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南疆沙漠边缘的绿洲农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棉花苗期和果树花果期,风沙造成幼苗死亡、茎倒枝折、落花落果,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开展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域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回顾农田的风沙流结构特征,梳理了风沙对农作物的2种危害形式,概述了农作物风沙防护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农作物风沙危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南疆的农作物类型及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未来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重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周吉红 《北京农业》2007,(18):49-51
针对北京地区花生、红薯种植面积增加,花生、红薯收获后裸露地块增加,冬春季易造成扬尘、扬沙,对首都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现状。本文分析了京郊花生、红薯种植面积增加及其收获后裸露地块增加的原因,浅析了造成北京地区风沙天气的原因,指出除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以及内蒙古高原东南部坝上地区,人为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生态遭到破坏,形成了影响北京地区的沙源外,京郊不合理的农作物种植造成的裸露地块增加,也是造成北京地区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浅析了通过合理的农作物搭配种植模式来进行冬春季花生、红薯裸露地块扬尘控制措施,指出和北京郊区相似生态的地区,冬春季裸露地块扬尘也可参照此对策,通过合理的农作物搭配种植模式来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裸露耕地风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内蒙古阴山北部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耕地为试验区,利用手持式风速仪测定风速,JY222型地温仪测定地温,SC-I型集沙仪测定风蚀量,通过观测不同风速下的风蚀情况,获得裸露耕地风沙运动规律的参数——沙粒的起风速度、沙粒沿高度变化、风速、风蚀量的基本资料,详尽地分析了裸露耕地风沙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风沙运动与沙漠风沙运动不同,得出了耕地风沙运动的基本特性和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根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风沙干旱的气候特点,选择抗性较强.易于栽培的小黑杨造林,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锁住了风沙,遏制了水土流失,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谷物低温干燥的数学模拟程序和北京地区1986-1993年连续8年的实际气象数据,对北京地区小麦低温干燥进行模拟分析,考察了风量,小麦初始含水率,收获日期和逐年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谷床厚度等因素对北京地区小麦低温干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风沙流结构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对室内风洞中的风沙流行实测的基础上,定量地考察了20cm高度范围内的风沙流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任敬忠 《农业与技术》2013,(12):100-100
吉林省是营造农防林历史较早,建设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农防林抗御风沙,控制灾害性自然因素的恶性循环,使农业收获在稳定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对此,文中认为农防林具有防止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固定基本田块,扩大耕地面积等效益。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玉米低温干燥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开发的谷物低温干燥模拟程序以及北京地区1968-1993年的气象数据,对北京地区玉米低温干燥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风量、玉米初始含水率,干燥作业开始日期、逐年气象条件和谷床厚度对玉米低温干燥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北京地区玉米低温干燥的风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9.
在流动风沙区设置麦草沙障,是一种速效、简捷的固沙措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风沙危害地带,进行不同类型麦草沙障的对出试验,力求找到自然条件相近风沙区的麦草沙障类型,以达到治理风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资源最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春季风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51—1980年北京30年风沙资料,研究得出:(1)、北京风沙春季最多,占51.6%;冬季次之,占30.5%;夏秋最少,均不足10%。(2),北京春季风沙以能见度在1—10公里范围内的扬沙为主,约占2/3;浮尘占1/4多;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暴最少,仅占1/12。(3),北京春季风沙87%的沙尘是来源于本地,有13%来源于干旱沙漠地区和黄土高原。(4),引起北京春季风沙的风速需在4.7米/秒以上。降水能抑制风沙形成。(5),北京春季风沙与造林绿化密切有关。解放前,北京树木和绿地很少,因此1951—1960年期间风沙极为频繁,平均每年春季约30次,约每三天有一次风沙日。解放后,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到1961年,绿地扩大了四倍多,树木数目增长了200多倍,所以1961—1970年期间,春季风沙大幅度减少,平均每10天有一次风沙日。1966年以后10年,绿地减少了11%,树木减少了40%,因此,1971—1980年的最近10年期间,春季风沙又有回升趋势,平均每周有一次风沙天气。北京的绿地面积再扩大两倍,即可基本上制止风沙为害。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柴达木盆地1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减少的趋势,4月为扬沙、浮尘、沙尘暴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沙尘天气均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气候特征;沙尘天气与大风、降水呈正相关,与大风的相关性明显,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明显;四季气温与沙尘天气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可见大风日数的减少是沙尘天气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对沙尘天气的发生也起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的大气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冬季的PM2.5质量浓度高于夏季、秋季,其中2008年8~9月和2009年8月的浓度较低。气象条件(如沙尘暴)是造成春季PM2.5浓度高的主要原因,燃煤取暖是造成冬季浓度高的主要原因。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PM2.5标准值,若采取北京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则北京以及其他城市的PM2.5达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Micaps实况资料,对2011年4月29-30日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的大尺度环流演变和物理量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该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出现沙尘暴的必要触发条件,得出: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是诱发该次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因子;温度平流、层结不稳定、垂直速度、散度与此次沙尘天气从爆发到衰亡的发展过程有很好对应关系,有利于诱发该次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朱日和地区20m气象塔的风速及PM10沙尘质量浓度资料,分析典型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扬沙、浮尘)中近地层风速廓线及PM10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扬沙发生发展过程中风速较大,梯度变化明显;浮尘天气风速相对较小,整个过程随时间均呈现出递增态势。沙尘天气结束后比开始前的风速均有所减小。沙尘暴期间PM10平均浓度在5436.38~10000μg/m3,扬沙天气发生过程中平均PM10质量浓度为1799.49~4006.06μg/m3,浮尘过程中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765.53μg/m3。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至半湿润地区,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在河北省历年沙尘暴灾害天气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尘暴对河北省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减轻沙尘暴危害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Global dust storms on Mars occur in some years but not in others. If the four Mars years of Viking data are representative, som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inferred. In years with global dust storms, dust is raise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spread over much of the planet by an intensified Hadley circulation. In years without global dust storms, dust is raise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y relatively active mid-latitude storm systems but does not spread globally. In both cases the dusty season is winter in the north. Assuming that the cross-equatorial Hadley circul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onset of global dust storms, it is shown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a northen hemisphere dust haze weakens its intensity and, henc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urface stres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is, in turn,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global dust storm developmen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therefore the result either of a competition between circulations in opposite hemispheres, in which case the variability has a random component, or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cycling of dust between hemispheres, in which case the vari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dust storm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8.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球地基气溶胶观测网(AERONET)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01—2013年沙尘天气期间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京沙尘天气期间受沙尘粒子的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值(AOD)较大,且随波长增大而减小,在波长440 nm处平均值约为1.2;气溶胶Angstrom波长指数97.62%都聚集在0.7以下,说明北京沙尘天气期间粒子较大;沙尘天气期间单次散射反照率随波长增加而增加,平均值约为0.93;复折射指数实部在波长675 nm处最大,平均约为1.55,虚部在440 nm处最大,平均值达到0.006;总的不对称因子平均值约为0.72;北京地区沙尘天气期间气溶胶粒子谱型呈双峰分布,且以粗模态粒子为主,其峰值随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粗模态粒子的峰值半径平均约为2.6μm。这些参数对于深入研究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和气候效应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报和预防沙尘天气,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近50年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暴天气变化的特点。[结果]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两季发生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春季是沙尘暴天气现象最频发季节;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平均沙尘暴日数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春季的下降趋势最显著,秋季下降幅度最小;近50年锡林郭勒盟年季平均沙尘暴日数均存在年代际变化的突变现象。[结论]总体来看,锡林郭勒盟的沙尘暴是从一个相对较多的平均态转变到一个相对较少的平均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