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娟  马占鸿 《植物保护》1998,24(4):52-52
辽宁发现菟丝子危害黄瓜中国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是一种寄生性杂草,据报道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市均有发生,主要寄生在豆科、菊科、藜科等作物上,对豆科作物危害十分严重,但国内尚未见菟丝子严重危害葫芦科蔬菜的报...  相似文献   

2.
玉米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是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粮经作物栽培模式,杂草危害是该复合种植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5种除草剂(或配方)对玉米与3种豆科作物-大豆Glycine max、赤小豆Vigna umbellata和菜豆Phaseolus vulgaris间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两类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为81.67%~91.55%,显著高于当地常规玉米单作的化学除草处理(P<0.05),5种药剂处理对苗期玉米无明显药害,而对3种豆科作物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玉米收获期900 g/L乙草胺EC、900 g/L乙草胺EC+87.5%2,4-滴异辛酯EC和900 g/L乙草胺EC+10%唑嘧磺草胺SC 3种药剂处理条件下三种间作组合的玉米+豆科作物总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且与各自的人工除草处理相当或更优;本试验5种药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与3种豆科作物间作组合的玉米+豆科作物总产量均与玉米单作常规化学除草处理相当或更优。研究结果可为西北河西走廊地区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下田间杂草的安全、高效化学防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又名贪夜蛾、白菜褐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从北纬57°至南纬40°之间都有分布.在亚洲、澳洲、美洲、非洲及欧洲均有严重为害或成灾的记录,且每次成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十分惊人.1986年以来,甜菜夜蛾在我国发生为害的地区逐渐扩大,成灾频率和程度也越来越重.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爆发成灾,危害遍及20多个省市,南起台湾、广东,北至北京、河北等地.随着蔬菜面积的扩大及夏种指数的增加,甜菜夜蛾的为害逐年加剧,已成为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樟湖镇各村素有种植大豆的习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豆科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虫源不断积累,豆秆黑潜蝇逐年严重,对豆科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豆野螟是豆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主要危害豇豆、菜豆等豆科作物 ,它以幼虫蛀食豆荚、花瓣、造成落花落荚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今夏以来 ,由于天气持续高温干旱 ,使豆野螟的危害加重。据我站在东西湖吴家山农场、慈惠农场、洪山区和平乡等调查点的系统调查 ,目前豆野螟在豇豆上危害最盛 ,一般田块株被害率 85 %~ 95 % ,花被害率 80 %以上 ,果荚被害率 2 5 %~ 30 %。豆野螟在我市一年发生 5代 ,以 2、 3、 4代发生量大、为害重。该虫有转移为害习性 ,花、荚受害不久便脱落 ,幼虫又能重返植株为害 ,老熟幼虫在植株附近浅土层内作土茧化蛹…  相似文献   

6.
豆科与非豆科作物对磷肥反应差异根源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豆科与非豆科作物对磷肥反应差异的解释众说不一,本文根据多年田间和盆栽试验证明。它们对磷肥反应的差别既不在于利用土壤磷素能力和吸磷量不同,也不在于根重,根茎比,根系表面积及其阳离子代换量有很大差异,两类作物根际和非限际土壤的PH及有效磷量虽有所不同,但达不到显著水平,两种作物吸收的氮,磷量密切相关,豆科对磷敏感仅发生在缺氮土壤上,供氮充分或施用氮肥,非豆科对磷肥反应的敏感性并不比豆科作物逊色,表明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咪唑乙烟酸的除草效果及对豆科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1500ml/hm2和2000ml/hm2两个剂量的5%咪唑乙烟酸AS对黄豆、绿豆、黄芪间作田进行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结果表明,两个剂量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0.2%和92.6%;苗后早期茎叶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4.0%和95.2%,尤其是对马齿苋、藜等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土壤处理防效达100%,但对多年生杂草问荆防除效果较差。不同处理方法两个剂量咪唑乙烟酸对3种豆科作物均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8.
豆荚螟Etic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是多种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1978年郑州姚桥公社有几十亩大豆,遭受豆荚螟幼虫为害,减产5成左右。过去记载第一代发生在5、6月,为害毛苕和春箭舌豌豆。据我们观察豆荚螟第一代发生在4月份,主要为害小叶金鸡耳。  相似文献   

9.
10%精喹禾灵乳油对甘草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鑫  安艳  李慧  晋小军 《植物保护》2018,44(6):219-223
为研究豆科作物除草剂精喹禾灵对人工栽培的甘草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甘草的安全性,在调查田间杂草种类及基数的基础上,对三年生甘草种植田进行了不同剂量10%精喹禾灵EC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甘草田间杂草共62种,隶属于19科43属。相对多度在30%以上的优势杂草有2种,相对多度在10%~30%内的优势杂草有8种,其中菊科杂草苣荬菜对甘草植株的危害最为严重,其相对多度达35.95%,田间频率为97%,田间密度为11.85%。禾本科杂草在危害严重的杂草中所占种类最多。施用10%精喹禾灵EC有效剂量75.0 g/hm~2时,对田间禾本科杂草的总体防效最佳,但甘草植株有药害产生,出现叶卷曲及叶片烧伤现象,甘草生长期延长。综合试验结果,推荐10%精喹禾灵EC施用量为65.0~70.0 g/hm~2,在该范围内除草效果最佳且对甘草安全。  相似文献   

10.
红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phasiana Fabricius属缘蝽科巨缘蝽亚科Mictinae,是江西丘陵、山区常见害虫之一,常在林木、豆科作物上局部成灾。 一、分布及为害 红背安缘蝽属东洋区系昆虫,国内北限可抵辽宁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