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油茶又名茶子树、油茶树,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原产我国,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目前全国油茶资源366.6万hm^2,占全国木本食用油料面积的80%以上,年产油茶种子64.5万t[1]。而油茶枯饼是油茶籽榨除脂肪油后剩余的残渣,其中含有残油、茶皂素、茶多糖、茶蛋白等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油茶枯饼是油茶提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加强其综合利用,是提高油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分析钉螺的生活习性和危害性、当前常用灭螺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及灭螺机理,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油茶枯饼作为植物杀螺药物的成分组成、资源现状、价格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酵母菌单菌和酵母菌、乳酸菌混菌对玉米、豆粕和麸皮组成的饲料进行好氧固态发酵,探索其对饲料营养成分和体外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粗蛋白、总磷和低分子量肽含量显著(P<0.05)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降低。氨基酸方面,酵母单菌和混菌发酵后,天冬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与发酵前相比,酵母单菌发酵还显著(P<0.05)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饲料经过单菌和混菌发酵后,总酚含量、维生素B2、B6以及咖啡酸、没食子酸的含量亦显著(P<0.05)提高。体外功能评价试验表明,发酵饲料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沙门氏菌等4种指示菌均有抑制效果,并对酵母菌和乳酸菌有促生长作用。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单菌发酵和酵母、乳酸菌混菌发酵处理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黑曲霉为发酵菌种,用固态发酵技术改善油茶饼粕的饲用品质以制取油茶饼粕多酶生物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纤维素酶活力和蛋白酶活力为检测指标,确定黑曲霉固体发酵最佳基质中油茶饼粕与豆粕的混合比例为1:1,料水比为1:0.5,添加1%(W/W)的硫酸铵,0.1%(W/W)的磷酸氢二钾,装瓶量(干料)为50 g(500 mL锥形瓶)。试验结果表明,以pH 5,温度28℃,1.5%接种量为最佳发酵条件,培养4 d,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 481.9 U.g-1,蛋白酶活力达到4 128.1 U.g-1。发酵过后的油茶饼粕粗蛋白质提高41.8%,真蛋白提高48.2%,必需氨基酸明显提高,粗纤维降低38.0%,同时油茶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单宁降低78.7%,茶皂素降低了65.3%,其饲用价值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鸡粪再生饲料固态发酵工艺及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通过固态发酵鸡粪生产再生饲料的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鸡粪700kg,麸皮300kg,尿素10kg;接种量为10%(米曲霉2%,白地霉8%);发酵温度前期为32℃,后期为28℃;时间为96h;pH值6.0-7.0。鸡粪经发酵处理后,真蛋白占粗蛋白的百分比由57.0%提高到95.2%,其差异显著(P<0.1)。单位加工成本低,仅为1.022元/kg。  相似文献   

6.
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发酵培养基的不同配比对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添加量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与微量元素添加量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为氨化玉米秸秆:麸皮为100:0,原料:水为1:4.5,微量元素添加量为4.4%,尿素添加量为5%.采用最佳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同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8.61%,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高1295.6%;粗蛋白含量由2.8%提高到32.39%,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1056.8%.  相似文献   

7.
史经略  张安宁  薛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93-1496,1500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玉米粉的量66%、豆粕量11%、酒糟量2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红糖添加量5%、含水量43%、接种量9%。[结论]在该条件下获得生物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对种子的制备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黑曲霉和米曲霉瓷盘曲时,最适培养条件为啤酒糟与麸皮配比为3:7,料层厚度为1.5cm;在制备黑曲霉和米曲霉帘子曲时,最适培养条件为啤酒糟与麸皮配比为6:4,料层厚度为3cm;在发酵生产蛋白质时,最适发酵条件为啤酒糟与麸皮配料比为9:1,料层厚度为20cm,其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可达46.8%。  相似文献   

9.
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菌株组合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工艺中菌株组合、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菌株组合为青霉和葱色串孢,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5 d.在最佳菌株组合和最佳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固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9.66%,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提高了13倍多;粗蛋白含量由2.80%提高到35.41%,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提高了11倍多.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棉籽仁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周期30 h。结果表明,相比发酵前,发酵后棉籽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显著(P<0.05)降低,粗灰分、酸溶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增加,精氨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从发酵棉籽仁中提取的棉籽肽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其活性受使用浓度和发酵时间的影响。当棉籽肽的质量浓度为8 mg·mL-1时,棉籽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1.71±1.59)%,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7.25±1.28)%,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达到(79.13±0.5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微生物固态发酵处理可提高棉籽仁的营养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氨化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玉米秸秆的立体结构与木质素的屏障作用,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和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以35℃和9d为宜,氨化后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可达15.38%。进一步经组合菌株固态发酵、组合菌株与加藤菌液固态发酵和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3种途径发酵,结果以二次发酵的效果最好,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由3.15%提高到24.99%,真蛋白含量由2.30%提高到20.21%。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再经组合菌株一次固态发酵与加藤菌液二次固态发酵,使其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可作为饲料蛋白加以利用,因而是一种增加玉米秸秆营养价值,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固态发酵技术在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促进了固态发酵技术的发展。相对于液体深层发酵,固态发酵在酶的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中综述了固态发酵近年来在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固态发酵产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对菜籽粕的脱毒效果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利用现代固态发酵原理,采用植物乳杆菌和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探讨降解抗营养因子及提高粗蛋白含量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试验表明,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可显著降低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混菌混合发酵效果优于单菌种发酵效果.植物乳杆菌与黑曲霉接种比例为3∶1,接种量20%,料水比为1∶0.8 g/ml,菜粕∶玉米∶麸皮为8∶1∶1,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后菜籽粕中粗蛋白含量提高了6.57%,小肽含量提高了88.76%,粗纤维含量降低11.31%;抗营养因子异硫氰酸酯降低了64.00%,(口恶)唑烷硫酮降低了81.82%,硫苷降低了75.16%;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1.59%.[结论]研究可为菜籽粕在生物饲料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的特性。按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3%:1%:3%的接种比例接种到霉变全价饲料中,在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0.6,p 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测定发酵期间产品p H和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应用选择培养基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最后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AFB1在霉变全价饲料发酵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p H下降显著,发酵72 h时,p H分别为4.3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P0.05)。乳酸菌的活菌数在发酵期间迅速增加,接种的乳酸菌在发酵中快速增殖,达到9.86 log CFU·g-1以上,这与发酵产品p H变化基本一致;酵母菌的生长变化比较平和,3 d内达到生长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中迅速增殖,在发酵3 d左右达到最大,而后又迅速下降。发酵结束时,霉菌含量从5.31 log CFU·g-1下降到2.92 log CFU·g-1,发酵3 d时,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霉菌活菌数下降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发酵饲料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下降趋势显著(P0.05),发酵3 d时,发酵的饲料中的大肠菌群只有3.90 log CFU·g-1,此时对照组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处于较高的水平,为9.01 log CFU·g-1。霉变处理的对照组AFB1含量平均达到22.46μg·kg-1,经过混菌发酵处理的试验组含量平均还有4.32μg·kg-1,与正常全价料中的AFB1含量(5.63μg·kg-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度霉变全价饲料经混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其p H,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同时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甜高粱秸秆为原料,采用简易的固态发酵法提取粗乙醇,酵母菌接种量为0.2;、糖化酶0.1;、纤维素酶0.8;、发酵时间为120 h.发酵过程中定期测还原糖含量和酒精含量.结果显示,发酵48 h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还原糖含量开始平缓地降低,达到114 h还原糖含量降到0.12;,发酵到120 h时开始蒸酒,得到8.33 g/100 g 61;粗乙醇.  相似文献   

16.
苹果渣固态发酵苹果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鲜苹果渣为主要原料,采用果胶酶法对苹果渣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初步获得的苹果渣酒精发酵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0.06%、酵母接种量8%、初始糖度16°Brix;苹果渣醋酸发酵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是干湿苹果渣的配料比为1∶10、醋酸菌接种量15%、发酵温度32℃,此条件下总酸含量增长到38.267 6 g/L。  相似文献   

17.
一、棉籽饼(粕)。棉籽饼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是游离棉酚.其含量在0.05%以上时.饲喂前须去毒加工。其脱毒方法如下:1.硫酸亚铁水溶液浸泡法。按硫酸亚铁与游离棉酚5:1的重量比.在0.1%。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中加入棉籽饼浸泡,混合均匀。搅拌几次,浸l昼夜后.即可饲用。  相似文献   

18.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苹果渣为原料,研究了粪链球菌和啤酒酵母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混菌菌株接种比例1:1.2,发酵时间5d,瓶装量25g·瓶-1。其发酵产品中真蛋白含量为13.51%,活酵母菌数23.27亿个·g-1。产品有芳香气味,适口性较发酵前有较大改观,具有蛋白饲料和微生态制剂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易腐烂但有机物含量高,利用固态发酵技术可将其转化成蛋白饲料从而变废为宝.试验拟从几种食用酵母菌和霉菌中筛选出转化率最高的发酵菌种,通过考察这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总糖及还原糖的代谢消耗,结合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检测,筛选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3为最佳菌种.考察了黑曲霉的发酵条件,最优发...  相似文献   

20.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