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南宁市稻飞虱发生面积的历史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早稻稻飞虱的发生面积GM(1,1)预测模型,经对模型的残差分析,作出了长期预报。回测精度97.24%,预报精度98.71%。  相似文献   

2.
稻瘿蚊为害水稻损失及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瘿蚊为害水稻损失及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为探索稻瘿蚊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1990年晚稻特在容县进行了调查。除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标葱率与有效穗、实粒数、产量和损失率的关系外,还采用简便有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求水稻受稻瘿蚊为害后其有效穗、实粒数、结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业鼠害历史悠久 ,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就将鼠列为令人憎恶的动物 ,在历代古书中不乏记载农业生产遭受的鼠害损失。农田鼠害发生面积是指通过各类有代表性的田块 ,不分鼠种 ,不分作物 ,按行政区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发生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 ,其发生面积的多少是评定鼠害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 ,对其发生程度的预测则是防治鼠害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广西农田鼠害年发生面积作为预测因子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对鼠害发生面积作出长期预测。1 灰色动态建模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随机量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段上变化的灰…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天水地区8个参试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次序为:单株块茎>株高>淀粉含量>大中薯个数比率>平均薯重>大中薯重量比率>分枝数.该结果对马铃薯育种目标的制定,品种改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小豆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单荚粒数和主茎分枝数。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分析在黑岱沟露天煤矿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进行黑岱沟人工复垦地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微生物及营养成分等项目的系统测试,选择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水分、土壤容重、pH值、土壤3大微生物及固氮菌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质量以三等居多,四等次之,无一、二、五等;排序顺序为:各种果树(0.7209)>油松×柳×沙棘(0.7058)>锦鸡儿(0.6602)>羊草0.6165>纯杨林(人工)(0.565)≈杨林(原生)(0.556),油松林(0.5421)>杨×沙棘(0.5352)>对照(0.5154)。  相似文献   

7.
黄土区土质道路路面侵蚀是该地区土壤侵蚀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探讨其土壤剥蚀率与径流水动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以便为该地区道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帮助,采用室内人工降雨及放水冲刷实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裸露土质路和植草土质路的径流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剥蚀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15°坡度、不同雨强条件下,可根据径流量或水流功率计算土壤剥蚀率;2)在2mm.min-1雨强、不同坡度条件下,可根据水流功率或坡度计算土壤剥蚀率;3)在降雨加放水冲刷试验条件下,裸露土质路的土壤剥蚀率可通过径流水深或径流流速计算得出,而植草土质路的土壤剥蚀率可通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或径流量计算得出。因此,在无汇水条件时,根据径流水流功率计算土壤剥蚀率较为合理;在有汇水条件时,采用径流量计算土壤剥蚀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不同气候因素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江西省全南县(代表赣南,松墨天牛一年2代)和德兴市(代表赣北,松墨天牛一年1代)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获取2018年-2021年松材线虫病普查数据和1990年-2021年的主要气象因子数据,结合滑动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比较分析两地的气候差异和疫情年间气候变化对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德兴市的年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有所降低外,两地其他气象因子均呈上升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风速是影响赣南松材线虫疫情的重要气象因子,年均最高气温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赣北松材线虫疫情的重要气象因子;气温升高促进松材线虫和其媒介昆虫的生长繁殖与活动,风速升高可使媒介昆虫远距离传播松材线虫,降水量减少可降低松材线虫和媒介昆虫染病死亡几率。赣南赣北气候的整体变化趋势都有利于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隶属岭东南旱作丘陵区的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粮食单产是影响该区种植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畜牧业和林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大,种植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部门;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基于WOFOST作物模型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及产量预报业务应用效果,利用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内174个农业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土壤湿度等观测资料以及1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生物量观测资料,完成 WOFOST冬小麦模型参数本地化和区域化。利用全国冬小麦主产区约1 200个气象观测站起报日前的逐日气象资料及起报日后30 a平均气候值组成的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数据驱动模型,模拟得到冬小麦地上总生物量和穗干重,站点和县级尺度的冬小麦单产直接采用穗干重来进行产量预报,省级和全国区域冬小麦平均单产根据模拟值2 a间的变化幅度进行产量预报。根据不同空间尺度的历史年预报冬小麦单产与实际产量数据的对比,进行基于WOFOST模型的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2014—2019年期间295个农业气象站次冬小麦产量估测平均准确率为81.8%,220个次县冬小麦单产估测平均准确率为84.3%,预报结果具有可用性;(2)12个主产省(市、区)冬小麦单产2003—2019年平均预报准确率为88.2%~96.4%,全国冬小麦单产预报准确率为93.9%~95.9%,总体预报准确率较高,说明基于WOFOST模型的冬小麦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具有可行性;(3)基于WOFOST模型与统计方法的冬小麦平均单产估产结果准确率略偏低,但预报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具有更好的优势,能满足作物产量预报业务需求。基于WOFOST模型的不同空间尺度冬小麦单产动态产量估测的准确率验证,说明WOFOST在作物产量预报业务应用具有可行性;利用作物模型进行基于站点尺度的产量预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预报时空精细化能力,也能扩展到大尺度区域应用以达到对农业决策和宏观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长期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0,3 000 kg·hm~(-2),6 000 kg·hm~(-2),9 000 kg·hm~(-2))与两个施氮肥水平(210 kg·hm~(-2),420 kg·hm~(-2)),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群体生物产量(P0.05)和经济产量(P0.05),2013年(平水年)和2014年(枯水年)的产量均为C3N1处理最高,分别为14 719.95 kg·hm~(-2)和12 397.95 kg·hm~(-2),大小顺序为C3N1C3N2C2N1C2N2C1N2C1N1C0N2C0N1;秸秆还田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生育期降水,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2 a的研究结果显示,C3N1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方面,2013年与2014年分别比最低的C0N1处理高26.83%、43.15%和44.64%、70.55%,两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与生物产量相同。综合分析认为,秸秆量9 000 kg·hm~(-2)、氮肥量210 kg·hm~(-2)是提高该区域类型土地生产力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15~2016年两年的田间试验,用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不同遮阴处理,其中2015年设置幼苗期遮阴处理(出苗后遮阴15d),2016年设置90d(全生育期)遮阴、前15d遮阴、前30d遮阴、前60d遮阴、后60d遮阴、中间30d遮阴、后30d遮阴7个处理,均以不遮阴作对照,研究幼苗期遮阴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遮阴能够促进马铃薯茎叶快速生长,其株高、节长和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179.03%、163.41%、61.68%,差异极显著。遮阴后,对茎的生长最有利,茎鲜重、茎叶鲜重和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86.23%、151.55%、136.66%,差异显著。两年的数据表明,幼苗期遮阴处理单株结薯数较对照增加11.67%~58.06%,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17.78%~41.05%,并有较高的商品薯重比率,2015年略低于对照,2016年较对照高4.34%。不同年份效果不一样,与遮阴期间天气有关。遮阴处理较不遮阴处理均会导致结薯减少,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春小麦黑胚发生与产量及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点分析春小麦加工品质、产量表现和小麦黑胚发生的特点,发现干旱区春小麦黑胚发生率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结果不同,同时小麦的籽粒加工品质和产量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低温、多雨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小麦黑胚病的发生,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这种环境条件不利于优良品质的形成.黑胚率高的小麦千粒重和容重较高,降落数值较小,发芽的可能性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小麦总体加工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4.
应用DSSAT 模型预测宁夏春小麦产量演变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DSSAT作物模型中的CERES-Wheat小麦模型,在排除虫害和病害影响条件下,以宁夏永宁站永良4号春小麦为样本进行品种参数调试及模拟验证,确定品种参数.宁夏平罗站同一品种15年生育期特征及潜在产量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产量值、开花天数预测结果较好,生理成熟天数模拟误差较大.宁夏黄河灌区25 km×25 km共计39个格点1961~1990年Baseline气候情景(无考虑温室气体效应)及构建的2011~2100年A2(CO2约1%的中高排放)、B2(CO2约0.5%的中低排放)气候情景潜在产量模拟对比结果表明,Baseline气候情景下39个格点的平均潜在产量6 428 kg/hm2,A2情景下的2011~2040、2041~2070、2071~2100平均产量分别为6 235、5 869、5 211 kg/hm2,与Baseline年相比均为减产趋势,分别减产为3%、8%、19%.B2情景下的2011~2040、2041~2070、2071~2100平均产量分别为6 219、5 977、5721 kg/hm2,与Baseline年相比均为减产趋势,分别减产3%、7%、11%.高排放的减产率比低排放要大.  相似文献   

15.
农田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主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冬闲覆盖作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覆盖作物对主作物产量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覆盖作物环境改良机理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长期轮作覆盖作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提高微生物的活性,而且对主作物的产量提高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免耕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京郊区大田调查和定点试验观测,对比研究了免耕覆盖与传统耕作两种措施下作物长势和产量差异,探讨了免耕覆盖技术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覆盖作物出苗和成熟更晚;免耕冬小麦出苗和生长初期,麦苗密度可低于传统翻耕32%;免耕覆盖玉米出苗和长势往往好于传统翻耕,出苗密度可高于传统翻耕约20%.与传...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植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考虑全国各地植保系统应用的通用性,利用数据库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开发了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将病虫害监测数据的管理与专家系统测报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系统病虫害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及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并就未来应用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晋中半干旱区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484、1.768、2.129和2.337 t/hm2;(2)4种肥力处理下连作玉米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减少5.6、8.4、8.4和11.4 mm,不同肥力处理玉米田剧烈土壤干燥化过程和处理间差异的出现均主要发生在模拟研究的前5 a内,无肥与低肥和中肥、高肥处理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差异十分显著;(3)在模拟初期出现了0~7 m剖面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在模拟中后期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无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1~2 m,低肥和中肥处理土壤干层分布于1~3 m土层,高肥处理均分布于1~4 m土层,表现出随肥力和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干层厚度逐渐加深;(4)晋中半干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承载力介于低肥和中肥处理之间(1.868~2.154 t/hm2),相应的肥力水平为N 45~90 kg/hm2和P 15~5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 286 m3/hm2(常规对照灌溉量4 495 m3/hm2,减少209 m3/hm2)未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灌溉量为3 6 70 m3/hm2(比常规灌溉量减少825 m3/hm2)对春小麦生长产生了部分不利影响,但没有使产量明显降低;灌溉量为3 060 m3/ hm2(比常规对照减少1 435 m3/hm2)使春小麦株高降低、干鲜重减少、产量明显减少,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正常年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适宜灌溉量在3 900~4 200 m3/hm2,尚有200~5 00 m3/hm2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20.
免耕对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评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根据国内外有关免耕的试验研究成果,总结了免耕措施对粮食生产及农田经济效益的影响。对于干旱缺水的我国北方地区,如果采取合理的作物轮作,科学的去除杂草方法,免耕后粮食产量一般还高于传统耕种,同时,由于节能、省工、减少操作工序和生产成本等,免耕的投入产出效益也往往高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