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Ⅱ优1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示范推广312 hm2,经县科技局和农业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实地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612.5 kg.该品种大田表现为高产、增产潜力大、抗病性较强、适宜我县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做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泉恢131配组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福建、广西、广东南部地区作早稻种植,汕优63种植区作中稻及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Ⅱ优131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优质恢复系泉恢131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优质组区试,2004年进入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试种中表现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再生力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发布的品种权授权公告获悉:我省有5个水稻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其中,Ⅱ优航148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3169、Ⅱ优3229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分别于2006年、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漳州市引进该组合在各县(市、区)试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Ⅱ优536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53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武夷山市吴屯乡引进试种,2004年扩大试种,2005年进行高产示范,2006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4a来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Ⅱ优1273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福建省种植业管理局确定为超级稻的主推品种。2004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5—2006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晚稻种植,表现植株形态好。抗性强,丰产性好,增产、增收显著,每亩产量600-700公斤,高的超过750公斤。  相似文献   

8.
Ⅱ优53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R53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从2003年引进该组合,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米质好等优点,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及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6)。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2002年引进在西城镇麻洋村作再生稻试验,2003年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0.
郭华 《福建农业》2006,(3):9-11
杂交稻“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中晚熟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4-2005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稻,烟后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福恢936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周宁县于2003年引进,2003年、2004年参加中稻区域试验,2005年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经3a试验、试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试验、试种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泉引1号系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用7914-33×59-5-86杂交培育,泉州市农科所引进筛选的加工型新品种,200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5年  相似文献   

13.
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采用航天育种技术手段,筛选出强势恢复系航1号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分蘖能力强、抗倒等优点,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之一.2004年引进我区试种,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我们初步掌握了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Ⅱ优航148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福恢14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至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较突出,2005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3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过3年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适应性较广、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增产增收效果较明显,受到种植农户的好评,在我市做中稻种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特优627系宁德市农科所用农特浦A与亚恢627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高产新组合,2005通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2005年引进该组合在向阳乡坑头村、翔云镇椒岭村、  相似文献   

16.
Ⅱ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南平市区域性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浦城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经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6年全县示范推广种植1200 hm2。现  相似文献   

17.
Ⅱ优51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南恢51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B组区试.2007年续试.2007年进入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5)。2008年,建瓯市东峰农技站引进作经后稻种植20亩。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D奇宝优5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527系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基本营养型,早中晚稻兼用型良种之一。德化县在2005年、2006年引进示范.表现为高产、抗病、米质优等特性。深受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超级稻D奇宝优527系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以D奇宝A不育系为母本、蜀恢527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高产优质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2007年起永安市开始引进作烟后稻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