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公牛的管理技术要点 1.要专人管理.管理好种公牛,首先要了解公牛的特性.从生理的角度看,公牛有"三强"特点,即记忆力强、防御反射能力强和性反射能力强.种公牛对周围的事物和人有较强的记忆力,多年不会忘记.因此,必须指定专入饲养和管理,不要随便更换饲养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三强”型村镇规划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以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试点,服务泛湘西北、环洞庭湖区、革命老区的小城镇建设、村镇建设,开展培养基础理论强、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三强”型村镇规划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红  唐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7-340,346
研究一个地区的优势作物及其变化情况,可以为作物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根据我国大陆1982和2012年7种粮食作物和9种经济作物的产量计算优势指数,据此确定各省份的优势粮食作物或优势经济作物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省份的优势作物不同.如2012年稻谷优势强的是江西、海南、福建;小麦优势强的是西藏、青海、河南;大豆优势强的是黑龙江;花生优势强的是辽宁、北京、山东;油菜籽优势强的是青海、西藏、四川、上海、湖南、江苏、浙江、湖北、甘肃;棉花优势强的是天津、新疆、河北;甘蔗优势强的是广西;烤烟优势强的是重庆、福建、贵州、云南、河南、陕西.②不同省份优势作物的变化有不同特点.一些省份的某些作物一直处于强优势地位,但优势程度在变化,如黑龙江的甜菜优势在加强,大豆优势在减弱;一些省份某些作物的优势地位没有变化,如山东的花生;一些省份某些作物的优势地位在上升,如江西、福建的稻谷;一些省份某些作物的优势地位在下降,如吉林的大豆和福建的甘蔗.各地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优势作物的增产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过24年对农作物生产的调查,发现了农作物具有三大强优势,即强遗传部位优势、强异地优势和强杂交优势.了解这三种优势,对品种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保证农作物超级良种持续优良属性,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强ω-Gorenstein模,其中ω是忠实平衡自正交模.它是强Gorenstein投射模和强Gorenstein内射模的一个重要推广.主要研究了强ω-Gorenstein模的性质及其刻画.  相似文献   

6.
饲草玉米新品种"玉草1号"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而成.2007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蘖力强、鲜草产量高、再生性强、可多次刈割、稳产性好、营养丰富、大小牲畜喜食等特点,已被四川省列为2008年畜牧业专用饲草主推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盛京1号是以玉田葱为母本,辽葱1号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经7代混合选择,选育出商品性状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高,干、鲜兼用的大葱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叶片直立,葱白长.抗风能力强,较抗灰霉病、紫斑病.适合北方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凯特杏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兴 《农村科技》2007,(11):40-40
凯特杏结实早、丰产性强、果实个大,并且耐旱、抗寒,适应性强.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表现生长发育良好,在盐碱地栽植表现出较强的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9.
台湾85-1巨型无核桠柑是我国桠柑种群中涌现出的新秀,是我国目前桠柑的优良换代品种.其主要特点有:①树姿直立、树势强、枝软.②抗旱力强,抗溃疡病等病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1、提高大棚的保温能力.方法同黄瓜. 2、选择好品种 种大棚西红柿要选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产量高.畸形果少,肉厚,耐贮运,商品性好,抗病能力强,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品种,如日出冬冠、日出金冠1号.  相似文献   

11.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抗虫品种的应用是防治稻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实现稻飞虱的持续控制,应用功能植物损失指数和田间产量损失率等指标评价了江西省17个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耐害性水平。结果显示,陵两优268、中嘉早17、欣荣优5号和潭两优83 4个早稻品种的功能植物损失指数在45.45~74.93,显著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N1的功能植物损失指数,陵两优268、欣荣优5号和潭两优83 3个品种的产量损失率较低,均在1%以下。湘优196和天优998两个晚稻品种的功能植物损失指数分别为71.46和77.19,也显著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N1的功能植物损失指数;收割测产结果显示,湘优196、五丰优淦3号、天优998和庆丰优7798 4个品种的产量损失较低,其产量损失率在9.02%~13.68%。上述结果表明陵两优268、欣荣优5号、潭两优83、湘优196、五丰优淦3号、天优998和庆丰优7798等水稻品种对稻飞虱具有较强的耐害性,值得在生产上更加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19-2020年在新宁县进行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五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本地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泰丰优656是用泰丰A×福恢656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连续2年在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种植3333 m2,表现群体整齐、植株较高、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总结其种子处理、壮秧培育和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陵两优268在南方双季稻区适宜的栽培密度,于2011年在湖南长沙以陵两优26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移栽密度下陵两优268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稀植(18.8万穴/hm2、14.0万穴/hm2、10.8万穴/hm2)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及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导致产量不高;与此相反,密植(67.9万穴/hm2、40.1万穴/hm2)因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多而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密度(26.5万穴/hm2)在保证基本苗的同时,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及较小的顶三叶叶基角,并能协调产量构成因子,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达8.70 t/hm2。由此可见,在南方双季稻区,陵两优268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5.
佳辐占作再生稻栽培表现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低节位腋芽萌发好、芽粗壮、再生季产量较高,低节位芽再生力强且耐机械碾压,适合作机械收割低留桩再生栽培.该文总结佳辐占作再生稻栽培头季机收低留桩生产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天优3301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的产量表现,并总结其作烟后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南方稻区早稻新品种生产试验沙县点试验结果表明:早丰优9号产量最高,比金优402 (CK)增产12.14%;陵两优22、荣优286、温814、荣丰优107、H750S/HY22比金优402增产2.06% ~7.04%.  相似文献   

19.
甬优17杂交水稻新组合2012~2013年连续2年在闽侯县山区洋里乡、大湖乡和廷坪乡作中稻种植,表现生长整齐、植株较高、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穗型大、丰产性好、米质优。生产上要把握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环节,才能确保高产。  相似文献   

20.
水稻、黑木耳复种模式与闽北传统耕作模式相比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病虫危害,生产成本下降10%,水稻产量提高5%,每667 m2产值达44832元、纯收入19897元,是常规耕作模式的30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