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小陇山林区山门林场观音、白杨和史沟三个村草畜平衡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草场、农作物秸秆产量,计算了理论载畜量,评估了草畜平衡,并分析了人工草地建植对草畜平衡的影响,指出大力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在撂荒地建植人工草地,可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草地面积、草地生产力、家畜数量对典型草原地区村级社区的草畜平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克什克腾旗社区存在着草畜季节性不平衡问题.草地生产力逐年下降,家畜数量逐年上升,养畜大户超载严重等因素是造成草畜矛盾日益加深以及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基于当地的草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适当削减家畜数量,施行季节性放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草畜平衡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贾幼陵 《草地学报》2005,13(4):265-268
论述了与草原牧区草畜平衡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对草原“三化”的具体含义给出了概念上的区别;提出了草畜平衡的实质是人草平衡的观点;讨论了确定草原载畜量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实践问题,特别是牧业年度和年末存栏量对载畜量确定的影响。通过对畜群结构优化、草原畜牧业发展阶段、划区轮牧和季节畜牧业等概念的讨论,进一步阐述了在草原牧区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和维持草畜平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玉树州中部天然草地载畜量调查与草食畜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宏义 《青海草业》2005,14(2):48-50
通过对玉树州中部12个乡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地改良,家畜品种改良,人工种草,实现草畜平衡,使退化草地得到休养生息,恢复草地自然调节功能,从而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生长季末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除以家畜牧草需求量,是草地载畜量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在草地产量及其测定时间跨度、草地利用率和家畜折算系数等参数的确定上存在争议。基于放牧压力或家畜采食量需求的家畜单位用于不同畜种的折算,牛单位和羊单位是常采用的家畜单位,但家畜单位主要依据家畜活体重量确定,对家畜代谢体重,以及混群放牧中因家畜食性差异造成的采食重叠考虑不足;草地利用率是放牧管理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放牧经验和试验方法确定,实际应用中通常遵循“采食一半、保留一半”的经验法则,但在不同草地类型、地形差异、水源距离等因素影响下,草地利用率并不确定,其估计和测定方法也存在争议。此外,不同草地利用率下的草地载畜量差异很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草地载畜量估算中草地产量、草地利用率、家畜单位等参数的概念、确定方法和应用上的争议,总结草地载畜量的计算方法及校正因子,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迪庆州发展草地畜牧业有优越的条件和基础。当前制约迪庆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草地及家畜品种退化、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力水平及商品化程度低、与草地畜牧业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健全等。本文从草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实现迪庆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青丰 《草业科学》2011,28(11):2042-2045
通过对现行草地适宜载畜量推算方法的实例分析,对以此为基础的草地载畜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评述,对现行方法中所设置的一些参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剖析。本研究认为,随时间推移,草地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有很大改变,现行载畜量计算方法在理念上比较落伍,在参数选择上存在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草畜平衡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草畜平衡管理——以时间机制调控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现行的草畜平衡监测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北方草原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家畜需求间存在着明显季节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按“草地资源限量,时间机制调节,经济杠杆制约”思路对草畜平衡制度进行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甘肃草原是我国第六大牧区,面积1 790.4万hm2,人均草原面积为0.72 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人为、超载过牧等因素使得该省草原大面积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干旱、雨涝、沙尘等恶劣天气频发,制约着其畜牧业的发展。草畜平衡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中央统一部署,根据甘肃省省情和草原现状进行实施,但草畜平衡政策实施多年,甘肃省草原依然存在退化趋势。本文对甘肃省草畜平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草原建设和草畜平衡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龙仁乡选择101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资源以及牧户的家畜养殖、草畜供求和家庭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草地载畜量、草畜配置以及牧户的饲草收贮、家畜饲养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从提高人工饲草产量和质量、优先发展季节畜牧业、引导新型种草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键场与季节放牧及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陈全功 《草业学报》2005,14(4):29-34
基于季节畜牧业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思想,提出了关键场的新概念;基于3S技术的应用和草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关键场载畜量计算的新方法,为草地退化的防治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这些新的概念、指标、方法和程序,已经在<中国西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对策研究>中得到验证;草地畜牧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全年放牧的草畜平衡问题,这一点已列入草原法.因此,这些成果,可为新形势下正在起步的我国草原监理事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大人工草地优质牧划组合,优良家畜品种培育,放牧管理,草地施肥,草畜平衡调整,林果草农综合开发,草地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畜平衡是天然草地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家畜高效生产的前提,草畜平衡评估技术是实现草原保护,提高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了以代谢能为指标的草畜平衡评价方法,2008年冬以甘肃肃南草原和典型牧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了草畜平衡现状,应用研究试验,验证了实现草畜平衡的优化途径和对策。草畜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期(6月-10月)家畜获得的代谢能高于家畜的维持需要,因此,家畜体重增加,生长速度最快;在枯草期(11月-次年5月)代谢能摄入量低于维持需要量,家畜掉膘,体重下降,夏草场的载畜量最大。冬季暖棚舍饲养殖能够降低家畜的代谢能需要,有助于实现草畜平衡。与对照组相比,暖棚养殖绵羊平均产毛量显著提高(P<0.05),提高了0.73kg/只,冷季体重损失减少14.9%,纯收入增加126.25元/只。产羔时间对草畜平衡具显著的影响,适当推迟产羔时间能够有效的改善草畜平衡状况。分别测定了4月和5月所产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母羊体况,5月羔羊平均初生重、1月龄、2月龄体重显著高于4月份羔羊(P<0.05),但由于生长期短,5月羔羊出栏重较4月低4~5kg。草畜代谢能平衡是分析研究草畜平衡的科学、合理和准确的方法和技术,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模型的准确度高,适用性强,有利于草原管理,所提出的改善草畜平衡的途径和策略可 行性高。  相似文献   

14.
草畜平衡管理--以时间机制调控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行的草畜平衡监测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北方草原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家畜需求间存在着明显季节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按"草地资源限量,时间机制调节,经济杠杆制约"思路对草畜平衡制度进行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金文进 《吉林畜牧兽医》2020,(1):132-132,135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多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我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生态安全。为此,本文对我国草地退化状况、优良的牧草研究、草畜平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草地恢复技术、草畜平衡技术和新品种的选育等技术层面提出了畜牧业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家庭牧场中的草畜平衡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草畜平衡仅仅是指牧场利用的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中生产的饲草料总量与家畜年需饲草料总量之间的平衡.由于家畜在整个年度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中对于饲草料的能量需要存在差异,同时草地生产饲草的能量供应也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使用能量供需平衡来衡量草畜之间的动态平衡更加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草地具有生态意义、资源意义和生物进化场所及文化意义。北方草地表观表现为“三化”,草丛对地面的覆盖力和产量是一般采用的判定指标,缺乏生态系统结构要素和功能受损的评价标准,农田化也是草原被破坏或消失的重要因素。放牧是家畜生产途径,也是草地管理手段。放牧干扰状况包括放牧开始时间、放牧强度、放牧频次和持续时间,放牧要素包括啃食、践踏、口液和失衡营养。载畜量或草畜平衡的方程体系中缺少牲畜生长状态参数,草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理草地放养的家畜,发展豆科混合半人工草地,以维护土壤肥力。增加牲畜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应该是中国北方草地管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草地管理,即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是由明确目标驱动,由政策和协议及实践而执行,以对生态作用与过程的理解所需的研究和监测为基础,而保持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和功能正常运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草地载畜量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云  贺金生 《草业学报》2014,23(3):313-324
 平衡理论强调家畜和草地资源之间的生物反馈,主张采取保守放牧策略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草地管理的目标是调节草地牧草供给量和家畜饲草需求量平衡。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新草地科学”,则强调气候因素尤其是降水,决定着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承载力,主张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充分利用草地并维持草地基况。传统上,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是先计算生长季末的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再除以家畜的年平均需求量;但由于其没有考虑牧草质量、饲喂价值和家畜营养需求,载畜量估计存在误差,从而导致争议。本文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草地载畜量概念的发展和演变,比较了草地产量载畜量、营养载畜量(包括标准干草载畜量、总可消化养分及可消化粗蛋白载畜量、能量载畜量)差异,归纳了草地载畜量在应用上的争议。本文指出,由于牧草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采用家畜营养需求法估测的载畜量值通常较草地产量法为低,放牧实践上应采用2种方法相结合估算草地载畜量,根据估算数较低者确定草地载畜量有利于草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草地通常既存在平衡态,也存在非平衡态;而基于平衡理论的保守放牧策略在放牧率和放牧压力上,与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机会放牧策略存在差异;放牧管理应结合气候条件、草地基况、草地产权制度、政府贴现与否及市场价格等因素,选择保守放牧策略或机会放牧策略,实现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生态模型通过模拟草地对放牧的响应及放牧对草地的影响,是草地管理的基础,本文归纳了草地放牧管理相关的生态模型和放牧管理应用程序,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畜平衡调控实用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实施退牧还草岩溶草地治理工程等草地建设与草地畜牧业发展实践,以实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以草定畜、以畜管草、以栏管畜、草畜平衡,对草畜平衡调控、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玉树州作为三江源高寒生态屏障区以牧为主农牧业结合发展的核心地区,草畜平衡不仅关系生态屏障安全,也对实现科学的畜牧业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探究高寒生态屏障区天然草地的草畜平衡变化为目的,选择玉树州为研究区,利用2014-2019年MOD13A1 NDVI产品数据和MOD17A3H NPP产品数据、统计数据、植被类型数据,在划分县域冷暖两季放牧区的基础上,以“木桶效应”确定了各县(市)天然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并对其草畜平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按照理论上的自然轮牧规律,参考固定面积比例和年内NDVI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的玉树州各县(市)冷季放牧区分布于较温暖的沟谷地区,暖季放牧区处于高寒区域,且冷季放牧区产草量大于暖季放牧区。2)年际间冷暖季放牧区干草产量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均在3.00%以上且暖季放牧区年产草量增长率大于冷季放牧区。3) 2014-2019年玉树州整体的草畜平衡状态由临界超载和超载波动转为平衡,但各县(市)草畜平衡状态存在差异,推测可能是因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生态工程支持的空间范围差异引起的。本研究对进一步修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