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蔬菜产销规律的转变及其影响1.1蔬菜冬春淡季的历史规律已被打破我国北方自古以来,从秋后霜期开始一直到翌年夏季为蔬菜淡季。80年代以后,北方大规模发展冬春棚菜生产,使过去的淡季变成旺季。今后北方各省冬春蔬菜产销旺季将会持久存在.过去冬春以贮藏白菜、萝卜、土豆为主的蔬菜淡季已成为历史,蔬菜产销规律不再完全依顺自然的寒暑变化,巨而出现了冬春旺、夏秋淡的现象。1.2菜价冬低更高不符合价值规律棚菜的生产成本是露地菜的几倍到十几倍,冬菜的售价理应比夏某高,可冬季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低于夏季,棚菜生产过剩时势必…  相似文献   

2.
红芽芋套种花椰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蔬菜春淡季和夏淡季市场价格的优势.并科学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节省肥料用量,提高农田生产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越夏番茄利用北方夏季昼夜温差大和温度相对较低的气候优势.对蔬菜淡季供应起到补充和调剂作用。越夏番茄生长的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是病虫害多发期。几年来,我们本着“防治系统化、质量绿色无害化”的原则.在上板城漫子沟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园区内生产严格执行承德市地方技术标准《长货架番茄越夏栽培技术标准》,在栽培、病虫害防治中引进多项无公害技术。  相似文献   

4.
施肥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代谢,因而对蔬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也产生影响。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为我们农业科技部门亟待解决问题,科学施肥是实现蔬菜增产和食用安全的重要手段,深入认知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的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对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科学施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为生产单位、管理部门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毛豆新品种新六青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磊 《大豆科技》1998,(6):23-23
毛豆别名枝豆,是以绿色嫩豆粒作为蔬菜食用的大豆。我国南方诸省及东南亚各国均有食用毛豆的习惯。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毛豆由于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营养成份高于任何一种蔬菜,在青荚期食用具有独特风味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需求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茶园主要害虫无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杨  肖强 《中国茶叶》2010,32(7):28-29
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第一批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819个,其中蔬菜401个、水果300个、茶叶118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的重点是探索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建立生态栽培体系,采用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园艺产品食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园艺产业增效和园农增收。  相似文献   

7.
克山县曙光乡第一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加工调查研究报告李成军,张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1前言克山县是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县之一,以前栽培马铃薯的块茎主要是食用和饲用,人均年食用在100公斤以上,是越冬的主要蔬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全粉加工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食用习惯和观念的影响,我国人民还不习惯大量食用马铃薯作为主食,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作为主要蔬菜的地位下降,因此它的鲜食量在短时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利用马铃薯资源,探讨马铃薯加工技术,提高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  相似文献   

9.
<正> 近三年来,我市的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第二蔬菜生产基地。1988年,总面积7,500亩,总产量4,980万公斤,总产值近50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益会效相当可观。除解决本市蔬菜冬春淡季供应外,每年外销三分之二支援东北一些大中城市。有些品种还与邻近国家进行小额贸易出口创汇。因此,大力发展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不仅繁荣了农村商品经济,对我市开发辽河三角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LZDN-16T蔬菜农残快检仪,对海南省常食用的10种类别,57个蔬菜品种进行快速检测。检测显示,可直接进行检测的蔬菜品种52个,经特殊处理后可检测的蔬菜品种4个、不可检测的蔬菜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1.
渝糯851产量高、糯性强、色泽佳、商品性好,既可鲜食,又可收干籽粒食用。渝糯851在盐城地区采用塑盘育苗移栽栽培技术,每年可以种植3季,外加一季蔬菜,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著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m2纯效益可达5500~8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著产量2500--4000kg,纯效益2500--.4600元,大葱每667m2一般产5000kg左右,每667m2纯收入3000--4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蔬菜指蔬菜中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含量和致病有害生物的数目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允许量。一、蔬菜生产污染产生的途径1.环境污染除了资源短缺与破坏,引起生态失衡外,以工业污染(含大气污染、水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只知道仙人掌是盆栽观赏植物,却不知它还是良药名药。据检测,仙人掌维生素含量比西红柿高40%,还含有苹果酸、魏硝酸、三萜等营养物质。食用仙人掌的根、茎可活血行气,清热解毒,是治疗胃气痛、痔血、咳嗽和喉痛的良药,也可作为蔬菜食用。仙人掌的烹调方法,先拨利剥皮,放凉水中浸泡半小时再切块,在开水中烫一下捞出来泡在凉水中备用。吃时将仙人掌块切成片或丝,与鸡蛋、肉片、虾仁、鲍鱼等配炒,先把肉、蛋或鱼、虾烹好,再放仙人掌片快速炒几下,就成一盘名贵菜看。新型蔬菜仙人掌@陈泽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薯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 m2纯效益可达5 500~8 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薯产量2 500~4 000 kg,纯效益2 500~4 600元,大葱每667 m2一般产5 000 kg左右,每667 m2纯收入3 000~4 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冬瓜瓜肉洁白,味道清甜,有利水、化痰、清热、解毒、消水肿,止消渴以及解鱼、酒毒等功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瓜果类蔬菜。它除鲜食外,还可加工蜜饯。冬瓜耐贮运,可远销外省市缓解蔬菜淡季,满足市场需要。由于种植冬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我县春、秋植冬瓜面积逐年扩大,全县冬瓜种植面积300多公顷,为探讨云大一120对冬瓜的增产效应,我们于九六年进行冬瓜喷施云大-120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的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我县山格镇平寨村,试验地为轻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早稻,供试冬瓜品种:小青…  相似文献   

17.
东莞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莞主要蔬菜产区的112个蔬菜样品进行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发现这些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大多数只是轻度污染,并未达到危险级别.东莞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人均日暴露量平均值均低于ADI值,各类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绝大部分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8.
<正>南阳盆地春季马铃薯生产灾害少,且能保证初夏蔬菜淡季供应,经济效益较高。近几年栽培面积越来越大,有的地方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现将南阳盆地冬植马铃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芋艿-晚稻"粮经结合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水田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蔬菜种植面积扩种较多 ,但水田土粘气缺 (特别是面积较大的青紫泥田 ) ,改种蔬菜后生长普遍较差。为了稳定粮食生产 ,发展效益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进行了多种粮经结合模式调查研究 ,从中总结出“芋艿 -晚稻”的粮经模式特别适宜粘重水田种植。一、“芋艿 -晚稻”模式的优点1 .芋艿是湿生蔬菜 ,适宜土壤粘重的水田种植 ,且它还具有营养较好、收获时间弹性大、耐贮藏运输、可加工芋饺等优点。2 .芋艿种植如采用提早催芽、地膜保温等措施后可在7月中下旬蔬菜淡季时上市 ,价格较高 ,且可按…  相似文献   

20.
以覆膜花生为优势布局的小麦、冬菜、春花生、秋菜每年四作四收立体种植模式,经连续4年的试验示范,每公顷生产小麦、花生双5.25t,每公顷产值3.49万元。该组合投入产出比为1:13.6,关联度R=0.758,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了高度统一,与现代高效农业目标相一致。它是以粮油生产为基础的农业资源、种植结构、科学技术的有效配置,是生物系统(高产良种)、生态系统(自然环境)、调控系统(技术措施)和市场系统相统一的农业工程。其内涵:1.充分挖掘了小麦、花生、冬秋蔬菜高产良种的增产潜力;2.使各物种生理需求与自然环境、气象因素协调统一,充分利用了光、热、气、土等自然资源,使土地复种指数高达2.9,作物有效积温比单一种植提高2.5倍,而且两季蔬菜的收获期均选择在蔬菜市场的淡季,从而调节了市场,增加了经济收入;3.把目前的新技术、新成果集为一体,使一膜多效,一肥多用,一水两用,为丘陵山区发展高效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