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国家高粱改良中心选育的辽杂37、辽杂19、辽甜1、辽粘3为试验材料,采用除草剂莠去津悬浮剂+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为试验药品进行封地试验。通过对高粱株高、茎粗、干物率以及花期和籽粒产量的考察,分析封地对高粱生长发育及花期和最终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田进行封地处理后,对营养生长前期有一定影响,而随着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行阶段,这一影响对辽杂37、辽杂1 9和辽粘3等3个品种会逐渐缩小,最终籽粒产量也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杂交高粱在新疆地区的适应性及品质特性,以辽杂37号、辽杂36号、辽杂19号、辽粘3号4个品种的杂交高粱为试材,比较不同杂交高粱在新疆奇台县的农艺性状、秸秆及籽粒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高粱品种在奇台县都能成熟,生育期为139 d.辽杂37号的籽粒产量最高,为6 240.90 kg/hm~2,与辽杂36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辽杂19号和辽粘3号的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品种秸秆的总糖、还原糖和粗纤维素质量分数有差异,而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糖质量分数范围在1.61%~6.92%,其中辽杂37号秸秆的总糖质量分数最高,辽杂36号秸秆总糖质量分数最低.辽杂19号秸秆粗纤维素质量分数最低,辽杂36号秸秆粗纤维素最高.不同杂交高粱籽粒的粗蛋白质和淀粉质量分数有差异,而籽粒的粗灰分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辽杂36号的籽粒粗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4.30%.辽粘3号和辽杂36号籽粒的淀粉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77.77%,76.80%,它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辽杂36号、辽杂19号、辽粘3号相比,辽杂37号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高籽粒淀粉,综合性状比较好,在新疆奇台县具有一定的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1984,1987年的试验资料,分析积温、累计日照时数、累计降雨量和日平均温度对春大豆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春大豆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前期(出苗至第一朵花)受积温的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影响产量的主导气象因素是不同的.结荚期主导因素是日平均温度,鼓粒期是雨量,成熟期是日照.当结荚期处于日平均温度21℃左右,鼓粒期累计降雨量155ml,成熟期的累计日照时数在153h 以上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要气象因子与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关联分析表明:出苗~花期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和地面平均温度是与大豆生长发育关联度较为密切的气象因子;出苗~花期的日照时数、活动积温和日较差是与大豆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
利用永宁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常规观测大白菜产量和相关气象条件的资料,分析了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大白菜产量影响最大的为8月上旬出苗-基生叶展开期的积温、平均温度、日照时数。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照时数对大白菜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气象要素与马铃薯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2003~2007年5年间的降雨量、日照时数、积温3个主要气象要素与马铃薯克新2号的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及不同月份间主要气象要素与试验品种产量、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年度间3个气象要素与产量呈正相关,而每年的5、8月份降雨量是影响试验材料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总的看来淀粉含量与不同月份间降雨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不同月份间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负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部分辽杂系列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了出苗~苗期抗冷性鉴定.试验采用相对出苗率、出苗指数比、幼苗干重比等抗冷指标进行出苗和幼苗抗冷性综合评价,最终确定试材的抗冷等级.结果表明,在低温播种条件下,有8份材料的三项抗冷指标均值达到了2级或2级以上标准,接近2级标准的材料有5份.在超低温的二期试验中,结果有7个杂交种的二项抗冷指标均值达到了3级以上标准.其中辽杂5号达到1级标准,辽甜1号和辽甜3号达到1.5级标准,辽杂19号和辽粘3号达到2级标准,辽杂10号和辽杂11号达到2.5级标准.这些苗期表现出极强抗冷性能力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延安市种植的高粱品种,从山西省和辽宁省引入优良高粱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并按照最适播种条件进行统一播种和管理。结果表明,综合抗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晋杂25、辽粘6号、辽粘3号、辽2297和龙杂产量较高,抗性较强,适合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气象因子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株高与生育期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始终呈正相关,且在拔节期至吐丝期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期叶面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的相关程度呈上升趋势,且与整个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吐丝期至成熟期,产量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在整个生育期内,降雨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随着积温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随着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逐渐减少;在吐丝期至成熟期,随着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呈线性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玉米产量随着积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量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类型对高粱出苗能力的要求不同,本试验以国家高粱改良中心主要推广的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比在沙土、壤土以及粘土三类型土壤下不同覆土厚度对高粱出苗率的影响,分析了高粱主要杂交种的出苗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辽粘3号出苗能力最弱,播种厚度不宜过深,尤其是在粘土类型土壤情况下不宜超过20 mm;辽杂15号出苗能力最强,播种时可适当加深,但也以20 mm为宜。不同土质对高粱出苗能力的影响较大,沙土宜深,以不超过25 mm为宜;粘土宜浅,以不超过20 mm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气象条件对夏大豆( Glycine max)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方法]2011年设置46个品种(系)的展示试验,2004和2011年进行播期试验,同步观察夏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和气象因子.[结果]适期夏播中熟大豆播种~出苗5~6d,需积温135 ~ 160 ℃;8~9片复叶展开时始花;出苗~始花27~35 d,需积温750 ~ 950 ℃;始花~成熟58~69d,需积温1 350 -1 600℃.生育期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实荚数、荚粒数呈直线相关.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出苗~成熟所需积温减少,主茎节数减少,结实荚数下降,产量降低.夏大豆生长期内积温高、白昼时间长、≥0.1 mm雨日多,则产量高,生育期长;出苗~始花日照时数长,则始花推迟,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产量增加;始花~成熟降水量多,则单株结实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增加.[结论]淮北夏大豆应在6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粱生长素(IAA)与杂种优势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粱育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亲本及组配的11个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杂交种及其亲本生长素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抽穗期、成熟期高粱不同品种的生长素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11个杂交种成熟期的生长素含量均高于抽穗期,成熟期杂种辽粘3号、辽杂19、辽杂35、辽杂36、辽2297、辽2697、辽5397、辽糯7号、辽糯11号、辽夏梁1号的生长素含量与其亲本相比,子代生长素含量更高,成熟期只有辽粘6号的生长素含量比其亲本的低。以对应的母本或父本为对照,杂交种辽粘3号和辽杂19在抽穗期的生长素基因表达量低于其亲本,杂交种辽粘3号、辽粘6号、辽杂36在成熟期的生长素基因表达量低于其亲本,其余杂交品种在抽穗期、成熟期生长素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其亲本。【结论】内源生长素是调节高粱生长杂种优势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省六个不同产量高粱品种的形态特性进行比较,探讨高产高梁杂交种的形态特征指标,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粱高产品种辽杂10号和锦杂100根部性状均优于其他品种,产量较低的沈杂5号根部性状最差。叶面积的分析表明,抽穗期辽杂10号和锦杂100叶面积上升较快,且开花期叶面积达最大,锦杂93上升缓慢。叶面积最大的辽杂10号的产量最高,叶面积最小的沈杂5号的产量最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叶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籽粒产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对增加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适宜机械化栽培管理的矮秆糯高粱在单位面积内的合理配置方式,明确同一适宜密度下,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辽粘6号单株光合效率、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群体产量的影响,为矮秆糯高粱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适于机械化种植矮秆糯高粱辽粘6号为试材,研究在12万株·hm~(-2)密度下二比空、一穴双株、交错种植和常规种植方式(CK)对其株高、柄伸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交错种植配置方式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一穴双株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小;交错种植的单株光合作用强于其它配置方式的单株,一穴双株配置方式下单株光合作用受抑制明显。交错种植方式的生物产量最大为24 096. 2 kg·hm~(-2),其籽粒产量最高为8 915. 6kg·hm~(-2),收获指数也最大(0. 37);其次是二比空配置方式,生物产量为23 824. 4 kg·hm~(-2),籽粒产量8 915. 6 kg·hm~(-2),收获指数为0. 36;再次是常规种植方式(CK),一穴双株配置方式最低,生物产量为23 638. 8 kg·hm~(-2),籽粒产量8 037. 2 kg·hm~(-2),收获指数为0. 36。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密度相同情况下,交错种植的穗粒重、千粒重最高,其次是二比空,再次是常规种植方式,最低的是一穴双株配置方式。[结论]辽粘6号在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首选交错种植配置方式,其次选用二比空配置方式,这2种配置方式构建了比较合理的群体光合结构,它们比常规配置方式具有更高的光合效能利用率,产出了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得出了较高的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发展的影响,为稻飞虱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5~2011年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对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导因子,降雨量、日照时数、雨日等对害虫发生程度的直接作用较小,但通过气温发挥间接作用.据此建立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为y=0.3972x1+0.1801x2+0.0020x3+0.0035x4-0.0189x5-10.5637,利用模型回检历史拟合准确率为91.3%,而201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结论]气温是影响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预测模型对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气象条件对夏大豆(Glycine max)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方法]2011年设置46个品种(系)的展示试验,2004和2011年进行播期试验,同步观察夏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和气象因子。[结果]适期夏播中熟大豆播种~出苗5~6 d,需积温135~160℃;8~9片复叶展开时始花;出苗~始花27~35 d,需积温750~950℃;始花~成熟58~69 d,需积温1 350~1 600℃。生育期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实荚数、荚粒数呈直线相关。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出苗~成熟所需积温减少,主茎节数减少,结实荚数下降,产量降低。夏大豆生长期内积温高、白昼时间长、≥0.1 mm雨日多,则产量高,生育期长;出苗~始花日照时数长,则始花推迟,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产量增加;始花~成熟降水量多,则单株结实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增加。[结论]淮北夏大豆应在6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17.
以2000年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分析积温、日照时数、累计降雨量和日平均温度对毛豆75品种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毛豆75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前期(出苗至第一朵花)受积温的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结荚期主导因素是日照,鼓粒期是雨量,成熟期是日平均温度。当结荚期日照时数在95h以上、鼓粒期累计雨量在90mm、成熟期平均温度在26℃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品种是影响高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1个粒用(食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生育期单穗重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进行粒用高粱品种引进筛选,应首先考虑株高和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辽夏粱2号龙杂13号辽夏粱1号锦杂109号赤杂101号2297龙米粱1号吉杂158号济粱1号,综合性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和辽夏粱2号,适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6、2019、2020年以四川主推玉米品种‘正红505’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气象因子的差异及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川中丘陵地区玉米的播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日均温升高,玉米营养生长期缩短,其间活动积温减少,气象因子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阶段;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温度是决定玉米生育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日均温度和活动积温对各生育时期的贡献率达83.0%,其中吐丝—成熟期达99.9%;籽粒产量同时受温度、光照和降水量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贡献较大(贡献率35.7%~54.0%),日均温和活动积温贡献率25.2%~31.2%,降水量贡献率20.8%~33.1%;气象因子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不同,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播种—吐丝阶段的温度,对千粒质量贡献最大的是吐丝–成熟阶段的光照;随播期推迟,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籽粒产量(y)与播期(x第一播期后的天数)的回归方程为y=–1.16x2+19.87x+7977.34,R2=0.47**,在4月3日左右最高。推断4月上旬是本区玉米高产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宝泉岭管理局2008~2013年的大豆田间实验数据及1983~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大豆产量性状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年份与历年相比,平均气温和有效降雨略有增加、日照时数减小。气象因素与大豆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5月下旬降雨显著影响大豆出苗,6月和9月上旬的有效降雨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7月降雨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显著负相关,7月中旬日照时数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气象因素与病虫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4月中上旬和5月上旬的降雨与虫食率显著正相关,7月上中下旬、8月上旬日照时数和虫食率、细菌性斑点病、灰斑病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单株粒数(X_1)、虫食率(X_2)及生育日数(X_3)对大豆产量有显著贡献,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粒数生育日数虫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