫,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阻止该病的蔓延;治疗该病可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用药过程中务必注意兽药残留。  相似文献   

16.
羊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幼龄羊,病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伤口、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应激对该病有促发作用,病羊以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从对健康羊群接种疫苗、做好母羊的管理、降低应激对羔羊的影响、加强羊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以及药物防控等角度详述了羊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并阐述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白浊病又称白身病,一般发生于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此病可能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可由母体带来,但有的人认为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这种病具有传染性,危害较严重。有关该病的流行情况及其防治方法报道甚少,笔者今年用硫酸铜及红霉素等对该病进行防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这一过程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7)
仔猪溶血病属于免疫溶血病,由母源抗体中含有抗仔猪红细胞抗体所致,抗体通过初乳进入消化道并经肠黏膜进入血液,导致溶血发生;贫血、黄疸是该病的主要表现,肝脾肿大是主要剖检变化,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对该病进行确诊;种猪品种改良是根治该病的最好方法,此外,仔猪寄养、人工哺乳等可预防该病发生;补充生血性的营养物质可加快该病康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汪开毓 《科学养鱼》2001,(11):40-40
随着集约化养鲤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鲤鱼养殖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以鲤鱼体表局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疾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群众称之为“穿孔病”。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为“洞穴病”。一、病原日本曾从病鱼体表溃疡处分离到柱形屈桡菌和气单胞菌。国内对该病的研究尚少,据四川农大汪开毓等报道1993,从病鱼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到气单胞菌。二、流行情况国内该病的发生近年来才日趋严重,特别是鲤鱼主要养殖区多有发生。四川是集约化养鲤的高产省之一,也是该病的高发区,据内部资料,成都市青白江区流水养鱼场、…  相似文献   

20.
朱勇 《畜禽业》2023,(1):76-78
猪坏死杆菌病由坏死杆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慢性和局灶坏死性组织黏膜病,多发于幼龄猪,对养猪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对该病的几种典型类型及防控措施加以阐述,以期帮助广大养殖户加强对该病的了解,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预防损失,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