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膜下滴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根据土壤墒情和养分状况,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随着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及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滴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古浪县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中。近年来,古浪县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番茄越冬一大茬栽培,采用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和施肥标准新模式,取得显著效果。应用效果表明: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仅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可以改善温室小气候,减轻病虫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1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水技术 根据古浪县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溉试验,总结出了日光温室一大茬番茄的灌水次数、间隔时间、灌水量,确定了温室番茄灌溉制度。农户应根据当地气候、土质、作物品种等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使用或按照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技术是利用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料溶于水中,借助施肥装置,使水肥混合液通过输水管路以点滴的形式施入作物根区土壤的灌溉施肥技术.与传统灌溉与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技术可以实现局部灌水施肥,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生产型日光温室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和灌溉作业,多数依靠人工经验完成,灌溉的及时性、科学性及智控化程度不高。该研究应用STM32嵌入式系统,实时采集埋入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深度的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不同作物预定的施肥、灌溉策略,自动控制完成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作业。该系统同时具有远程监控功能,采用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模块给用户提供远距离短消息服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短信对温室灌溉、光照、通风的远程智能监测,同时可远程控制系统作业的启停,以此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达到远程施肥与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温室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生产型日光温室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和灌溉作业,多数依靠人工经验完成,灌溉的及时性、科学性及智控化程度不高。本研究应用STM32嵌入式系统,实时采集埋入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深度的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不同作物预定的施肥、灌溉策略,自动控制完成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作业。该系统同时具有远程监控功能,采用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模块给用户提供远距离短消息服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短信对温室灌溉、光照、通风的远程智能监测,同时可远程控制系统作业的启停,以此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达到远程施肥与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生态相对脆弱地区,压缩高耗水作物,发展以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就成为缓解水资源矛盾、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日光温室生产中超量灌溉和施肥的现象依然存在。探索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日光温室蔬菜作物灌溉施肥制度,就成为蔬菜产品优势、高产、高效,改善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流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稳定和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和施肥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智慧农业的作物水肥一体化系统,在对系统建设的物联网原理和总体构架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将系统应用划分为农田环境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两大模块。农田环境监测系统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采用一体化采集节点设计,可以实现农田水肥环境等数据监测,为灌溉和施肥控制提供数据支撑;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系统首部、管网和控制系统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采用组态软件开发,通过原理流程设定可以实现农田智能灌溉施肥控制和数据分析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对土壤基础含量的控制方法,并介绍了与滴灌相配套的技术,再者,并简单阐述了施肥技术、耕作技术及日光温室管理技术,可以说,从滴灌、施肥、管理各方面全方位地对日光温室蔬菜滴灌灌溉配套技术进行了尝试,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日光温室要求、辣椒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高寒阴湿地区日光温室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建议,并列举了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提出了综合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微灌施肥技术是将施肥与有压力水源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新的农业技术,为探索该技术在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特安排本试验,以期为蔬菜无公害持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日光温室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已不适合无公害蔬菜对环境的要求.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不但省水、省肥、省工、省力、灌溉均匀,而且具有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善温室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优点,目前正在银川地区蔬菜、瓜果种植区推广应用.为提高滴灌设施的应用效果和黄瓜产量,现将我们经过2003-2005年试验、示范总结出的适宜银川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时应用的滴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大棚蔬菜种植园为实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大棚分布以及蔬菜种植结构,详细计算并校核了滴灌系统的总体分布、灌溉均匀度、允许灌溉强度、设计湿润比、灌水器选择、毛管极限长度等设计标准参数。通过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各级管道管径、水头损失,选择过滤器,确定水泵型号,完成了滴灌系统的整体设计。该滴灌设计案例分析过程详细,结果合理,可作为相关滴灌工程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碳足迹视角的湖北省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导致全球增温趋势明显,人类生存面临挑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研究蔬菜生产碳足迹,对于控制蔬菜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与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动态评估及多元回归分析,对湖北省2003-2013年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湖北省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由2003年的116.05万t CE增长到2013年的142.81万t CE,增加了23.06%。各生产投入品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排在前3位的为肥料、农药和排灌电能,分别占总排放碳足迹的58.07%、18.47%、9.03%。2003-2013年土地利用碳强度保持在0.97-1.29 t CE/hm2;单位产量碳强度从2003年的37.06 kg CE/t提高到39.91 kg CE/t,收益碳强度从2003年的0.10 kg CE/元降低到2013年的0.02 kg CE/元;碳生态效率从2003年的1.87降低到2013年的1.7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湖北省蔬菜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与肥料用量、农药使用量、排灌电能三者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其相关性分别为0.571、0.341和0.228。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强化科学施肥力度,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广生物防治,建设绿色防控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温室番茄滴灌与沟灌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梁岳  卢恩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40-1641
温室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反季节蔬菜保护地.温室番茄滴灌与沟灌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室番茄滴灌比沟灌节水26.1%,增产26.3%,果实均匀整齐,且营养品质好,果实的可溶性糖、Vc、苹果酸和酒石酸含量综合对比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低能耗日光温室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参数的取值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造低能耗日光温室,提高日光温室冬季反季节蔬菜作物生产太阳能被动利用率、降低温室供热需求。【方法】基于建筑热工设计理论和建筑能耗模拟,研究日光温室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参数对温室光热环境营造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日光温室建筑构造特点,以及反季节蔬菜作物生产过程的光热环境需求特点,给出低能耗日光温室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参数的设计条件。【结果】同一地区日光温室高跨比不受跨度变化的影响,只与当地室外空气温度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相关;大暑日至翌年小满日期间,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影响日光温室后排蔬菜作物接收太阳光照;确保冬至日至大寒日期间北墙可接收太阳光照射,对冬季反季节蔬菜作物生产期及日光温室高效利用太阳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基于该取值原则优化设计的温室,较北京地区现行常见温室需要提供的累积补充供热量减少15.7%,节能效果明显,为低能耗日光温室优化设计提供重要设计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蔬菜优质丰产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的日光温室内,通过推广蔬菜优良品种、养分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CO2施肥技术、膜下节水暗灌技术等,逐步建立了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生产技术体系,并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引进温室蔬菜生产销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来衡量,上海引进现代化温室生产效果是好的,但经济的效益不理想。为发挥现代化温室潜力,文中对温室生产成本、销售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温室销售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海日光温室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光温室是解决青海高原地区冬季蔬菜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农民增收和丰富群众菜篮子的主要生产设施,本文通过调查青海省日光节能温室的发展现状,从温室设计和建设角度分析了当前青海省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建设日光温室和发展设施农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水肥管理对设施菜地氮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0—2011年在山东寿光设施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对照+畦灌(CK)、传统施肥+畦灌(FP)、优化施肥+畦灌(OPT)和传统施肥+滴灌(RI)。利用EU-Rotate_N模型模拟了两个生长季(春夏茬和秋冬茬)各处理下设施黄瓜地的产量、氮素淋失和气体损失等,并计算了水氮利用效率。【结果】两个生长季内滴灌处理(RI)比畦灌处理(CK、FP和OPT)节水约60%,且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2倍多。在各施肥处理中,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的氮素气体损失分别占施氮量的16%—19%和6%—11%,氮素淋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14%—57%和20%—55%,其中OPT和RI处理的氮素淋失量比FP处理分别减少了19%—31%和63%—76%。OPT处理两茬黄瓜的氮素利用效率比FP处理分别提高了3%和7%,而RI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比FP处理分别提高了41%和44%。【结论】氮素淋失是设施菜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滴灌和优化施肥均能有效地减少菜地土壤硝态氮的淋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菜地N2O排放及减排——基于文献整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中国菜地生态系统N2O排放及其减排潜力,通过搜集已发表的露天及温室菜地N2O减排田间原位观测数据,利用整合分析方法,评估了减施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有机肥替代、施用生物质炭和优化灌溉等几种措施在蔬菜生产中减排N2O的潜力。结果表明:菜地中大量施用氮肥虽然增加蔬菜产量,但也显著增加了菜地N2O排放。在高施氮下,与露天菜地相比,温室菜地降低N2O排放系数和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当地常规管理措施相比,各种优化措施均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菜地N2O排放,幅度分别为49.4%(减施氮肥)、33.2%(配施硝化抑制剂)、26.6%(有机肥替代)、29.1%(施用生物质炭)和34.3%(优化灌溉),平均达36.6%。在高施氮下,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更有效地降低N2O排放系数和单位产量N2O排放量。菜地N2O排放量随着氮肥减施率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施氮土壤中N2O减排效果更好。优化灌溉在不同施氮量下对N2O的减排效果相当,配施硝化抑制剂和施用生物质炭则在低施氮条件下N2O减排效果更好。中国露天和温室菜地生态系统N2O减排潜力大,减施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有机肥替代、施用生物质炭和优化灌溉等几种措施均能有效降低N2O排放。由于温室菜地集约化程度更高,N2O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