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0.5%,CD34阳性率80.9%。按Fletcher等提出的风险分级标准:极低风险者2例、低风险者6例、中风险者9例和高风险者4例。中风险者和高风险者有61.5%的复发转移率。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有赖于内镜及影像学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格列卫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超声内镜(EUS)对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普通胃镜及EUS判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53例,行镜下治疗,包括微创切除、橡皮圈套扎、开创引流,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53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8例囊肿开创引流,实体肿瘤中11例行橡皮圈套扎,34例行镜下圈套电切除,过程顺利,无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切除标本中除1例术前诊断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外,其余标本病理均与EUS诊断吻合,病理符合率为98.1%;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未见复发及不良反应。结论 EUS对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否适宜镜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胃间质瘤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内镜及CT资料。结果 16例胃间质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6例(37.5%)。胃镜仅有2例内镜下活检证实为胃间质瘤,恶性者表面多有溃疡或糜烂(84.5%)。CT表现肿块直径大于10cm的肿瘤5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恶性。结论胃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活检阳性率低,应综合分析临床、内镜和CT的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7年至2015年胃肠道间质瘤61例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61例发生在胃39例,小肠15例,结肠及直肠3例,腹膜后4例,平均年龄61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极低度类风险14例,低度类风险14例,中度类风险21例,高度类风险12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容易误诊,其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均为直肠低度恶性间质瘤.其中,2例完整切除,1例未完整切除.未完整切除者术后16个月死亡,另2例现无瘤存活.结论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临床虽极少发生,但术前仍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术中要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这是治疗的关键,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李春燕  刘静  何正源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198-199,226
目的:探讨女婴阴道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女婴阴道卵黄囊瘤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重新对术中冷冻切片、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CD30、AFP、HCG、PLAP,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盆腔肿块压迫膀胱引起尿潴留而就诊。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细胞主由疏松的网状小囊腔构成,并可见特征性S-D小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阳性、AFP阳性、PLAP阳性、CD30灶性阳性、HCG阴性。结论:卵黄囊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发生于婴儿阴道者罕见。该病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在病理诊断时应注意与胚胎性癌、低分化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纵轴内镜超声检查(longiludinal axis endoscopy ultrasonography,LAEUS)对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内镜诊断为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者进行LAEUS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16例为十二指肠外压迫(共中12例为胆囊,3例为胰腺,1例为肝脏),4例为胃肠间质肌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3例为异位胰腺,2例为脂肪瘤,1例为十二指肠癌,2例为炎性息肉,1例病理提示胃粘膜异位,1例十二指肠滞留性囊肿。LAEUS能根据病灶起源,组织内部结构是否均匀,病灶的回声水平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结论:LAEUS对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有较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横纹肌瘤的超声诊断方法、技巧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胎儿横纹肌瘤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各诊断切面的肿物数目、位置、形态、大小、毗邻、界限、活动度以及形变等特征,分析肿物的病理特征,并总结该病的鉴别诊断.结果 52例病例资料均引产经病理证实为胎儿横纹肌瘤,该病多发常见,可位于各房、室腔,可附着于乳头肌、腱索、室间隔等结构.单发者常位于右心室,部分肿物可对心室及心房的流入道及流出道造成梗阻.肿物大多边界清楚,有包膜,部分边界模糊,与心肌界限不清.肿物大部分无活动度及形变,病理切片中均出现典型的"蜘蛛"细胞改变.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重要手段,是敏感发现、准确定位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可靠方法,在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评价阴道超声检查诊断EP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对21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同时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和相应治疗,并行病理活检。结果211例病理检查结果为:EP 5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内膜增殖症2例,其余无异常发现。211例中,阴道B超诊断EP 43例,病理确诊39例,阴道B超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2.2%、97.5%、91.0%。宫腔镜诊断EP 60例,病理确诊54例,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100.0%、96.2%、97.2%。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阴道B超(χ^2=17.42和7.186,P〈0.01),而两法的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比宫腔镜检查低,但其特异度与宫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阴道超声检查方便、快速、无创且可重复,可作为诊断E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性。方法:应用双盲法对53例(55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侧中,病理证实41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和超声检出侧分别为35侧和39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63.6%,超声则分别为87.8%、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达到早期确诊并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结节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子宫内膜轮廓的完整性及病灶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2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20倒,准确率为83.3%,2例误诊为宫颈肌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患内,1例假阳性。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影像学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确诊2例,1例抗结核化疗6月后病灶缩小,仍在治疗中.1例抗结核化疗者2年后病灶消失.4例手术完整切除瘤体,病理诊断为结核瘤,术后常规抗结核化疗,4例手术治疗者无复发,其中1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脑结核瘤多以颅高压为主要表现,颅外结核史多不明确,临床诊断较困难,影像学可有特征性表现,应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诊断明确且无明显颅高压首选抗结核化疗,颅高压明显、癫痫频繁、不能定性等可手术治疗,手术完整摘除瘤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胃血管球瘤在临床上属罕见肿瘤,现报道1例. 病例:男性,岁.间断剑突下隐痛不适1wk,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粘膜下1.5×1.5cm隆起性病变,疑为平滑肌瘤,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弓下未触及,腹部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经术前准备于2003年8月1日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前壁隆起,局部可触及一个约1.5cm×1.5cm的包块,质中等,可活动.剖检示:胃窦部粘膜隆起,包块位于胃壁肌层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与周围无侵犯.术后送病理检查报告:胃血管球瘤.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于2003年8月5日治愈出院.随访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17例,漏诊19例,诊断符合率为86.0%。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疑诊的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内镜电凝切除食管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对47例患者按乳头状瘤大小不同借助电热活检钳、圈套器进行电凝切除。术后4周至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结果1例因伴发贲门癌行手术治疗,余46例均一次电凝切除,成功率达100%,术中无发生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复查胃镜乳头状瘤全部脱落,基底干净。结论食管乳头状瘤内镜下电凝电切除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肺叶切除,13例行肺楔形切除(其中2例在胸腔镜下完成),1例行肿瘤摘除术。全组术后无死亡a结论: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与肺癌鉴别困难,术前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穿刺肺活检有一定的误诊率。肺炎性假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术中要以冰冻切片明确诊断,术式以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为佳。  相似文献   

17.
38例克罗恩病的内镜检查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38例研究对象行内镜检查,其中36例行结肠镜检查,2例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行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回盲部15例,回肠末端8例,回肠末端和回盲部7例,结肠6例。19例的溃疡呈鹅口疮样.17例的溃疡呈线状或沟槽样,其周围粘膜呈铺路石样。2例行胃镜检查.位于胃窦部1例,食管中下段1例,均为底较深溃疡;内镜下活检发现典型的内芽肿组织,中心无干酷样坏死病灶占39.5%。CD患者依临床表现诊断率为23.1%,内镜检查诊断率为41.7%,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率为14.3%。结论:临床诊断克罗因病较困难,需综合各种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34你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确诊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34例中慢性炎症26例,真菌病4例.囊肿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34你均一次治愈.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3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CT检查应作为诊断蝶窦疾病的常规方法;鼻内镜手术对治疗蝶窦疾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Iymphoid tissue Iymphoma,MALT)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3例,分析其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情况,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临床症状主要为占位性病变及消化道症状。形态学特征主要由形态多样的小B细胞弥漫浸润固有层,部分肿瘤细胞浸润上皮形成典型的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例上皮细胞内的淋巴细胞CD20阳性,CD79α阳性,CD3等阴性。结论:MALT淋巴瘤临床特征不明显,病理组织学形态与炎症性反应及其它淋巴瘤有一定的重合,其诊断应依据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小儿便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吉水县人民医院便血患儿28例,均采用超声检查,分析患儿发生便血的具体病因,并与术中或病理结果对比,研究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28例患儿中5例超声检查显示阴性,其中白血病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另2例有肠炎病史;其余23例患儿中包括美克尔憩室3例,结肠息肉4例,肠套叠6例,绞窄性肠梗阻5例,肠重复畸形2例,过敏性紫癜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各类型患儿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和/(或)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6%、75.0%、100.0%、100.0%、50.0%和100.0%、50.0%。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小儿便血,可有效提高患儿病因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