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驰  刘信平  江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64-3364,3405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μg/g,而多糖硒的舍量为2.241μg/g,占了总硒的88.23%,说明魔芋中的多糖硒为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同时通过实验可知,魔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剂为稀碱.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国硒都(恩施双河)所产的三叶草中硒的赋存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蛋白硒是三叶草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76.88%;在蛋白质组分中.以水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19.67%,还有部分硒与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3.
油菜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田补硒栽培油菜苗期叶片和采收的种子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苗期叶片中,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硒量的90%以上,核酸结合硒量甚少;而在油菜的种子中,蛋白质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总硒的89.16%,核酸和多糖结合硒少,在蛋白质的组分中,又以盐溶性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占总蛋白硒的55.37%。  相似文献   

4.
向东山  翟琨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537-538,605
研究了富硒玉米子粒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供试玉米中,有机物质中硒含量达到90%以上,主要赋存形态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其中蛋白质结合硒占总硒的61.51%,在蛋白质结合硒中,盐溶蛋白质和碱溶蛋白质中含量较高,分别占总硒的19.83%和25.64%.  相似文献   

5.
应用土培盆栽方式,研究了施硒对花椰菜硒含量的影响,以及硒的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土壤施硒量为8.0~24.0mg·kg-1时,花椰菜茎、叶及花球中的含硒量随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花球中,硒主要以蛋白质硒和多糖硒两种生物有机硒形式赋存,二者分别可达25.69μg·g-1和17.27μg·g-1,分别占总硒含量的72.16%~86.63%、8.67%~10.00%.  相似文献   

6.
莴苣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田补硒栽培莴苣成熟期各器官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莴苣对硒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莴苣体内代谢后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根、茎、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含量占总硒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硒在灵芝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灵芝对微量元素硒的富集以及灵芝中硒的含量分布.利用棉籽壳做培养基,通过添加亚硒酸钠,培养获得了含硒20×10-6~124×10-6mg/kg的富硒灵芝;在灵芝各组织部位中,菌褶硒含量最高,菌柄次之,菌盖最低;在灵芝各组分中,核酸和多糖结合硒量较少,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以恩施富硒植物续断(Dipsacales)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浴浸提方法提取其硒多糖,在分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了续断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以硫酸-苯酚法测定续断中的硒多糖含量,以原子荧光法检测硒多糖的含硒量。结果表明,续断硒多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处理6 min、料液比1∶100(g∶m L)、水浴浸提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续断中的硒多糖含量为3.38%,硒多糖中的硒含量为1.120μg/g。  相似文献   

9.
武芸  张驰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821-823
以富硒黑木耳为原料,采用水浸提、乙醇沉淀多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对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含量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富硒黑木耳含硒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在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0℃条件下提取两次,此时多糖提取率最高,水溶性多糖含量为18.95%,硒的含量为32.56μg·g-1.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补硒栽培的油菜籽经粉碎 ,脱脂 ,提取可溶性蛋白质 ,通过分级盐析 ,分成A、B、C、D、E 5组 ,用极谱法测定硒含量 ,探讨油菜籽中含硒蛋白质的分布 ,结果表明 :蛋白质结合硒是油菜富集硒的主要形式 ,油菜可溶性蛋白质中有多种硒蛋白质存在 ,在各盐析组分中均有含硒蛋白质存在 ,以D组硒含量最高 ,其分布次序为D >E >C >B >A。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党参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皂苷进行纯化。[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党参皂苷的提取工艺,通过考察大孔树脂类型、洗脱液pH值对党参皂苷纯度的影响,优化皂苷的纯化方法。[结果]党参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6 h,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6∶;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党参皂苷吸附的最佳树脂,洗脱液pH值为9左右时,得到的皂苷浓度最高。[结论]该试验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党参皂苷,为获得高纯度党参皂苷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干燥方式对党参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苯酚-硫酸法研究了低温、非低温处理下,不同干燥方式对党参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低温处理的党参材料,在自然晒干的条件下,党参多糖含量最高,达24.80%;50℃烘干条件下,党参多糖含量亦高达24.67%.温度试验表明,在自然晒干的条件下,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多糖含量逐渐降低;低温处理过的党参材料,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多糖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党参粗多糖的组成及其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党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党参为试材,提取分离其粗多糖,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小鼠(ICR雄性)脾脏B淋巴细胞悬液和纯化的巨噬细胞,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和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党参粗多糖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党参粗多糖收率为9.7%,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醛酸(GalA),其物质的量比为102.7∶7.9∶2.2∶1.8∶1.1∶1.0。党参粗多糖能够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00 μg/mL 时,可以显著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党参粗多糖可极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本研究提取党参粗多糖的方法简单,提取的粗多糖可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4.
党参中水溶性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多糖是党参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学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党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搭架栽培对党参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两年生党参进行搭架吊蔓处理,研究搭架栽培模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搭架吊蔓后党参单株果实数、单株成熟果实数、单株种子量、种子产量及种子千粒重等指标均较不搭架显著提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均有所提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搭架后党参种子产量可提高41.20%,且种子饱满,达到种子一、二级标准。在党参规范化生产中建议采种田用搭架栽培模式进行留种。  相似文献   

16.
赵庆芳  郭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11-7513
[目的]为了探讨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作用,建立高效的党参间作、混作、套种模式以及党参化感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党参地上或地下部分水浸液(水浸液浓度分为0.20、0.150、.100、.05 g/ml四个梯度)对小麦、黄瓜、萝卜、白菜和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不同作物幼苗根长、生长和干重表现为抑制作用,其RI的均值全为负值。在所进行的8个实验组中,RI的平均值均为负值;在统计的80项数据中,有72项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占90%。[结论]党参植株水浸液对五种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党参植株地下部分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大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生长期对潞党参地上部分进行割茎,保留地上部分高度20cm,于秋季10月20日至11月30日采挖,观察各处理对产量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25日对党参地上部分割除,地上部分距离地面保留20cm,10月20日-11月20日采挖,党参产量、根长、根粗、根重较对照都有所提高,其中10月20日产量较对照增加率最高,产量提高5.71%;10月20日根长增加最多为19.68%,10月30日根径增加25.67%,根重增加14.00%,浸出物提升2.80%。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党参一等品和二等品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党参一等品和二等品显著增加,施氮量达到120 kg/hm~2时一等品和二等品所占比例最高,党参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同一施肥量下,党参一等品和二等品所占比例、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在密度为80万株/hm~2时最高。综上,施氮量为120 kg/hm~2,密度为80万株/hm~2为试区党参栽培最佳肥密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党参品质与储藏气温的相关性,为党参储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党参水分、浸出物、苍术内酯的含量,同时记录气温因子,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储藏方式的党参含量和气温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寻找适宜储藏方式和气温因子。结果: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浸出物气调储藏方式较好,优于常规密封和自然存放。 结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分越高。  相似文献   

20.
党参专用肥对党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渭源县雨养农业条件下研究了党参专用肥对党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党参专用肥1050 kg/hm2,较等养分量常规施肥处理干根单重增加0.46 g,干根折合平均产量增加8.48%;浸出物含量提高1.932百分点,纯收益增加23226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