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尽管降水量较少,但把雨水集中起来,仍可不同程度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集水分为地形集水,田间集水和根区微集水,即通过开沟、起垄、覆膜,把较大面积上的雨水集中到较小面积上,深入土壤深层。主要技术如下: 沟播:这是一项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抗旱增产技术,利用开沟起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小麦沟播已有配  相似文献   

2.
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尽管降水量较少,但把雨水集中起来,仍可不同程度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集水分为地形集水、田间集水和根区微集水,即通过开沟、起垄、覆膜,把较大面积上的雨水集中到较小面积上,深入土壤深层。主要技术如下:   1.沟播这是一项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抗旱增产技术,利用开沟起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小麦沟播已有配套的沟播机具,能一次完成开沟、集中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对小麦的试验表明,冬前 0厘米~ 20厘米土层,沟播土壤水分比平播多 1. 5%~ 2%,有利于冬前壮苗和越冬保苗…  相似文献   

3.
利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效果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北京城区不同水平年、不同集水面积和不同下凹深度的绿地雨水蓄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建设采用下凹式绿地是利用城市雨水资源,防范及降低洪水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十八盘微集水灌溉分两种形式:一种暗蓄水的称水窑微集水;另一种明蓄水的称水窖微集水。   水窑与农村的一般窑洞相类似,即在山坡上的崖头处 (多选在土坎处 )开挖一个水平洞,窑深和容积根据水源情况、灌区面积大小和供水人口多少及开挖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做法上是把进口用浆砌块石或砌砖抹面封严,把窑底和四壁用防渗材料 (一般为水泥砂浆 )粉饰好。水窑的一侧上部 (一般为里侧 )留有进水口,进口外设沉淀池和过虑网,沉淀池上游挖截水沟或截水堰,依靠截水沟或截水堰拦引坡面雨水和山涧小溪至窑内蓄积起来。水窑的一侧下部 (一…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雨水利用理念是生态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针对重庆市地理自然环境特点,提出了屋面集水利用、地面下渗、绿地集水利用等雨水利用方法,以实现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在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半干旱面积比例很大,干旱面积约7 000万hm2,其中北方旱地面积5 300万hm2,南方1 700万hm2,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水资源,由于在地理和时空上分布不均,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部分的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干旱地区,旱地作物种植与有灌溉条件耕地相比,两者产量每公顷相差1200~3 000kg.所以,加速推广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栽培技术,为解决我国北方因春季干旱和夏季少雨而严重影响玉米正常播种和玉米苗期正常生长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地膜玉米双垄沟栽培技术和玉米灌后覆膜栽培技术组合起来,提出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的设想。[结果]通过理论探讨可知,节水效果明显,播种前种床补水灌溉补水量为30~50m3/hm2,播种时注水量为40~90 m3/hm2。集水效果好,占大垄50%以上面积的雨水可以集中到双垄沟内。增产效果明显,单产可达10 000~13 000 kg/hm2,增产幅度可达35%以上。该项技术适用于降雨量在350 mm以上、春季蒸发量比较大、灌溉水源比较少的地方。[结论]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刘畅  魏晶  张川  余建新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96-197,202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以提高雨水与地表径流的利用率为目的,较详细地阐述了应用于农林业集水技术的理论。在介绍国内外的集水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组成一套完整的集水技术的各个主要部分出发,总结了国内外集水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在农林业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集水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以提高雨水与地表径流的利用率为目的,较详细地阐述了应用于农林业集水技术的理论。在介绍国内外的集水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组成一套完整的集水技术的各个主要部分出发,总结了国内外集水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在农林业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集水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彭阳县把径流资源化工程开发技术和窖灌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和配套,总结出"窖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集水技术+蓄水技术+用水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的雨水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城市水循环模式,探究雨水花园采水、集水、蓄水、净水系统,同时从集、净、蓄水和植物选择营造方面探讨雨水花园景观、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世界农业》2001,(10):44-45
在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半干旱面积比例很大,干旱面积约7000万hm2,其中北方旱地面积5300万hm2,南方1700万hm2,分布于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水资源,由于在地理和时空上分布不均,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部分的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干旱地区,旱地作物种植与有灌溉条件耕地相比,两者产量每公顷相差1200~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技术简介旱地集水及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园林绿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集水型公园绿地的途径,包括收集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公园建筑屋顶的降水以及利用地形收集和利用雨水。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雨水叠加利用对干旱牧区牧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干旱牧区利用雨水灌溉青贮玉米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坡度上布置产流区向下方汇水,形成雨水叠加以增加下方土壤储蓄的雨水,从而增加常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5°坡面和12°坡面径流区的集水效率分别为82.5%和87.3%;12°坡面上青贮玉米的长势、产量和水利用效率较5°坡面的高,12°坡面和5°坡面上的青贮玉米的平均株高为71.8和34.1cm,平均产量为18.6和0.63t/hm2,水利用效率分别为126.41和44.23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在干旱牧区利用雨水叠加措施种植青贮玉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南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雨水资源化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北红壤丘岗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10年定位观测研究,探讨了我国江南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雨水资源化需求分布与开发状况:该区域雨水资源丰富,可利用潜力大,但雨水有季节性富余和亏缺,尤其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晚稻容易遭遇伏旱(缺水281.7mm)。丘岗坡地降雨径流的时间集中(4~7月)与高产径流量(平均18.3×104m3/km2.a)为区域集雨利用提供可靠来源。但由于该区域所属红壤土质,土壤持水能力强,有效含水量低,集水调蓄设施局限性,以及坡地的混乱开发而导致雨水资源浪费大、利用率低,加剧了农业用水矛盾。文章为区域雨水资源的调控提出了建设性的调控管理方略:一是通过调整坡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即人工林占30%,人工草地占15%,果药茶园占30%,耕地占20%;二是加强水体工程设施建设,增加现有水库容量,使区域雨水资源利用更为科学合理;三是推广高效灌溉和覆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思茅市旱地小麦面积 2万hm2 ,常年地麦生长期在干旱缺水的冬春季节 ,而夏秋又雨水多 (全年80 %雨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坡地 ) ,土壤瘠薄。历史上 ,地麦品种的引种选育环节薄弱 ,品种不对路或混杂 ,栽培管理落后 ,旱地小麦广种薄收 ,常年平均单产 15 0 0kg/  相似文献   

17.
<正>地膜集雨栽培。采取起垄覆膜塘播、沟播技术,推广"窝塘"集雨栽培,有效收集雨水,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流失,增强作物的抗旱保墒能力。该项技术能够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到40%以上。集中育秧育苗。充分利用有限水源,采取集中育苗、工厂化育苗等方式,推广漂浮育苗、塑盘育秧等技术,变大面积抗旱为小面积保苗,满足大田生产用苗,抢抓节令实现满栽满插。全省集中育秧育苗比例:水稻达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加剧,导致全世界气候出现干旱扩大的趋势。中国的气候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着严重的分布不均匀现象,干旱不仅仅出现在北方地区,云南、贵州等南方省份的干旱灾害也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有研究发现,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改善缺水现象,实现降水的汇集,能够收集小雨到暴雨的雨水,同时还产生保墒和保温的作用。本文就本地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省环县为例,从生态结构、景观层次以及园林生态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干旱地区园林规划理论,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实际应用时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改造西北干旱地区景观要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微压滴灌系统等新科技解决缺水的问题,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采取集水造绿模式,最终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的现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本文验证了旱地经果林集水渗灌器在旱作枸杞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直径160 mm渗灌器+覆膜(膜宽1.2 m)的模式,对雨水的利用效果较好,该模式下枸杞成活率较高,株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均较好,植株生长旺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