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树坐果率代,一直是制约红枣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枣树盛花期用“枣树保花保果剂”进行喷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枣树坐果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枣镰翅小卷蛾是佳县枣树的一大害虫,它不仅为害叶片,还为害果实,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佳县黄河沿岸枣林地区均有分布,尤以滩地为重。泥河沟大队1966年因枣镰翅小卷蛾为害,红枣年产量由14万斤下降到3万斤,1976年又因枣镰翅小卷蛾大发生,受害率上升到80%,致使红枣产量下降到2万斤左右。我们从1978—1979年,进行了绑草把诱杀枣镰翅小卷蛾越冬幼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枣树是我县的一大干果,现有结果枣树80万株,人均7株。但是产量却很低,年总产140万至200万斤,平均株产2斤。为了探讨枣树增产的有效措施,于1980年在长泞公社南合流大队,进行了枣树增产技术措施的研究。南合流大队位于黄土丘陵区,全大队254户,1002口人,耕地2280亩,结果枣树12000株,主栽品种是榆次芽枣,树龄30至50年。1966年是最高产年,红枣总产24万斤,1979年是最低产年,总产只有1万斤,平均株产不足1斤。这里枣树产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4.
在花期给山楂树冠喷洒0.5ppm三十烷醇、0.3%硼酸,0.5ppm三十烷醇+0.5%KH_2PO_4,可使其产量、单果重、及某些有用物质含量(有机酸、果胶质、维生素C)增加。  相似文献   

5.
枣镰翅小卷蛾 Ancylis satica Liu(以前误称枣菜蛾、枣粘虫),是陕北枣树一大害虫,分布广,危害重。1964年曾大发作,使榆林地区红枣减产80%以上,1976年再度大发生,又使红枣减产50%为探索以菌治虫及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的新途径,我们于1977年5月10日至20日,在青涧县王家河大队进行了杀螟杆菌、7216杆菌两种菌剂和杀虫脒对枣镰翅小卷蛾幼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北植物研究所佘纯熙等撰文,于山楂花期阶段喷洒三十烷醇,防止落花落果,提高产量和品质,收到了预期效果。(一)山楂树进入盛花末期(5月4日上午,60—70%的花已凋谢),向全树喷洒三十烷醇,10年生山楂树,每株喷0.5ppm溶液大约为0.5公斤,果实产量比对照(喷洒清水)增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7.
溆浦县低庄公社莲山大队有枣园500亩。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坚持以路线为纲,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红枣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1972年总产33万斤。去年总产55万斤,比1972年增产60%,比解放前增长11倍,向国家交售干枣1600担,收入35000元,买回了大批化肥、农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大队红枣生产的大发展开始于1958年。当时广大贫下中农在总路线精神的光辉照耀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对原有100多亩零星野生枣树进行了残林改造和补植,并扩大新林300多亩,建立了500多亩集中连片的枣林基地。枣树适应性强,山上山下都能栽植,红壤黄壤都能生长,而且耐旱、耐冻,二、三年便可见成效。大队组织专业队伍采取深挖整地、粮枣间作、培土施肥、选育良种、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单产由原来的60—80斤提高到100—200斤。  相似文献   

8.
金丝小枣肉肥、核小、糖分高、果色鲜艳、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但多年来由于管理粗放,任其自然生长,造成树势衰老,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为了复壮树势,提高产量,从1971年开始,我们在献县高官公社郝高官大队;阎村公社许家村大队,进行了小枣树的整形修剪试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使盛果期枣树迅速恢复树势,老树复壮,产量、质量逐年上升。郝高官大队修剪前(1970年),单株产量13斤;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会同新郑市林业局,通过开展枣树保花保果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红枣产量和品质有了显著提高。现将我们的主要实践总结如下:供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枣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土山地密植枣树土壤肥力低、树势弱、生长缓慢、枣果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以及缺乏合理施肥技术等问题,在山地红枣土壤肥力研究和田间微灌施肥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矮化密植红枣高产优质的施肥时期、施肥用量与配比、施肥方法和叶面施肥浓度等技术,同时指出了枣树施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治市丘陵区红枣品种单一、品质差、产量低、效益不高、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从2005年开始在潞城、襄垣、长治县建立3000亩名特优种枣树试验示范园,定位研究优种枣树丰产栽培技术。经过3年引种试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丘陵区优种枣树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红枣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枣树喜光,对温度的要求也高。春季日平均气温达15℃左右时开始萌动,日平均温度20℃时,进入始花期,果实生长期要求25℃以上的温度,温度不足和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枣树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红枣产量、果实品质。因此枣园一定要选择光照、水分、气温能满足枣树生长发育需求的地方。除选好园地外,还要加强季度管理,才能产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红枣。本文介绍盛果期枣树不同季节的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南内黄县是红枣集中产区,全县450万株枣树年产四千万公斤,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近几年枣疯病蔓延速度惊人,发病株当年丧失结果能力,2—3年枯死,传染性很强(中国拟菱纹叶蝉和凹缘菱纹叶蝉为主要媒介昆虫),形成毁灭性灾害,仅在1987年就挖掉病树1 3.5万株。枣疯病的病原是类菌质体(MLO),对四环素敏感,但采用叶面喷洒、浸根吸收、涂抹药膏和钻孔注射等均未成功。经内黄县林业局冯景慧工程师、内黄县林科所薜合朝试验,踏将板式喷雾器成功地改制为高压注射器后,实行土霉  相似文献   

14.
用含有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8—HQC)和糖的保存液(holdingsolution)延长了百日菊(Zinnia elegans)切花的装饰寿命。在200ppm 8—HQC和1%糖的溶液中,花的寿命最长。在2或3%的糖和200ppm 8—HQC的溶液中舌状花和叶片上产生了坏死的斑害。保持在0.25%或0.5%的糖和200ppm 8—HQC溶液中花的装饰寿命超过了在无离子水中的花。但却不如或相同于在1%糖和8一—HQC(200ppm)溶液中的采后寿命,这取决于品种。在5—6月自然光照的条件下生产的花比在2月—4月用白炽灯每天补光14小时所生产的花的采后寿命明显地长。  相似文献   

15.
和硕县具有发展红枣的气候资源,种植红枣便成了和硕县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最佳选择.红枣栽培简便,管理也较其它经济林粗放.而且枣树结果早,产量也较高,直接经济效益来得快。枣树对土地条件的要求虽不严格.但新建枣园应满足枣树的生长发育要求,为此就红枣建园技术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县在农作物栽培中使用三十烷醇,证明它促进农作物早熟、抗御病害、增产增收。从1983年开始在乡村苗圃育苗生产中进行了三十烷醇喷洒试验。在1984年,试验面积有所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我们选用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红皮臭、紫椴、白桦等播种当年生幼苗为三十烷醇喷洒试验苗木。喷洒苗木施用1%三十烷醇(C_(30)H_(61)OH)植物生长调节剂。 2、试验方法:三十烷醇的使用主要是对播种当年生幼苗进行叶面喷洒,稀释浓度范围分别为:针叶树(落叶松、红松、樟子松、红皮臭等)1ppm,阔叶树(紫椴、白桦等)  相似文献   

17.
GHEM生物菌剂防治红枣裂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EM是英文有效生物群(Effetive Microorg conisms)的缩写。GHEM生物菌剂是中国化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该菌剂在枣树上应用对减少红枣裂果和提高产量效果显著。红枣裂果率平均下降56.7%,产量提高75%,是值得推广的无公害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乐陵县青刺蛾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我们观察,青刺蛾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枣树根颈周围0—10厘米深的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6月中旬(14—18日)为成虫羽化出土始期,6月下旬(22—27日)为高峰初期;7月上旬(2—6日)为羽化高峰期;卵历期6—10天,平均8天;幼虫一生共9龄,历期40.3天。 幼虫在5龄前仅食枣叶上表皮和叶肉,呈米粒大小的透明斑;从6龄进入暴食期,将枣叶咬成缺刻状。自幼虫孵化至暴食期历时15天左右。防治此害虫应在其暴食期前进行。 据我们试验,防治4—6龄幼虫:(1)喷撒20%杀灭菊脂5000倍液,杀虫率为96.7%;(2)喷撒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和50%1605乳油1000倍液,杀虫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GK——果丰灵是一种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1989—1991年,在沧县何辛庄、南王、泗庄,对盛果期枣树进行了花期叶面喷洒试验。6年试验结果表明:枣树喷洒果丰灵可以显著提高座果率,减少采前落果。在盛花期喷洒10mg/L果丰灵可使金丝小枣采收果吊比达2.11,比15mg/L的赤霉素高山0.74。喷后5~7d,枣脐呈浓绿色,幼果发育整齐一致。8月中旬喷洒5~10mg/L果丰灵,可有效的控制采前落果。喷洒果丰灵的树采前落果占总产量的5%,对照树采前落果占总产的25%。  相似文献   

20.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对人畜安全,无残留毒性,在环境中能生物降解,对害虫天敌无影响,施药量小,防治成本低,是目前取代有机氯杀虫剂的一种十分理想的选择性药剂。为了探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于1986年6月4—14日进行了飞机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试验,作业面积3,270公顷,取得较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