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感染病害的卵孢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子实体中获得1株真菌CG01,采用平板培养观察该菌的菌落及镜检其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采用ITS、RPB1、RPB2及TEF序列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另外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此外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对该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卵孢长根菇蛛网病的病原菌是与Cladobotryum paravirescens及C.asterophorum亲缘关系较近的葡枝霉属(Cladobotryum)真菌,病原菌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本研究首次鉴定出引起卵孢长根菇蛛网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正>蛛网病(Cobwerb disease),又称软腐病。病原菌为树状葡枝霉Cladobotryum dendroides(Bull.)W.Gams et Hooz..异名:树枝状轮指孢霉Dactylium dendroides Fries,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葡枝霉属(子囊菌门、子囊菌亚门、粪壳菌刚、肉座菌亚刚、肉座菌目、肉座菌科)。双孢蘑菇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受到蛛网病病菌侵染。自  相似文献   

3.
近期在山东省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生产中发现一种蛛网病病害。为明确蛛网病病害的致病菌,通过感病子实体的组织分离,获得了病原菌菌株JN,经过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金黄菌寄生(Hypomyces aurantius)。  相似文献   

4.
戴富明  陆金萍 《食用菌》2003,25(4):37-37
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 ,自然栽培 ,市场供应期相对较短 ,且产品质量较低 ,而工厂化生产不仅产量高、质量好 ,而且能均衡全年市场供应。然后连续不间断栽培使得蛛网病等病害问题日见突出 ,同其它栽培方式相比 ,病害对其安全生产构成了更大的威胁。金针菇蛛网病 (金针菇葡枝霉病 ) ,病原为CoadobotryumvariumNeesexSteud ,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 0~ 30℃ ,最适为 1 5~ 2 0℃ ,属低温病原真菌。适宜pH4 .5~ 8.0 ,最适pH5 .5。工厂化生产的搔菌、催蕾和生育等阶段是病原菌的侵染、发病的主要时期。该菌在低温下生长速度快 ,产生分…  相似文献   

5.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也是腐烂病发生后红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rot disease)发生频繁,对采集的患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患病样品组织上分离到的细菌和其它真菌,优势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细菌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sp.)细菌,并非致病菌,回接试验检测无致病性,初步推断出该病害不是由细菌或真菌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可为研究猕猴桃根腐病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技术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以树龄9年的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对菌群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注释后,对比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测定分析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根腐病的发生极显著地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p<0.01)。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显著低于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中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担子菌门、未分类真菌和接合菌门,其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相对丰度升高的为子囊菌门,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属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增加的有赤霉菌属、丛赤壳属、镰刀菌属、假裸囊菌属和肉座菌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未分类伞菌纲、枝鼻菌属、粗糙孔菌属、线虫草属、支顶孢属、粪盘菌属、木霉属和被孢霉属,其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黄豆、黑豆、豇豆、萝卜、蕹菜、花生、黄秋葵、向日葵等8种芽菜患病植株上的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4株细菌菌株和8株真菌菌株;利用真菌ITS和细菌16Sr DNA通用引物,分别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和真菌基因组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24株细菌分属8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短稳杆菌属(Empedobacter)、戴尔福特菌属(Delftia)、从毛单孢菌属(Comamonas);2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除果胶杆菌属外,其余都不是典型的植物病原菌;其中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出现在2种或2种以上芽菜上;另外4个属的细菌则只出现在1种芽菜上,呈现出寄主的专化性。8株真菌分属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根霉属(Rhizopus);其中根霉属和链格孢属的真菌分别只出现在萝卜芽菜和蕹菜芽菜上,其他6种芽菜上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均属于镰刀菌属。分离菌株回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对芽菜造成不同程度的腐烂症状,生产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同样能致芽菜腐烂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余苗  尹琪  何培新 《北方园艺》2020,(7):142-145
以自然发生的羊肚菌白腐病病菇为试材,以病菇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按照柯赫法则要求将病原菌进行回接验证,以期确定羊肚菌白腐病的病原菌。结果表明:羊肚菌白腐病的病原菌为曲霉属真菌。  相似文献   

10.
初步研究了枇杷花腐病在不同发病时期及不同组织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细菌不是引起花轴维管束变褐的最初病原菌,它是在维管束变褐之后寄生上去,引起花轴表皮腐烂的病原菌。(2)灰葡萄孢菌是在花腐病的中后期腐生上去的,应该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3)引起枇杷花腐病最初发病的病原可能与2种真菌有关,一种是引起灰斑病的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eriobofoliaDesm),另一种是长出粘孢团的真菌(尚待鉴定)。(4)室外接种拟盘多毛孢菌的花穗发生明显花腐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该菌可能是引起枇杷花腐的病原菌之一;而接种粘孢团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它可能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26.隐球酵母病害名称黄褐酵母病;癌酵母病病原菌 Cryptococ-cus分类地位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生长环境此属真菌  相似文献   

12.
蓝莓贮藏期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云南省玉溪市蓝莓采后贮藏期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种类,以采自澄江地区的蓝莓鲜果贮藏自然发病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测定分析,对相关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害的蓝莓果实上分离到3株病原真菌,经鉴定3株真菌分别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匍柄霉属(Stemphylium);该研究可为澄江地区蓝莓贮藏期腐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苹果霉心病侵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心霉病,黑心病等,是一种传染性的真菌病害,由半知菌的交链孢属(Alternaria)和单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侵染所致。红星苹果大面积栽植后,此病日益突出,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尤以北京、天津地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4.
李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入境李果实(Prunus domestica)上分离到一株丛梗孢属(Monilinia sp.)真菌。综合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引起李褐腐病的病原菌是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Winter)Honey]。  相似文献   

15.
以“贵长”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力测定,研究了“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致病力差异,以期为猕猴桃蒂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有4类,8株,分别是小新壳梭胞菌属(Neofusicoccum sp.)、间座壳菌属(Diaporthe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盘多毛胞菌属(Pestalotiopsis sp.),各菌属检出率为25.0%、50.0%、12.5%、12.5%;将菌株序列上传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MK5875050-MK587753、MK587756、MK587760、MK587762、MK5875063;聚类分析将8株病原菌致病力分为强致病力(37.5%)、中致病力(25.0%)和弱致病力(37.5%),各菌株致病力差异与其所属菌属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田间致病性测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及其分类学地位。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链格孢属菌株为致病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进行致病菌株保守基因(ITS、GPD和EF-1α)PCR扩增及测序,获得序列Gen 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KU145269、KU145271、KU145273。根据田间致病性、形态学观察以及保守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确定库尔勒香梨果萼黑斑病病原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17.
核桃腐烂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核桃腐烂病的成因1.1病原核桃腐烂病又名黑水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为胡桃売囊孢Cytospora jugdadis(DC.)Sacc.,属半知菌纲。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核桃树液流动后产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嫁接口、剪锯口、伤口等处侵入,病害发生后逐渐扩展,直到越冬前才停止。我县4月初开始发病。此病主要危害核桃树枝干。1.2症状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病斑初近梭形,暗  相似文献   

18.
宁安中  陈咏梅 《果农之友》2010,(5):26-26,34
<正>1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及特点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串皮湿。主要危害苹果、海棠等。病原属弱寄生真菌是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秋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  相似文献   

19.
蘑菇病害     
5.葡枝霉病害名称霜霉病;蛛网病病原菌 Cladobotryum 分类地位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生长环境腐生或寄生在蘑菇子实体上。宏观特征在受侵的蘑菇子实体上出现霜霉状或蛛网状的白霉。微观特征分生孢子梗直立、无色,常从气生菌丝上生出,  相似文献   

20.
樱桃根颈腐烂病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根颈腐烂病是樱桃生产中的一种致死病害.本研究在樱桃主产区烟台采集根颈腐烂病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经过接种试验和病菌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出5种真菌: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赤球丛赤壳(Nectria haematococca)、粗毛栓菌属白腐菌(Trametes h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