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斯沃德鲁普盆地位于北极海域,北美克拉通北部边缘地区,经历了完整的前裂谷—同裂谷—后裂谷期旋回后,已经进入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盆地主要有五个构造变形演化阶段,分为两个造山-裂谷旋回;沉积层序为下石炭统同裂谷期地层单元,上二叠统一上白垩统后裂谷期地层单元,上白垩统阶梯状楔形体地层单元。斯沃德鲁普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为三叠系谢依点群海相页岩,主要储盖组合为下二叠统礁灰岩-下二叠统页岩,共划分为2个含油气系统和3个成藏组合。根据油田储量增长模型和发现过程模型预测,斯沃德鲁普盆地的己发现储量未来30年增长量和未发现储量分别为6040.5 MMboe、15269.87 MMboe,总剩余可采储量为24367.08 MMboe。  相似文献   

2.
赛51高产碳酸盐岩基岩油藏的发现,揭开了二连盆地大规模勘探潜山油藏的序幕。对赛汉塔拉凹陷前中生界基岩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前中生界基岩与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有机结合是基岩油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基底结构、基底岩性及地层层序、构造发育史和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发育情况等区域地质背景,决定了基岩油藏的形成特征:中生古储的流体源、高产风化壳储集体、多层状储盖组合、右旋剪切应力场控制下的圈闭模式。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A油田中白垩统储油层主要为Mishrif组、Rumaila组和Mauddud组滩相沉积的生屑灰岩和绿藻灰岩。对油浸灰岩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化合物进行GC(气相色谱)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原油饱和烃色谱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了原油成因,并进行了油源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抽提物中Pr/nC17和Ph/nC18均较低,Pr/Ph均值为0.45,伽马蜡烷/C30藿烷分布范围为0.10~0.23,反映了母源有机质主要为藻类,沉积环境为一定盐度的海相强还原环境;萜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说明母源岩性为碳酸盐岩,原油主要处于低成熟阶段。油源对比表明:伊拉克A油田中白垩统原油主要来自上侏罗统下白垩统Sulaiy组和下白垩统Yamama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勘探阶段精确定量计算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主要是钻杆中途测试技术(DST),但海上DST评价费用较高。为此,提出利用电缆地层取样技术,将取到的地层流体样品在地面条件下进行气液分离,记录气体和液体样品的体积;利用现场水样分析技术,快速有效地确定液体样品中的各离子浓度,判断样品中泥浆滤液与地层水的体积比例;根据体积系数计算模型,将气体和地层水在常压下的体积折算到地层条件下的体积,得到地层条件下的气水比例,即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该方法进一步量化了测井解释结论,特别是气水同层,得到了地层产水率等参数,有效指导了油田的勘探开发作业。  相似文献   

5.
额南油田是2009年发现的位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内的一个含油气区块,主要含油气层系为下白垩统,该区块研究程度较低,亟需对沉积演化及油气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额南油田下白垩统包括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塞汉组,但仅在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发现油气显示。通过综合分析岩屑录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腾格尔组一段以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为主,周边发育小型扇三角洲扇体;腾格尔组二段以滨浅湖相为主,但初期仍发育了少量小型扇三角洲扇体,后期仅发育泥岩沉积。  相似文献   

6.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属于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中,出土了名为“诺氏驼”的骆驼化石。“诺氏驼”比现生种个体大,但骨骼的主要特征与现生种类似,看来应是现在双峰驼的近祖。从国外考古发现的化石证明了原驼自北美经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在中亚细亚变成双峰驼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正初夏的内蒙古扎鲁特草原,起伏的绿草甸一直延伸到天边。在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的巴彦温都敖包,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又开始了。嘎查牧民组成的乌兰牧骑带来精彩的歌舞,男女老少都走上搏克场一展身手,草原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东萨拉嘎查的那达慕大会已经连续举行了43年。以前牧民们是步行或骑马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牧民开着汽车来参加那达慕大会,敖包山下停了三排小轿车、越野车。  相似文献   

8.
以威尔逊提出的碳酸岩沉积相综合模式为理论,结合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生物发育等特征,将涪陵区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相、4个亚相和10个微相。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局部地震异常的反射特征,对涪陵区块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飞一段至飞三段主要划分了前积、地层超覆尖灭、低频强振幅等局部地震异常。通过单井划分、沉积相对比、地震相分析及地震相图的勾绘,为沉积相图的编制、综合评价以及有利目标区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图像分析法检测蔬菜色泽与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色泽和叶绿素含量对其保鲜及加工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蔬菜及其制品色泽的评定,较先进的方法是采用测色色差计测定,它采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系统,由一组滤色片和光电池组合而成,可在仪器上直接读得测量样品色的三刺激值X、Y、Z或由其计算而得的L*、a*、b*值,其中,X代表红原色,Y代表绿原色,Z代表蓝原色;L*a*b*色空间是目前最流行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色空间,在该空间中,L*为明度,+L*为白色方向,-L*为黑色方向,a*、b*为色度坐标,其中+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心为无色.  相似文献   

10.
乌东油田是大庆油田海拉尔盆重点探区,研究其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乌东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油源断层与油气封闭断层配置的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源断层下降盘封堵侧向运移后期油气调整成藏模式;油气藏的形成受油源、断层、构造等配置关系的控制,油气主要来自乌南次凹,生油时间为白垩系下统伊敏组至白垩系上统青元岗组沉积期,切割新老地层长期活动的油源断层为大量油气运移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探讨光照控制和通风设计对绒山羊在非产绒期绒毛生长和羊舍氨气(NH3)浓度的影响,为非产绒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年龄、体重、胎次相近的56只3~4岁陕北白绒山羊空怀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采用自然光照,试验羊12只;Ⅱ组为试验组,采用控制光照,试验羊22只;Ⅲ组在同等控制光照条件下,粗  相似文献   

12.
电缆地层测试是一项获取地层流体样品的重要测井手段,但因储层渗透性、泵抽效率以及泥浆侵入深度等因素影响,电缆地层测试作业经常不能完全取到较纯净的原状地层流体样品。对待这类油水/气水混合样品若仅考虑所取油气样品体积忽略了水样样品的离子组成,则易致使对地层流体性质的认识存在误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精度和提供准确的油气评价物性参数,探索了一种新的井场快速水样分析技术。该技术由水样的离子含量测定和数据分析2部分组成,最终提供的分析结果不但包括样品中混入泥浆滤液的比例,而且还包括地层水的特征离子含量和总矿化度、电阻率以及储层产水率等参数,结合油气样品体积及高压物性分析参数,可以定量地判断储层的流体性质。在南海海域数十口探井的疑难油气层取样分析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与电缆地层测试取样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储层流体性质,为现场作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层缺失类型的确定是复杂断块构造描述的重要步骤之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将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南屯组二段一油组划分出14期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开发区块单砂体级(17个)地层格架,通过短期基准面旋回约束,应用超短期地层格架进行单砂体细分层统层对比,结合上覆地层岩性、电性等特征识别出区块东部目的层顶部存在剥蚀,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纠正了以往目的层断失的错误认识,认清地下油藏的构造形态,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科学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采用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思路,首先利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起扇三角洲平原、前缘和浅湖泥的分布;随后采用随机性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建立岩石相空间分布;最后将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模型融合,形成高精度的岩石相模型。以岩石相模型为约束,采用相控参数建模方法,建立孔隙度、渗透率的三维分布模型,为后续储层研究与油藏开发、数值模拟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清明时节,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哈达图草原,却难觅我曾经生活多年的草原小屋。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举家搬迁到牧场八队。当时我在外求学,每年寒暑假回到这座草原小屋,与家人一起放牛、接羊羔、喂牧犬;秋天到草甸上摘黄花、采蘑菇、猎旱獭;冬季下马尾套捕苏雀、雪雀和百灵鸟,玩得不亦乐乎。白天站在小屋里,远望海拉尔敖包山上成片的杨树林;晚上站在院中,又能欣赏巴彦库仁的闪烁灯光。远方的美景,让我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6.
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建立了巴布亚盆地Fly台地中侏罗统Imburu组层序地层构架,并划分了沉积相,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砂体的展布特征与油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mburu组可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Jsq11和Jsq12的海侵体系域是区内主要是烃源岩发育期,但高位期形成的河道和三角洲砂体在Fly台地中南部构造背景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圈闭,下一步勘探应该转向地层、岩性等圈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淮河过渡区”的讨论 1955年,杨钟健、周明镇先生,在论述安徽泗洪县(现隶属江苏)及五河县东部第四纪地层及化石产地时,首次提出:“这一地区似乎介于中国南方和北方在更新世时期地理上的一个过渡区域”。1957年,裴文中先生在《中国第四纪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一文中,正式提出了“巨河狸──四不象鹿动物群”与“淮河过渡区”的两个概念。此后的二十年间,为我国第四纪地质及古生物学家广泛采用。1978年,有的学者在重新研究了下草湾地层中发现的河狸化石,将“中国巨河狸”改订为“杨氏河狸”,时代由中更新世改为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剖析了天2井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并追踪了其油源。研究结果表明,天2井原油中C31-C35藿烷丰度依次降低,含有较高丰度的伽马蜡烷,无重排藿烷和重排甾烷,C27-C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C28甾烷丰度较高。甾烷的异构化成熟度参数、甲基菲指数均暗示原油成熟度低。在对本区可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从生物标志物指纹和绝对浓度特征确认了天2井原油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有成因联系,指出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为天草凹陷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9.
宁夏不同颜色滩羊的种质及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白滩羊、黑滩羊公羊的性成熟期在7月龄以上,适配年龄在15月龄以上;母羊的性成熟期在6月龄以上,适配年龄在12月龄以上,二者妊娠期平均为153 d,产羔率平均为103%,双羔率平均为3%,基本一致,就是黑色滩羊性成熟期相对早些。白滩羊、黑滩羊在营养水平较高的饲养条件下均可一年四季发情,但多集中于秋季和初冬季节,尤其是秋季性活动旺盛。从经济性状裘皮品质的表现来看,白色滩羊的初生重、初生毛长、初生毛股弯曲数、二毛活重、二毛毛长、二毛毛股弯曲数等各项指标都优于黑色滩羊,黑色滩羊裘皮品质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大,有进一步选育提高的可能性。白滩羊、黑滩羊产肉、产毛性能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20.
以大量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为依据,对东北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并结合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对岩相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晚三叠世的沉积区主要位于东部边缘地带的虎林盆地,从内陆到边缘依次发育河流相、海陆过渡相和浅海陆棚相。早侏罗世主要沉积区位于二连盆地和虎林盆地,二连盆地大部分地区发育河流相,局部地区发育滨浅湖相;虎林盆地发育一套近海碎屑岩系的浅海陆棚相沉积。中侏罗世,沉积中心向中西部迁移,虎林盆地遭受抬升剥蚀,松辽盆地区域性沉降接受沉积(主要的沉积体系为河流相和滨浅湖相),二连盆地沉积环境由河流相过渡到滨浅湖相,再由滨浅湖相向深湖半深湖相演化。东北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油气勘探目的层分布于二连盆地阿拉坦合力群、根河盆地与拉布达林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海拉尔盆地中侏罗统兴安岭群下段以及松辽盆地白城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