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谷子光合色素和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谷子光合色素和保护酶的影响,为谷子生产中生物质炭与氮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晋谷21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物质炭0(C0),2%(C1),4%(C2),氮肥0(N0),0.13(N1),0.26 g/kg(N2)配施对谷子拔节期叶片光合色素和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含量,与C0N0处理相比,N2C2处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增幅最高,分别为40.4%,41.4%,N1C2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增幅高达56.6%。在生物质炭的不同水平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N2C2处理与C0N0处理相比,NR增加了47.8%,MDA降低了142.0%。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对SOD和POD的影响不显著,S0D活性呈下降趋势,对POD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谷子抗逆性,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除草剂对菜用黄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菜用黄麻科学施用除草剂及建立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圆果种菜用黄麻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子于培养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出苗5d时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进行移栽,移栽5d后喷施不同浓度(0.025~1.500 mg/kg)的除草剂莠去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喷施后第1、5、9、13和17 d测定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活性.[结果]喷施不同浓度除草剂后,两个菜用黄麻品种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PPO、CAT、GST和UGT活性均高于对照.喷施后天数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PPO、GST活性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均在1.500 mg/kg处理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CA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桂麻菜2号幼苗叶片的POD、GS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及SOD、PPO活性波动升高.除草剂浓度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活性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波动变化,PPO和GS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桂麻菜2号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波动升高,UG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PO、CA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结论]不同菜用黄麻品种对除草剂残留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生产中若前茬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后茬应慎重种植菜用黄麻等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或间隔较长时间再进行种植,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2,4-D丁酯作为谷子田化学除草剂的安全性,用活性炭作为保护剂处理谷子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通过室内测试和盆栽试验,对谷子的出苗率、株高、地上部分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与硅藻土5∶5拌种(处理4)处理谷种后,可提高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晋谷21号谷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与乙草胺混用后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浸种和除草剂配合使用,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降低乙草胺对谷子的药害;相同除草剂用量下,随着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的增大,POD和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均呈升高趋势。在谷子农田上使用30 mg/L萘乙酸对350 mL/hm2乙草胺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除草剂二甲四氯对谷子叶片衰老特性以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谷子幼苗对二甲四氯胁迫的生理反应,为谷子抗除草剂胁迫机制及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二甲四氯剂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 kg·hm~(-2) 4个水平。处理后5和15 d,测定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二甲四氯处理下谷子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均抑制了谷子的株高和光合作用,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此外,二甲四氯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15 d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同时,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处理后均提高了谷子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甲四氯胁迫提高了谷子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谷子叶片中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AB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P_n、F_o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G_s显著负相关;除NPQ外,Zt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F_o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显著相关;IAA含量与CAT呈显著正相关;GA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二甲四氯处理后,谷子通过提高内源激素Zt含量来降低ABA含量,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他光合生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源激素IAA、GA和AB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除草剂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UV-B对谷子光合等生理生化指标及米色的影响,对不同UV-B辐射强度下谷子叶片及米色的响应进行测定。以吨谷、沁黄2号2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强度UV-B辐射对谷子叶片中光合色素、CAT、POD、SOD、MDA等的影响,用色差仪对小米米色进行测定,并用液相色谱法对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吨谷与沁黄2号的UV-B+处理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先略上升,20 d后持续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具一致性;吨谷UV-B-处理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均处于下降趋势,30 d后二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沁黄2号UV-B-处理组2个色素含量均呈先上升,20 d后持续下降趋势。吨谷与沁黄2号UV-B+处理组SOD、POD活性均随时间增加逐渐升高,而UV-B-处理组SOD与POD活性变化不规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吨谷与沁黄2号UV-B+与UV-B-处理组MDA含量都呈升高趋势,且2个品种的UV-B+和UV-B-处理组CAT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吨谷与沁黄2号UV-B-处理组的L*、a*、b*值均低于对照组,且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也较对照组下降。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谷子品种,提高小米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0~3次中耕以及喷施除草剂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轻简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耕对谷子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是对谷子POD、SOD活性影响显著,增强了谷子的抗逆性,对谷子的产量、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除草剂2,4-D丁酯对谷子生长前期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品质影响不显著。中耕3次对谷子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除草剂二甲四氯对谷子叶片衰老特性以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谷子幼苗对二甲四氯胁迫的生理反应,为谷子抗除草剂胁迫机制及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二甲四氯剂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 kg·hm -2 4个水平。处理后5和15 d,测定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二甲四氯处理下谷子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均抑制了谷子的株高和光合作用,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此外,二甲四氯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15 d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同时,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处理后均提高了谷子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甲四氯胁迫提高了谷子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谷子叶片中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AB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Pn、Fo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Gs显著负相关;除NPQ外,Zt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Fo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显著相关;IAA含量与CAT呈显著正相关;GA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二甲四氯处理后,谷子通过提高内源激素Zt含量来降低ABA含量,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他光合生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源激素IAA、GA和AB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除草剂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农田大量施用除草剂,田间杂草群落有所改变,阔叶杂草增多,为此在玉米除草剂中混施2,4-D丁酯面积逐年增大,而2,4-D丁酯在玉米田药害发生严重,玉米3--4叶期施用2,4-D丁酯,在9叶后拔节期出现畸形,轻则叶片变窄、皱褶、卷曲,叶色变浓,其中尤以新叶变形显著,心叶扭曲呈鞭状倒向一侧,重则心叶变成硬挺葱状抽出,不展开,不抽雌雄穗,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在大田条件下对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影响。结构表明:扑草净、2,4-D、和单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扑草净〉单嘧磺隆〉2,4-D丁酯。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在大田条件下对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影响.结构表明:扑草净、2,4-D、和单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扑草净>单嘧磺隆>2,4-D丁酯.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硅对黄瓜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用硅肥(Na2SiO3)对盐渍化土壤上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Na2SiO3)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了MDA浓度.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长残效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对花生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处理土壤后对花生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用咪唑乙烟酸推荐高剂量的2倍后,分别添加0、1.0、2.0、4.0、8.0、16.0g/kg生物炭,测定花生的株高,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推荐高剂量的2倍对花生有抑制作用,使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升高。土壤中添加4 g/kg生物炭,对花生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选用晋谷2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除草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谷子SOD的影响,结果表明:10%麦谷宁可湿性粉剂,70%2,4-D丁酯乳油和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对谷子SOD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麦谷宁可湿性粉剂浓度过高,对谷子SOD的抑制最大;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可以增加谷子SOD活性,对谷子的影响最小;70%2,4-D丁酯乳油90 mL/hm2可以增加谷子SOD活性,对谷子的影响最小。总体上70%2,4-D丁酯乳油对谷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小,和谷子相处关系最为融洽。  相似文献   

15.
3种高山杜鹃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山杜鹃的抗寒性机理,促进其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通过人工控温方法研究低温对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和迷人杜鹃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3种杜鹃叶片SOD活性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10℃时迷人杜鹃叶片SOD活性为对照的87.7%。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上升趋势,0℃时POD活性为对照的1.58倍;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种杜鹃叶片渗透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大白杜鹃和迷人杜鹃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露珠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3种杜鹃叶片的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呈上升趋势,且大白杜鹃的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较其他2种高,0℃时大白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的MDA含量依次为18.97、12.5和9.97 nmol/mg。露珠杜鹃和迷人杜鹃的抗寒能力比大白杜鹃强。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杨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mmol·L-1低铅条件下,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 d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在2mmol·L-1低铅处理第10d即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2mmol·L-1低铅胁迫处理20d后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片SOD和POD活性在2mmol·L-1低铅胁迫下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低铅处理第20 d 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在6 mmol·L-1高铅胁迫下,杨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铅处理30d时比对照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杨梅在低铅条件下可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减少由于铅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短信平台     
正1.江苏读者(手机号:150××××4899)问:施用2,4-D丁酯除草剂应注意什么?答:2,4-D丁酯是一种活性很强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田防治阔叶杂草。西瓜、棉花等阔叶作物对其非常敏感,而且每年都有因使用不当给作物造成药害的事件发生。在使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首先,喷施过2,4-D丁酯的喷雾器要单独保管,即使清洗干净也不能再用于阔叶作物上的病虫草害防治,以免造成药害;要  相似文献   

18.
连作条件下谷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谷子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加深对谷子连作障碍的认识,以晋谷29号品种为材料,选取3个不同年限(2、3和4年)的连作方式,以轮作方式为对照,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护酶活性(SOD、POD、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比轮作与连作处理,结果表明:谷子开花后,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CAT、SOD和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持续上升。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CAT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SOD和POD活性在开花前中期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上升,且连作高于轮作。相关性分析显示,花后功能期叶片SOD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POD活性、叶绿素含量、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氧自由基、MDA含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连作影响谷子功能叶片代谢,增加连作年限,叶片功能期缩短,植株衰老加剧,最终导致谷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污染胁迫对杂交狼尾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的耐重金属性,用杂交狼尾草为试验材料,就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胁迫对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质量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膜电解质相对渗透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胁迫的加重,杂交狼尾草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浓度和叶膜电解质相对渗透率呈上升趋势,SOD、CAT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省罗甸县米槁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控水自然干旱22 d及复水15 d处理,研究米槁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米槁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MDA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都呈明显升高趋势,复水后降低;SOD、POD、CAT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见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各项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