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湖醋鱼”是杭州的一道名菜,许多到杭州旅游的人,都想品尝一下正宗的“西湖醋鱼”,而杭州西子湖畔的“楼外楼”堪称杭州烹饪此菜第一家。用以烹饪“西湖醋鱼”的鱼是从西湖里捕上的草鱼,大小均在750克左右,并且捕上来后还需在西湖活水的“吊网”中饿养几天,待其鱼肉结实,体内泥土味排吐干净后才可宰杀烹饪。现将“西湖醋鱼”烹饪方法简介如下:将清洗干净的鱼一剖为二后,从里到外斜  相似文献   

2.
李盛仙 《新农村》2006,(1):32-32
大年三十晚上吃顿团圆饭是咱们中国老百姓过年最隆重的一件事,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以期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因此,鱼便成了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因此,每到过春节,人们喜欢买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回家烹饪,当作除夕年夜饭的压桌菜。中国人讲究饮食是举世闻名的,美食中不乏名贵鱼肴,所谓“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哪一家都少不了鱼菜名馔。如川菜中的“脆皮鱼”、鲁菜中的“糖醋鲤鱼”、粤菜中的“鱼头煲”、苏菜中的“香脆银鱼”、浙菜中的“西湖醋鱼”、湘菜中的“芙蓉鲫鱼”、徽菜中的“葡萄鱼…  相似文献   

3.
夏现伟 《新农村》2023,(3):18-19
<正>在浙江龙游的龙和渔业文化园区,1 2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渔业养殖基地内波光粼粼,渔民们大清早把数千斤草鱼捕捞上岸。“这是标准的西湖醋鱼原料鱼。”龙和渔业的掌门人张双其从鱼网里捞起一条活蹦乱跳的草鱼,“每天早上捕捞上来的小草鱼,中午就能到达杭州各家餐厅的餐桌上。”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黑龙江)》2014,(2):I0005-I0005
吃过路边商店又甜又大的玉米棒子的你,不一定吃过身长只有三四厘米的小玉米;咬一口还能当话筒玩的大黄瓜都吃过,但如小拇指一般的小黄瓜就不一定吃过。最近,有人在杭州的餐馆里吃到了两种时鲜菜“迷你版”黄瓜和玉米。因其外形可爱,深受食客们喜爱。据了解,这种迷你菜的品种都来自国外,价格偏贵,有少量“混迹”杭城一些高档餐厅。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5,(1):56-57
<正>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战争年代没条件吃鱼,新中国成立后四菜一汤中一般少不了鱼。他吃的鱼种类很多,主要有胖头鱼、武昌鱼、鲤鱼、草鱼和黄花鱼等。并且,他对吃鱼颇有研究,我们于此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别样智慧。鱼腥肉香都要领略毛泽东喜欢吃鱼冻,而且都在每次用餐的最后才吃,鱼冻是鱼汤冷却凝结而成的,腥味自然要重得多,一般人吃一口都受不了。他却吃得很香,饭后总要吃上那么一口。  相似文献   

6.
食醋,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食醋的历史十分悠久,千百年来,有关食醋的传说故事、趣闻轶事真是不少,现辑录如下。一、醋的来历民间传说,“杜康造酒儿造醋”。说的是夏代有一名叫杜康的人,因造出了“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壶中物”而出了名,以致时人将酒直呼为“杜康”,这一呼不打紧,急煞了他的儿子黑塔,他发誓要造出另外一种饮料,一种要比酒好得多,或至少可与酒齐名的液体,这样,他才不会辱没祖宗。于是,他在长江岸边的一处鱼港设立了一家大糟坊,用清洌的长江水浸泡,每天上下翻动,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一开糟缸,则香气四溢。他很高兴,逐一让人尝之,大家品尝后,虽觉味道不如醇香好酒,但慑于黑塔的神威,就一致称起好来。黑塔也有自知之明,  相似文献   

7.
龙井问茶     
龙井问茶浙江省杭州市赵天相龙井茶与西子湖今天已齐名中外。当人们提到“西湖龙井”时,已分不清是指景抑或指茶了。但是脱胎于南宋画院画卷题名的老“西湖十景”中并没有龙井。1986年杭州举行了“新西湖十景”群众评选,西湖龙井受到应有的重视。有趣的是,经过许多...  相似文献   

8.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西湖醋鱼”原料鱼的精准养殖技术模式,从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捕捞收获、尾水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养殖技术要点。该养殖模式能够实现水产养殖稳产、高效、节水、洁水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养殖效益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农家科技》2014,(6):3-3
“这鱼吃吗?咬一口就好几千块钱呢。肉痛。”——福建省福安市一渔民收到女婿的端午节礼物——1条100多斤重、价值300万元的黄唇鱼。网友们在惊呼“土豪”的同时,纷纷操心这鱼吃还是不吃,能不能吃完。据介绍,黄唇鱼身上的鱼膘最值钱,素有“贵如黄金”之说,能大补元气。“妈妈,把我捐出去吧”——11岁深圳学生梁耀艺于6月16日因脑瘤去世。他说看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我也想做—个伟大的小孩’。耀艺去世几小时后,他的器官挽救了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11.
西湖莼菜汤     
滑丝 《今日农村》2005,(9):15-15
“西湖莼菜汤”是杭州独特的古老名菜。莼菜又名水葵,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蔬菜。我国现在只有江苏太湖、浙江萧山湖和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处出产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杨支柱 《百姓》2002,(8):32-33
据说,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的时候,他的家人曾问他在中国见到的最奇异的景观是什么,他说:“是一张可以容纳四、五十人吃饭的大圆桌。”家人又问,这么大的桌子怎么夹得着菜?他说:“那筷子有一米多,比手臂长。”家人再问,比手臂还长的筷子怎么能把菜送进嘴里?他说:“我夹给你吃,你夹给他吃,他夹给我吃。”  相似文献   

13.
西湖醋鱼     
正【典故】"西湖醋鱼"又叫"叔嫂传珍"。相传古时有宋姓兄弟两人,满腹经纶,很有学问,隐居在西湖边,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有一次游湖,路遇一个在湖边浣纱的妇女,见其美姿动人,就想霸占。派人一打听,原来这个妇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阴谋手段,害死了宋兄。恶势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愤,两人一起上官府告状,企求伸张正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个渔业发达的国家,近十几年来,水产品的产量始终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人民素来有吃鱼的习惯,水产品在日本国民的食物组成中大约占总动物蛋白量的50%,因而对水产品的鲜度和质量十分讲究。在“和食”中,有很多道鱼菜是生吃的,这些原料都是一些较名贵的优质鱼,要求活、鲜或高质量的冷冻品。因此,日本在加工综合利用方面有其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东坡肉"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许多到杭州旅游的人,都想品尝一下正宗传统菜肴"东坡肉"。据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出任杭州地方官时,曾发动数万民工疏竣西湖。春节来临时,杭州百姓送来了许多猪肉、绍酒慰劳民工。喜爱烹调的苏东坡吩咐家人烧好猪肉,同酒一起赠与民工。家人误以为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6.
《百姓》2003,(12)
苏杭、杭州均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人间天堂”,而今日的繁荣都是与钱镠早年的努力分不开的。仅以杭州为例,钱镠自统一“两浙”正式建立吴越国后,从唐大顺元年到唐天佑四年的18年间,钱镠带领军民5次扩建杭城,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元907年,扩建牙城时,有术士向钱镠献策,如在旧基扩建,国祚只有百年,如填西湖更建,可以延长十倍,钱镠回答说,百姓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哪有千年不变的真主?有国百年就心满意足了,并且花大力疏浚西湖,后人有“留  相似文献   

17.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着不同寻常人的思维、经历和成功。许朝辉,青年高级工程师,今年32岁,现任陕西省蒲城县科学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蒲城县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一直从事酿造工艺的研究、推广工作。许朝辉出生的那年,他的父亲许太定就在村里新建成的醋厂工作。可以说他是在“醋坛”里泡大的孩子,也许是闻惯了醋的味道,也许是目睹了做醋的辛劳,也许是贫穷落后的乡村使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他有了太多的想法。在学业课余时他就帮父亲在醋厂干零工,这期间接触了解到古老的酿醋工艺程序及父亲繁重的体力劳动,使爱动脑筋的他萌生了改进酿醋技术…  相似文献   

18.
厨事巧用酒     
●冻鱼解冻时如在冰鱼上撒一些米酒再放回冰箱冷藏,鱼很快就被解冻,且不会滴水污染冰箱。 ●吃剩的火腿,只要在切口处涂上一些葡萄酒,然后包好放在冰箱里,就可保鲜很长时间。 ●苹果如放在葡萄酒中,加一些砂糖煮一下,将有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煮饭时,水中放一点啤酒,煮熟的米饭有光泽,更爽口。 ●炒菜时放多了醋,只要在菜  相似文献   

19.
钓竿     
《饲料博览》2008,(11):I0040-I0040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一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20.
贺炳成 《农家科技》2006,(11):52-52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认为活鱼的营养价值高,把“活鱼活吃”奉为上等菜肴。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无论是从营养价值上看还是从食用味道上看,都不宜食用活鱼或刚死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