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品种来源 南农6号原名南抗6号、克KZ23,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5016号。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吉农14号"是以"吉农4号"(吉林20×九农9)为母本,以"吉林27号"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02.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3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1.6%.该品种于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针对北部冬麦区小麦生产现状,调整育种目标,进行优优组配,选育出产量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8.0%以上,品质达国标二级强筋小麦指标的强筋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津农6号;在对津农6号进行产量、品质栽培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了津农6号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南抗三号"是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集优质,高产,抗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d,属中熟品种,植株呈宝塔型,结铃性强,铃重高,品质好,增产潜力大,品质符合国家优质棉标准.在1999年至2005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所需地区种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抗虫效果,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豆品种"吉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 8号”是以吉林 2 0号×长农 4号为母本 ,以公交 84- 5 181为父本 ,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 ,多年系选而成。 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 7 6 % ,2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 10 7%。 2 0 0 0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 ,抗倒伏 ,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公交90208-114"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8.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1.1%;2005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51.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8.1%.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于在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风雨今年特别大,南农6号表现佳,旱涝病虫挡不住,增产丰收小康路,这是2005年9月14日“南农6号”现场观摩会在植棉大县无为召开期间,一位老农望着眼前喜获丰收的“南农6号”由感而发,说出的几句顺口溜。这是广大棉农对“南农6号”的肯定,也是大灾之年“南农6号”抗灾夺丰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黑农40号是以绥81-242为母本,铁780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125天,所需积温2680℃左右,植株高大,粒大整齐,百粒重22克,外观品质优良,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11.5公斤,比目前大面积推广的黑农37号大豆品种增产8.4%-16.1%,增产效果甚为明显.推广以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2.
南农6号(区试原名南抗6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4月经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属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蚜虫、抗倒、抗旱中熟棉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豆品种"吉农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7号”是以长农4*黑农23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选而成。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4.8%;3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12.0%,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的低温抗,搞倒伏,生育期适中。  相似文献   

14.
绵农6号系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1987年以85-42为母本,巴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自1989年F:代以后相继分离出穗大、粒多、粒重、高抗条锈病、长势繁茂、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类型,经系统选择后于1993年稳定成系,其代号为9309-3.经一年鉴定、两年品比试验结果,表现高产、抗病、穗大、粒多.1997~1999年通过国家小麦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2001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定名为绵农6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2).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杂交棉新品种南农7号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栽植、肥料运筹、田间管理、叶面追肥、化控、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南农7号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经过品种×密度2因素3水平田间试验,对绵农6号等3个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绵农6号单株分蘖数为2.08~4.76个,分蘖成穗率为54.3%~59.3%,均低于对照品种绵阳20号。与对照单株分蘖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效分蘖期(12月20日前)。绵农6号主茎与分蘖穗重差异较小,茎蘖cv为14.0%~15.7%。穗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明显较高,分别为:42.1~58.2粒、43.0~50.3g、1.84~2.93g,突出地表现了大穗大粒、穗重型品种的特性。在大面积生产上要获得高产,其种植密度应低于绵阳20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京农6号"红小豆是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于2002年育成。该品种适宜夏播、具有植株直立、高产、大粒、抗病等优良性状。1早熟高产本品种均适于夏播平作或与幼龄果树套种,正常年份北京平原地区全生育期90~95天。高肥水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3号"是南京农大棉花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1995年选育,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们于2000年引进和对照"苏棉9号"、"中棉所29"比较,结果表明,在沿海地区"南抗3号"有丰产性、抗虫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泡椒专用品种"川农泡椒一号"和22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观察并进行聚类分析,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川农泡椒一号"和5个辣椒变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川农泡椒一号"染色体数为2n=24,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2n=24=22m+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10M2+14M1,最长染色体和最短染色体之比在1.41,说明"川农泡椒一号"在整个系统演化中处于相对原始的地位.5个辣椒变种的核型分析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川农泡椒一号"的植物学性状、核型与这5个变种有较大差异,而与雏形椒相近,因此将其归为锥形椒.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12号”是以“公交84112”为母本,以“延院7808-15”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822.5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9%,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656.7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4.9%,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计,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