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讨论了地层弹性模量的基础上,通过简化 Biot 定义的弹性模量,得到了利用弹性模量评价储集层的公式。用实例对该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与声波地层因素公式相比,该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岩心分析孔隙度,弥补了声波速度在储层评价中的不足;为估算孔隙度,识别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预测油气层的力学性质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小断块砂岩油藏取心资料较少、测井评价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理论测井解释图版。该方法以苏北盆地区域资料为基础,统计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与岩心骨架成份、粒度、渗透率、油藏埋深等之间的关系,利用上述关系建立了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理论测井解释图版,并在未参与上述研究的苏北盆地A油田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对小断块油田勘探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Nahr Umr B是伊拉克Halfaya油田的重要储集层,地层测试数据的缺乏给储层的含油性评价和测井解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岩心观察和岩石物理试验,结合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以及有限的试油资料进行研究区复杂岩性储层含油性评价:首先确定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12%,建立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识别油、水层;然后通过试验确定的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以及地层水电阻率等关键参数,计算含油饱和度,建立含油饱和度-孔隙度交会图识别油、水层;再利用电阻率-孔隙度曲线相关性分析法识别油、水层;最后,对比分析上述3种图版的适用性,提出了Nahr Umr B复杂岩性储层含油性评价的优选方案。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验证了该优选方案的可靠性,为研究区的含油性测井评价以及提高解释符合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非试验手段的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解性,故利用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难以对全井眼地层剖面岩性进行描述。然而最及时的岩屑录井资料携带信息量又有限,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地层岩性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对象。模糊模式岩性识别具有信息容量大、易进行程序化快速实现及同时充分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声波时差、密度和电阻率等测井数据蕴涵的岩性信息,在不提供取心样本的情况下,自动对原始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并对全井段岩性进行连续划分等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层测井信息提高岩性识别精度,其构建了同时考虑声波时差、中子、密度、自然伽马和电阻率信息在内的新的三孔隙度复合变量,并将该复合变量作为模糊模式岩性识别的输入参数;同时基于模糊理论编制了岩性快速识别软件,该软件采用多种贴近度计算模型来开展岩性分析,可以录入多条测井曲线对大量井剖面岩性进行连续判别,能够适用于不同复杂地层的岩性识别需求。基于三孔隙度复合变量的地层岩性模糊模式在普光气田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当火山岩中含有一定量的顺磁性物质时,核磁共振测井在火山岩中的应用会受到限制,应考虑顺磁性物质含量对核磁共振测井的影响,并对核磁孔隙度进行校正.针对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含顺磁性物质导致玄武安山岩(中基性火山岩)核磁孔隙度解释精度低的问题,利用常规测井、物性分析、核磁试验及ECS(地层元素)测井资料,开展了火山岩顺磁性物质含量对核磁孔隙度的影响分析及孔隙度校正研究.结果 显示,火山角砾岩和英安岩(酸性火山岩)核磁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较为一致,而玄武安山岩核磁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误差较大;确定了中基性火山岩核磁孔隙度校正Fe含量下限为0.057%,当ECS测井中的Fe含量高于该值时,需要对核磁孔隙度进行校正;建立了Fe、Al、Ca、Ti等多种顺磁性矿物元素与核磁孔隙度误差的校正公式,经实际资料验证,校正后的核磁孔隙度解释精度大幅提高,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低孔、低渗致密性砂砾岩储层研究中,岩性粒级的识别与划分一直是储层孔渗性及流体识别研究中的关键。充分运用岩心分析粒度中值资料及常规测井响应参数,研究了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岩性粒径分布特点;借助粒度参数与自然伽马相关关系,建立了适合粒度中值的相关计算方法;并通过不同粒径粒度中值,结合不同岩性段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值,探讨研究了粒度中值与孔隙度、电阻率、中子等测井响应参数的相关性,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目的层碎屑岩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岩性粒级分类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单砂体形态及分布特征预测是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而砂体内部参数模型的建立是单砂体非均质性研究的最终目的。采用经验公式建立了泥质含量解释模型以及存在声波时差曲线情况下的孔隙度解释模型;通过从其他测井曲线出发,对已求取出孔隙度的井进行孔隙度与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参数进行回归,从而建立缺少声波时差曲线情况下的孔隙度解释模型;结合岩心资料、油田探井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渗透率解释模型;建立了单砂体内部泥质含量、渗透率和孔隙度的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并与检查井原始参数值进行了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检验分析,得出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解释结果较为可靠、合理,误差均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8.
针对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判别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测井解释模型适用性存在局限性,以大庆油田A区实际生产目的层段为目标,综合岩心水驱试验及取心井实测规律,重新判别了测井解释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开发井测井解释模型适用条件为:1储层孔隙度随水淹程度的增强低幅度增大,孔隙度平均值增大率在1%以内;渗透率随水淹程度的增强明显增大,渗透率平均值增大超过15%。2根据行业标准,储层孔隙度计算结果与理论值绝对偏差在1.5%以内;渗透率计算结果与理论值相对偏差在100%以内。若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满足上述条件,该模型就适用,反之就不适用。该判别方法弥补了岩心刻度判别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开展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校正提供了依据,得出更为准确的储层物性参数,对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超深层储层埋藏深,地层条件复杂,网状缝-垂向缝发育,为裂缝-溶蚀孔型储层。在裂缝型储层中,裂缝不仅是油气的储存空间,更是油气的渗流通道,因此裂缝识别对储层评价至关重要。从裂缝形成机理出发,结合高压岩心试验,研究了一套针对克深地区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即利用岩心试验方法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并与常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拟合,得到视裂缝孔隙度和视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结果符合率为75%,说明该方法在评价致密砂岩裂缝型储层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D区上古生界高自然伽马致密砂岩储层,在测井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刻度测井资料,分析了不同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分层位建立了测井解释标准。分别建立了下二叠统太原组一段、二段(P_1t_1、P_1t_2),山西组一段、二段(P_1s_1、P_1s_2)、下石盒子组一段、二段、三段(P_1h_1、P_1h_2、P_1h_3)共7个层位的泥质体积分数、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基于岩电试验分析,并结合地层水矿化度分析资料,建立了该区流体性质识别标准及7个层位的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依据大牛地气田D区测井资料、地质认识、测试资料、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目的层高自然伽马致密砂岩储层的参数计算及流体性质判识方法,并对该区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层进行测井精细解释,解释结果得到了岩心分析、试气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基岩潜山风化壳裂缝性储层的矿物组分复杂、纵横向变化快、裂缝及溶蚀发育程度不均一、物性参数评价难度大,导致其主控因素及有效性不明确。为此,利用地层元素测井、电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通过两种岩性识别方法——M-N-GR三变量岩性识别法与铝-硅-钙三元素岩性识别法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基岩潜山风化壳裂缝性储层的岩性识别标准。通过岩心分析与电成像人工拾取刻度重构了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裂缝孔隙度模型,利用声波时差测井结合元素测井建立了变声波骨架值及分岩性声波骨架值的基质孔隙度模型。分析了裂缝发育及物性与断层距离、地层变形程度、岩性、风化淋滤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影响东坪地区基岩潜山风化壳裂缝性储层的主控因素。在精确识别岩性及求取物性参数的基础上,结合PoroTex技术、核磁谱型分析、裂缝与地应力走向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裂缝性储层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东坪地区基岩潜山风化壳储层气藏的动态开发提供了测井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 A气田整体为一个断块发育、油气水系统分布复杂的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的难点在于储层油气水层难以准确划分。在进行精细测井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射孔测试层段已确定的油气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三孔隙度差值法与比值法、视水层中子孔隙度测井值法、声波时差差值法、轻/重烃比值法及电缆地层测试法等几种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 A气田油气水层定量识别的标准,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测井技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井技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利用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伽马、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上的响应特征,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计算TOC的连续分布值,以获取较为准确的烃源岩评价参数,为资源评价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油田老区二次开发中,由于岩心试验分析资料的匮乏,常用的一些基于岩心试验数据建立的定量评价水淹层水淹级别的测井方法已不适应。通过WY油田测井响应特征的对比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测试数据,依据含水率的划分界限,优选水淹前、后岩性和物性无明显变化的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与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的函数关系。基于流体替换思路,实测电阻率与反演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的差异是由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引起的,以两者之差即电阻率变化值和含水率为依据制定定量识别水淹级别的划分标准。经120口实际井资料的处理,解释符合率达到83%,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及时服务油田和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但相关的煤储层参数定量计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达不到应用效果。以试验分析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使用自然伽马相对值计算煤岩组分、使用可变的煤岩骨架值计算孔隙度、使用电阻率校正方式进行含气量计算的煤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适合于应用测井资料进行逐点数字处理,提高了参数计算的精度,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Q29-2油田复杂储层岩性识别和矿物组分的定量计算等测井评价难题,结合岩心及测井资料,提出元素俘获测井(ECS测井)和M-N交会图结合建立关键井岩性剖面技术,在该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建立的常规测井响应与岩相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岩性的定性识别。在岩性定性识别约束下的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复杂岩性段矿物成分的定量计算,解释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符合度高。岩性定性及定量识别技术为储量参数确定及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A地区砂岩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分析了该地区储层岩性、物性特征,并统计了A地区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情况,确定了低孔、低渗储层的物性分布范围。采用孔渗关系法、经验统计法、最大曲率半径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4种方法确定了A地区的物性下限;综合分析不同方法的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孔隙度下限为7.31%,渗透率下限为0.29mD,并利用试油资料验证了该储层物性下限的合理性。综合多种方法确定的物性下限能较好地应用于低孔、低渗地区测井资料解释处理中,为油气藏的储量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昆仑八宝山盆地三叠系八宝山组为一套高原陆相碎屑岩及火山岩沉积,目前对于高原陆相泥页岩缺少有效的测井评价方法。参考传统页岩气评价思路,挖掘研究区重点井常规及成像测井响应特征与岩心实验数据的关系,对储层关键参数进行评价:(1)基于常规测井曲线,利用相关性分析优选9个岩性敏感因子,通过最优化算法求取6种主要矿物含量;(2)利用基于常规曲线的多元线性回归、电阻率-声波时差重叠、体积模型、铀含量计算等多方法进行总有机碳含量(w(TOC))计算及方法优选;(3)基于矿物体积模型进行变骨架的基质孔隙度计算、利用微电成像进行裂缝拾取及裂缝参数评价、利用PoroTex图像处理技术刻画溶蚀孔缝发育程度、基于阵列声波波场分离技术进行斯通利波界面反射、幅度衰减计算及渗透率反演;(4)岩心实验刻度测井,优选关键地质参数,构建吸附气、游离气及总含气量计算模型;(5)基于阵列声波岩石力学静态转换参数及矿物体积模型,优选适宜研究区的岩石脆性及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测井的储层关键参数多方法优选结果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建立的研究区储层品质评价标准解决了八宝山盆地高原含气泥页岩储层评价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过套管电阻率测井、PNN(脉冲中子-中子)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碳氧比(C/O)测井方法在J油区和Q油区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面的优势与适应性,采用测井实例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适用未知地层水矿化度地区,可与裸眼井电阻率直接对比;PNN测井相对于中子寿命测井扩展了应用范围,在高矿化度地层、薄层对油水响应有明显优势;C/O测井适用于低矿化度地层,高矿化度地层适用性较差;中子寿命测井适用于高矿化度、高孔隙度地层,测井服务综合成本较低。J油区和Q油区多种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现场应用分析和系统对比研究,为其他地区优选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系统而准确的页岩气储层参数评价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测井资料的连续性建立有效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测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了页岩气储层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的页岩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并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对部分解释模型加以校正,完成了S1井的页岩气储层识别、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储层物性、含气量以及地质和测井岩石脆性的评价,并借用岩心分析资料加以验证。实际结果表明,该页岩气测井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对页岩气储层参数进行评价,可以为该地区后期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测井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