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系统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事业做出贡献,代表着地球总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生物资源的同时也以其巨大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着更多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是其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对森林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草地生态系统是以各种多年生草本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成的功能综合体,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草地,全世界的草地退化越来越严重,草地的退化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且从健康、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方面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草地生态系统不但为人类提供食物、饲料、药物等重要资源,而且还为人类提供许多工业技术难以替代的公益,包括空气和水体的净化、缓解洪涝和干旱、土壤的产生及其肥力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的调节等.草地生态系统是中国西部分布最广的自然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经营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不合理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已经严重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如果继续当前的不合理生产方式,以草地为发展基础的畜牧业经济将受到极大限制,西部经济繁荣也将失去其重要优势,同时严重威胁到西部甚至全国生态环境稳定和居民生活安全.采取合理高效的发展策略,保护和科学利用草地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草场退化的生态环境后果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王录仓 《草业科学》2004,21(1):17-19
江河源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突出表现为:草地生产力下降、沙化、草地植被减少、草地生态系统恶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人类活动(如过渡放牧、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滥挖、滥垦等)的加剧成为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5.
关于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休牧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人类有意识调节草地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以及管理草地的手段.文章讨论了休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6.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已成为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重要影响.本研究综述了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是环境、生物和管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产...  相似文献   

7.
1.前言黑龙江虎林月牙湖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是以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其任务在于保护自然保护区内小叶章等丰富的物种资源,保护我省东部各类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和草地自然景观,探索研究人类活动对本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自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保证草  相似文献   

8.
草地碳循环不仅与草地植被、气候和土壤状况有关,而且与各类干扰利用活动密切相关,特别近几十年,人类的利用干扰活动对草地碳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综合介绍了放牧利用、管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等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提出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主要的研究方向,即不同干扰互交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模型方法在干扰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干扰对草地碳循环影响的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9.
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当而导致植被被破坏,因此产生了较大的沙尘暴现象,从而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提出了造林种草对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稳定干旱区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草地植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多尺度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人类干扰是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导因之一。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才能充分表达其主导作用与效应。植物多样性的尺度特征和人类干扰的大尺度效应决定了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论述了不同尺度的草地植物多样性对放牧、旅游、刈割、施肥及开垦等各种人类干扰响应的方式、过程与生态后果,明确了尺度问题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草地植物多样性在人类干扰下的变化导因与响应机制,以期为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利用及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研究者强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两大驱动因素,其中人口压力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主要驱动因素.国外草地生态学范式经历了均衡草地生态学向非均衡草地生态学的转变,从强调生态系统生物因素是草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发展到强调强烈的环境波动控制草原的动态演化.相比较国内研究,国外研究更系统和深入,不仅仅注重分析单一因素,认为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政治、科学和技术、文化与宗教以及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驱动力是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全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草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地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等子系统。如果各子系统间耦合性高,系统则表现为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和子系统间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流等功能的作用效率高。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管理下,子系统之间相悖性表现得尤为突出,阻碍了当地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利用系统耦合理论,建立系统间的和谐关系,实现草地畜牧业高效、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进展,并对世界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循环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草地初级生产力、土壤有机碳、枯落物、放牧利用、草地开垦等因素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赵仪  孙盛楠  严学兵 《草业科学》2022,38(8):1498-1512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限制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子;氮循环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之一,将草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氮的投入对于草地生产力的高低至关重要.但是,土壤氮素的损失会降低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因此,研究草地土壤氮循环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0?2020年草地土壤氮循环方面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提高文章质量.此外,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因子(植物、微生物)、人类活动(放牧、火烧、开垦、刈割等)和非生物因子(大气氮沉降、增温与CO2浓度升高、降水)对草地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对未来亟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提出要注重全球变化因子耦合作用下,对草地土壤氮循环区域尺度上的长期研究,完善氮循环模型,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成因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选取内蒙古草地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典型区,通过对区域内影响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草地退化面积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降水变率和年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草地超载比例、人工种草与围栏草场面积、年割草量、畜棚与畜圈面积和牧民人均收入等人类活动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对草地退化进行了多因素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草地退化与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受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对草地的管理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影响,人类可以通过多种管理措施来减轻牲畜对草场的压力,积极解决人与资源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中部干旱区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多层次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决策模型,对制约草地生态可持续利用及诸多恢复措施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在制约该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中,人类长时间的严重超载过牧、草地生态系统产出与投入失衡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三乱)是主要原因.从目标层和治理措施层来看,首先必须采取封山禁牧,遏制长期超载过牧的现象,其权重值达到了0.161;其次建立人工草地,缓解草畜不平衡的矛盾,其权重为0.153.实施退耕还草(林)、制止人类的破坏行为、实施飞播种草改良草地等措施十分重要,其权重分别为0.137、0.116、0.109.同时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草种,加强草原的鼠害和病虫害的治理工作,严格执行草原法,树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对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涵义理解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草地资源利用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对草地资源分析评价的研究成果 ,参照国际千年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思路、观点和方法 ,综合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草场经营、经济效益和草地景观五个方面 ,紧紧围绕草地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关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 ,并首次对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国西部—区域—地区三种尺度上进行尺度扩展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草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草地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等子系统。如果各子系统间耦合性高,系统则表现为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和子系统间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流等功能的作用效率高。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管理下,子系统之间相悖性表现得尤为突出,阻碍了当地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利用系统耦合理论,建立系统间的和谐关系,实现草地畜牧业高效、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林慧龙  王军  徐震  陈钟 《草业科学》2005,22(4):59-62
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并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发展和稳定性机制等相联系.通过对草地植物碳库、草地凋落物碳库、草地土壤碳库等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旨在把握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特征及规律,从而深入研究碳元素各个贮存库间的定量迁移和转化关系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西部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功能恢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现状的分析,认为造成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无节制的生产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矿、开垦、陡坡地开垦,乱砍滥伐、水源涵养林减少,乱捕滥猎等。从而提出了改变人们经济活动行为和加强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建设恢复其功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