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紫花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利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65-266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紫花白"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研究,总结出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特点。"紫花白"可成为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推该品种,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项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介绍了"紫花白"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3.
脱毒马铃薯克新19号引进厦门市同安区种植,表现极显著增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强。总结该品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从区内外引进的9个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田间农艺性状及商品性鉴定,结果表明,威芋3号、东农303、丽薯1号、LK99、陇薯6号5个品种株型直立或半直立,植株较高或中等,表皮光滑,芽眼浅或极浅,芽眼数较少,干物质、淀粉含量较高或中等,除陇薯6号外,其余品种产量均在45 000.0 kg/hm2以上,且商品性较好,适宜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因其营养丰富,产量高,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立足库尔勒市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7.
大田种植的一级脱毒马铃薯,与农家种植相比增产幅度在30%~70%左右,只有良种配良法,才能够将脱毒薯种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文章就脱毒马铃薯生长前期影响高产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初探。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栽培技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笔者从选址和整地、种薯切块及浸种催芽、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收获和贮藏等6个方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农技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采用生物技术进行茎尖培养脱毒后,具有结薯早、薯块大、膨大速度快、早熟、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在生产中配以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将会获得高产高效益。一般亩产2000千克,高产可达3000千克,经济效益超过2 000元,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东南街道山地缓坡、砂性土壤面积大,春季温光条件良好,农民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马铃薯新品种脱毒175参加福建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情况,以及在龙海市海澄镇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新品种福克76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克76系从"坝9×卡它丁"杂交组合的后代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41 cm左右,主茎数2~3条,薯型扁圆形,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单株结薯7个左右,干物质含量18.31%左右,食味品质较好。生育期92 d,平均鲜薯产量30 442.2 kg.hm-2,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5.31%。栽培技术上应采取应用脱毒种薯、适当催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注意防治晚疫病和抢晴收获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脱毒秋繁留种、选地整地、催芽播种、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总结甘薯新品种“福宁薯12号”3年来在连城县试种、示范、推广种植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进行冬种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稻草覆盖缩短马铃薯全生育期8d,株高、茎粗和基部分枝数分别增加7.2%、16.5%和43.2%,产量提高47.0%,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并总结了冬种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红皮紫红色果肉火龙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泉薯12号在惠安县表现丰产、稳产,总结其选用壮苗、深耕松土、精细整畦、科学施肥、适时早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莆田市于2006年开始引种檀香,通过多年的引种试验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闽中、闽南地区,檀香引种成功的关键是越冬问题,以龙眼为指示作物,只要龙眼能正常生长的地域就可以种植檀香;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3m2以上的种植台面,配置幼林期寄主、终生寄主,并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其速生快长、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星苹果是外来引进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热带水果,在我国处于引种和品种筛选阶段。该文介绍星苹果在厦门市的引种表现、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