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振广  曹祥华等 《灌溉排水》2001,20(3):70-72,75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且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客观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3.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结合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是有效的。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使得熵权法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更实用,并应用到评价指标的赋权中。将灰关联分析理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并应用到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中,能够为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以及主观权重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不足,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有序二元比较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将主、客观权重结合求得组合权重。将模型应用到大沽河的水质评价中,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得出新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上是可行的,其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地下水水质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水质评价的特点和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糊物元模型简便、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为水质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建立完善节水灌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构建的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模型并结合实际,对低压管道输水改进的畦(沟)灌,微喷带灌,移动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和固定喷灌5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形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喷灌的发展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与标准等级之间的四元联系度模型。采用梯形模糊数定量表示差异度不确定性系数连续变化过程,建立了集对分析与梯形模糊数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后,从属性效用值出发由熵权理论赋予客观权重,同时,由博弈论集结模型优化组合主客观权重,通过计算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加权联系数,确定水资源承载力的等级标准。耦合模型相对极大熵原理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灵敏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流域水资源系统本身承载力大小以及偏离分级标准的程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思路清晰,过程直观,评价结果实效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在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并将其应用到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优选中,说明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格序理论评价中主观赋权的随机性,将博弈论思想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组合优化,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格序理论评价模型。以雄安新区起步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为例,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分别选取了常态情景和特殊情景下具有代表性的4个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组合赋权格序理论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熵值法-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的优选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成果显著,在多目标方案优选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温室小型西瓜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理论与方法,建立调亏灌溉综合效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求得各层评价指标客观熵权,结合专家法的主观权重获得模型各层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并运用该模型对2007年秋季温室小型西瓜不同亏水处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瓜果实膨大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品质,但重度和中度的水分亏缺会降低果实产量,在果实成熟期采用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影响不大,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采用0.75Ep、0.75Ep、1.25Ep和1.00Ep的灌溉标准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调亏灌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合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合理,适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2.
对3种节水技术模式以生产上的常规灌溉模式为对照进行了技术优属度评价,以期为黑龙港平原主流节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模糊集理论和熵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数学模型,对节水技术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港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技术模式从优到劣排序为:春2水模式、传统模式(对照)、春1水模式、免春灌模式。春2水模式适宜在黑龙港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型泵站机组选型的模糊决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训 《排灌机械》2000,18(1):22-23
采用模糊数学中多目标模糊优化原理中的多因素综合模型决断的方法对大型泵站机组的选型者了优选,大型泵站机组的选型及泵的型式、结构、汽蚀性能、效率、价格、电机功率及进出水流道型式、断流方式等诸多因素,该文对多元因素进行了定量计算,用多因素综合模糊决断的方法救是最优选型方案。与传统的技术经济经较法相比,具有速度快,考虑全面且所选方案具有技术性能良好,经济指标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灌溉工程决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资规模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传统的以定量因素为主的“技术—经济”评价准则,着重于技术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由于实际工程不仅涉及许多定量指标,也涉及大量定性指标,且各指标之间往往不可公度,使得传统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决策的更高要求。以工程模糊集理论和熵—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节水灌溉工程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数学模型,并结合河南省长葛市实际,对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莲  张维江 《节水灌溉》2012,(5):19-21,25
选取了"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经济社会协调"、"生态环境协调"的21个指标构建了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与物元模型相结合,对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来的2005-2009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规划资料对2015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预测,并与模糊AHP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其结论能为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专用自动导引小车(AGV)作为农业作业的通用运载平台,是针对具体应用环境而设计的特定用途机器人,已成为农业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此,介绍了一种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器的现代农业自动化AGV小车。同时,针对差速转向驱动型AGV小车路径跟随问题,首先对该AGV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运动学建模;然后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以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为输入、左右驱动轮速度差为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最后,在Mat 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在直线和圆周路径上跟踪性能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器,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花生播种机播种的质量及作业效率,在花生引播机的路径和排种器的控制系统中,引入了多信道独立通信原理,降低了播种过程的漏种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原理,结合模糊域对花生播种机的结构进行了非线性优化设计。为了验证设计的花生精量播种机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对花生播种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信道路由花生播种机的合格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的播种机,重播率要明显低于传统的播种机,破碎率和空穴率都比较低。这说明播种机的路径选择和排种器的控制都达到了最优,为花生播种机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