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再单单依靠种植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向。 统计显示,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比1989年增长2.9倍。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在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61.7%.比1989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1995、2000、2005和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4种收入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上升,家庭性收入比重逐步下降;而惯量数据方面,工资性收入惯量逐步下降,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均逐步增加.说明农民愈加重视家庭经营收入对整个家庭纯收入的影响,对工资性收入尤其是外出打工收入重视度降低,农民外出就业意愿发生了转变.这表明国家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门可佩  朱淑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30-13231,1323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以及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与第一产业产值关联度最高,但其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这说明农民纯收入不再是单一性地依靠农业增长,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贵州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利用1978-2009年的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贵州省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财产与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同城镇化水平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结合基尼系数构建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将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化分解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家庭生产支出、其他支出5个因素的贡献程度,并对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高收入地区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最大因素,而低收入地区只能依赖减少家庭支出来换取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减少.因此提高低收入地区的工资性收入,且加大对低收入地区的支出补贴,应该成为我国减少农村收入区域差异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1,(9):10-10
据农村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6~2010年,大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17元,比2006年增长76.4%。城市化进程加快,工资性纯收入贡献突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眭纯收入5223元,比2006年增长91.6%,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24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增加额、增长幅度均创1985年以来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34.1元,比上年增加383.6元,增长17.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1%。其中,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910.2元,比上年增加278.6.元,增长17.1%;人均工资性收入521.6元,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主要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根据1980—2010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水平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影响广西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弹性不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弹性最小。因此,要拉动广西农村的消费需求,必须改革农村生产经营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呈现良好势头。2013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19元,同比增加787元、增长16.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4%,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2013年贫困地区非农就业增加推动收入增长,工资性收入贡献率达到53.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逐年上升,农村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现实、潜在的影响。探讨了打工经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政策因素对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影响较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的人均补贴收入对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变化影响不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从农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5494元,占52.1%;家庭经营纯收入3798元,占36%;财产性纯收入966元,占9.2%;转移性纯收.3,.284元,占2.7%。工资性纯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支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性来源,财产性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建宁县作为沿海省份的内陆山区县,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家庭经营净收入135720万元,增长9.8%;工资性收入41290万元,增长7.0%;财产净收入2830万元,增长14.1%;转移净收入11640万元,增长8.4%。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上看,上述四项收入构成比例为70.9:21.5:1.5:6.1,家庭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居主导地位,两项占九成以上。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农民的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了6%以上的增速,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到2006年已达3587元.增长7.4%。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经达到了1375元.比2005年增加了200元.增速为17%。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53元,增长3.6%;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增加35元,增长了9.3%。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的购置补贴等等,这些全年的人均转移收入达到181元,人均增加33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动态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 据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1%,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23.2%,转移性收入增长17.4%。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78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我国农民工数量与我国农村家庭主要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民工与我国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存在紧密的正向关系,农民工的增多促进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增多并不会导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减少;农民工数量增多的原因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之间的差额存在显著关系;农村边际劳动力要素机会成本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增多的比较重要原因;家庭经营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总和是影响农民工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前不久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19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2012年实际增长13.4%,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收入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报告分析,工资性收入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得贫困地区的就业机  相似文献   

17.
窦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18-1821
为了揭示1978~2006年期间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和2006年之后差距开始趋向缩小的内在原因,笔者对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研究作参考。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主要表现为工资性收入低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农业收入低,这与滞后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斐  黄静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16-218,227
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消费具有惯性、受以往消费习惯影响;家庭经营纯收入对人均纯收入贡献最大,其消费支出弹性也最大;工资性收入主要贡献于储蓄,与消费呈较弱的负相关。应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家庭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9.
吴红霞  张润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94-12697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2010~2015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进行预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与总收入的关联关系,得出工资性收入是影响总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现状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2002~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来分析珠三角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工资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家庭经营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土地流转平均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