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水稻不同施肥方式对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科学的养分供求管理是水稻生产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的定位试验,研究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条件对烟草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沙、常宁、永州三地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对烟草的施肥效应及肥料的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试点的3个施肥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3个施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长沙、常宁和永州3个试点经济效益最好的均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分别比不施肥区处理增收128.3%、101.1%和227.1%。烤烟地上部分吸收的氮、磷、钾主要向烟叶中转移,同一个试点3个施肥处理间烤烟地上部分吸收的氮、磷、钾向烟叶中转移的量基本相同,各养分的吸收量为钾>氮>磷。同一试点的3个施肥处理烤烟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相差不大,同一试点单质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均明显高于习惯施肥处理,这是3个试点目前烟农的习惯施肥中钾肥施用量过大所致。由此说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优化了肥料配比,降低了肥料施用量,更有利于烟叶生产,提高烟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在淮南潘集区小麦种植中的增产和肥料利用率效果。[方法]在潘集区泥河乡,开展大区田间的配方肥和常规肥对比试验。[结果]与常规施肥配方相比,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56%、1.41%、14.41%;配方施肥比常规肥小麦增产661.35kr,/hm^2,增幅达9.4%,收入增加1481.4元/hm^2。[结论]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当地肥料利用率,使小麦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和土壤化验数据表明,作物生育期中土壤养分的贡献通常大于肥料的贡献,大多数情况下达到60%以上,高者甚至达到95%以上。土壤氮磷养分的利用率一般也大于氮磷肥料利用率,特别是磷。钾则不确定,变异较大。土壤氮磷养分比氮磷肥料具有更大的“活性”。施肥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随土壤肥力的增高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对作物提供养分的功能。施肥策略中不仅要考虑(传统的)针对作物的施肥,针对土壤(特别是针对土壤氮磷养分)进行补充和提高的(新)施肥理论和技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高贡献的土壤更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哈密巴里坤地区测土配方施肥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本研究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量(N 276 kg/hm2、P2O5 207 kg/hm2、K2O 78 kg/hm2)为参考,在哈密巴里坤地区石人子乡布置氮肥减施和增施4个处理:N0PK、N1PK、N2PK、N3PK (氮肥各施0、193、276、359 kg/hm2)。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276 kg/hm2处理响应最为显著;不同施氮处理对氮、磷、钾元素积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素积累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与磷钾积累量产生互作效应;氮肥利用率与农学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施氮276 kg/hm2时肥料利用率和农学效率达到最大,为25.30%和5.38 kg...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施225t·hm-2农家肥和固定N:P2O5:K2O比例2:1:3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品种“川芋早”矿质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种植密度和提高施肥水平均使植株群体的每生产千公斤薯块的N,P2O5,K2O的吸收量增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尤其是高密高肥和高密中肥处理显著。农家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特别是与无机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小麦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无论配方施肥,还是常规施肥,缺素区籽粒对N、P2O5、K2O养分吸收量均比其他施肥处理的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产量是全肥区大于缺素区,配方施肥大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134.4kg,增产48.84%,增收268.8元。常规施肥N、P2O5、K2O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3.48%、12.99%、11.40%;配方施肥N、P2O5、K2O肥料利用率16.88%、8.94%、18.73%。试验表明,无论配方施肥还是常规施肥,氮素是供试土壤的第一限制因子。因此,要注重N、PO、KO肥料的合理使用,均衡土壤养分的比例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缓控释肥等不同施肥方式下小麦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缓控释肥的施肥方式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中生菜养分吸收和氮磷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生菜产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变化,生菜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和氮磷肥料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生菜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试验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120,300 kg/hm2)可促进生菜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氮磷肥料利用率,降低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从而降低氮,磷淋失和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商品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11.
调亏灌溉下新型土壤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冬小麦施用一种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探讨调亏灌溉下该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氮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西农979"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灌水(灌水量分别为0,1.467m3/hm2)、新型土壤改良剂(施入量分别为0,1 500kg/hm2)和氮肥(纯氮施入量分别为0,160,288kg/hm2)3个因素不同水平进行完全随机组合设计,共12个处理,研究亏灌条件下,新型土壤改良剂和氮肥配施后,成熟期冬小麦产量、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型土壤改良剂和氮肥单施或配施均能改善成熟期冬小麦土壤水分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率及籽粒产量,且灌水条件下效果更为明显。新型土壤改良剂和氮肥配施不仅明显增加了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而且有利于提高植株氮素吸收量。无论灌水与否,1 500kg/hm2新型土壤改良剂和288kg/hm2氮肥配施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植株氮素吸收量均较高。【结论】适度亏灌条件下,新型土壤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扬麦20进行了不施化肥、常规施肥和化肥减量20%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肥20%处理的成熟期株高、穗长和产量分别下降了8.06%(P<0.01)、12.12%(P<0.01)和17.76%(P<0.01),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下降了26.88%(P<0.01)、31.19%(P<0.01)、21.15%(P<0.01)。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6.11%(P<0.05)、34.32%(P<0.05)、24.19%(P<0.01),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6.92%(P<0.01)、16.61%(P<0.01)、16.08%(P<0.01)。上述结果说明化肥减量20%虽不利于小麦生长,导致减产,但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合理施肥,开展化肥减量及替代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微喷水肥一体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明不同微喷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在底施纯氮105kg/hm~2条件下,2016年春季设置追施纯氮45(N1)、90(N2)和135kg/hm~2(N3),每个追氮量采用微喷灌拔节期一次性追施(JS)和分别在拔节、孕穗、开花和灌浆期4次等量追施(4T)2种方式,测定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微喷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N2处理产量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显著提高千粒重;2)拔节期一次性施氮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而分次施氮处理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延缓灌浆中后期旗叶的衰老,从而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的提高,但过多施氮导致粒重下降,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3)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以N2处理最高,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处理。综上所述,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相比,微喷灌采用分次施氮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微喷水肥一体化N2处理下分次施氮为最佳的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4.
Canopy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treatmen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ZHAO Hong-xiang ZHANG Ping WANG Yuan-yuan NING Tang-yuan XU Cai-long WANG Pu 《农业科学学报》2020,19(4):1105-1116
Water is a key limiting factor in agriculture. Water resource shortages have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global food security.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rop requirement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resolve water scarc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this study, field experiments with winter wheat were performed at Wuqiao Experiment Statio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wo growing seasons in 2013–2015 to help develop such techniques. Three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tested: no-irrigation(i.e., no water applied after sowing), limited-irrigation(i.e., 60 mm of water applied at jointing), and sufficient-irrigation(i.e., a total of 180 mm of water applied with 60 mm at turning green,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respectively). Leaf area index(LAI), light transmittance(LT), leaf angle(LA), transpiration rate(Tr), specific leaf weight,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were measured. The highest WUE of wheat in the irrigated treatments was found under limited-irrigation and grain yield was only reduced by a small amount in this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sufficient irrigation treatment. The LAI and LA of wheat plants was lower under limited irrigation than sufficient irrigation, but canopy LT was greater. Moreover, the specific leaf weight of winter whea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under sufficient than limited irrigation conditions, while the leaf T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LAI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leaf Tr, but the specific leaf weight had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with transpiration. Optimum WUE occurred over a reasonable range in leaf Tr. In conclusion, reduced irrigation can optimize wheat canopies and regulate water consumption, with only small reductions in final yield, 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er wheat WUE and water saving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塿土区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 土区布置线辣椒缺素大田试验 ,研究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 ,氮肥和钾肥能明显促进线辣椒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氮肥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2 0 6 mg/ kg,而钾肥不仅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1 37mg/ kg,而且可使果实硝态氮含量降低 1 0 .3m g/ kg;氮肥可使线辣椒增产 1 9.0 % ,钾肥能增产 1 0 .4 % ,磷肥对线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果实品质以及产量各方面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6.
淮河平原旱稻-小麦两熟制的土壤氮磷钾供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淮河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土壤氮、磷、钾供应状况、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肥料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对肥料的依赖性以及对磷和钾素的敏感程度高于旱稻。旱稻小麦两熟种植系统一个周期内的土壤氮素供应量为12.5 g/m2、磷素为3.3 g/m2和钾素为22.7 g/m2。土壤对第一季旱稻和小麦的氮、磷和钾素供应能力均显著高于第二季,表明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施肥的影响。旱稻氮、磷和钾肥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3.4%、3.0%和-8.5%,小麦分别为69.3%1、3.4%和36.9%。每生产1 t旱稻籽粒需氮素14.9~33.7 kg、磷素2.9~5.9 kg和钾素17.9~38.1 kg;每生产1 t小麦籽粒需氮素15.9~28.3 kg、磷素3.1~4.2 kg和钾素15.9~21.6 kg。在淮河平原,两季旱稻施氮、磷、钾(NPK)比不施氮(PK)处理分别显著增产18.4%、25.8%;两季小麦NPK比PK处理分别显著增产54.1%、158.7%,两季旱稻、小麦NPK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PK处理,表明氮素是限制淮河平原旱稻小麦两熟制旱稻和小麦产量的主要肥料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小麦生长的水分亏缺敏感期和合理施氮量。【方法】以冬小麦小偃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11个水分亏缺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亏缺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影响。与全生育期不亏水处理相比,返青期水分亏缺处理冬小麦干物质显著降低了7.70%,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4.95%和7.56%;拔节期、抽穗期水分亏缺处理冬小麦干物质显著降低了13.69%,15.88%,产量显著降低了5.69%,8.06%,且对有效穗数、穗粒数也有显著降低作用;灌浆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但耗水量显著减少了5.44%,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8.02%。与全生育期不亏水处理相比,返青期+拔节期、返青期+抽穗期、返青期+灌浆期、拔节期+抽穗期、拔节期+灌浆期、抽穗期+灌浆期水分亏缺处理冬小麦干物质和产量均有显著降低,其中返青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水分亏缺处理冬小麦干物质显著降低了17.44%,17.57%,产量显著降低了11.60%和14.52%,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了8.02%和7.56%,且对有效穗数、穗粒数也有显著降低作用。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氮处理(0.3 g/kg,N2)冬小麦产量最高,耗水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结论】冬小麦对拔节期、抽穗期、返青期+拔节期、拔节期+抽穗期水分亏缺很敏感,中氮处理具有最高的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浙北地区高肥力稻田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氮肥效应和氮素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的水稻产量、渗漏水含氮量、土壤含氮量的氮肥效应明显,施氮量在150~225 kg·hm-2时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渗漏水含氮量、土壤含氮量在施氮超过225 kg·hm-2水平下,迅速增加,有引起氮素面源污染的较大危险.氮肥利用率和生产力的结果说明,浙北地区的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只有21.55%,氮肥农学利用率在7 kg·kg-1以下,氮肥的生理利用率不到20 kg·kg-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考虑氮肥利用率的基础上运用边际收益分析原理得出140~200 kg·hm-2可能是浙北高肥力稻田较理想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氮肥对冬小麦抗旱适应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营养水平时冬小麦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理和水分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施氮后,植物叶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减弱,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强;净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最终使作物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和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3.3% ~55.7% 和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