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炭疽病是设施草莓立柱式无土栽培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该栽培模式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采用大田随机抽样调查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不同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差异,分别为9月份>10月份>11月份,品种"红颜">"章姬">"宁玉">"甜查理",并提出该栽培模式下炭疽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青浦区主栽的"红颜"草莓因长年连作,易发炭疽病,严重制约了青浦区草莓的产业化发展。为筛选出防治炭疽病的高效药剂,特进行了3种新型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于草莓移栽后施用500g/L氟啶胺悬浮剂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且持效期较长,药后14d防效达88.48%。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种植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草莓品种的性状特点,以东川引种的草莓品种"红颜""章姬""妙香7号""白草莓"为试材,从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性状、发病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章姬""红颜""妙香7号"果个大产量高,"白草莓"果个小产量低。"章姬""红颜"和"白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甜,"白草莓"略有桃香味,但"章姬"和"白草莓"不耐储运,适宜即采即食,建议作为观光园区种植,在当地销售,"白草莓"作为特色草莓品种小面积栽培;"红颜"和"妙香7号"储运性好,建议将"红颜"作为东川区和滇中城市近郊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妙香7号"口感微酸,抗病性强,可以作为加工草莓种植。种植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及产品定位来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观光采摘园红颜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红颜草莓主要性状,栽培前的准备、定植、田间管理及观光采摘等,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病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2年夏季,对湖北省草莓(Fragaria ananassa)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湖北省草莓主栽品种晶瑶、丰香、法兰地等.结果表明,晶瑶育苗期炭疽病发病情况最严重,平均发病率为41.7%,平均病情指数为21.5;丰香次之;法兰地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16.2%,平均病情指数为7.5.并对炭疽病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6.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900 mL/hm2用于防治草莓炭疽病,防效较好,优于同类产品,对草莓安全,是防治草莓炭疽病较理想的药剂,在防治上要掌握在发病初期,每间隔10~15 d防治1次,最终对草莓炭疽病防效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草莓在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温室广泛种植,三坪农场从2012年开始在温室栽培种植,主要品种有红颜、章姬、甜查理、蒙特瑞。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种病虫害发生趋势加重,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是实现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现将乌鲁木齐地区温室草莓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灰霉病1.危害症状该病发生在花期以后,主要危害花和果实,叶片  相似文献   

8.
正草莓长期采取无性繁殖,易受病毒、病菌侵染,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草莓长势和质量,尤其是炭疽病已成为草莓苗期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草莓苗的产量和质量,为培育出符合生产需求的无病壮苗,我们进行了草莓育苗期间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的研究。1育苗母株选择为探明母株来源与炭疽病发生程度的关系,在阜阳市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育苗基地进行了对比试验。3月17日,分别选取600棵红颜脱毒组培一代苗、自留越冬种苗(10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章姬"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12.5%氟环唑悬浮剂(欧博)、50%咪酰胺乳油(咪鲜胺)3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草莓炭疽病是浙江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探明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对于科学防控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研究,探明了草莓炭疽病的侵染与发病、发生流行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此制定了草莓炭疽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病害流行趋势综合分析预测方法,集成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红颜草莓是目前四川草莓产业的主栽品种。红颜草莓在夏季高温高湿的育苗期极易感染炭疽病等病害,易造成种苗毁灭性的大面积死亡。本文通过近年对红颜草莓种苗良繁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从原种苗脱毒与繁育、生产种苗繁育等各技术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品种红颜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微生物菌剂作为试材,同时设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作为化学药剂对照、清水对照,研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表现出对草莓炭疽病较好的防治效果,均超过65%,且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为明显,超过60%,但施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均低于40%;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灰霉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为30%~55%。同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植株均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上海市奉贤区大棚草莓栽培中的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对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奉贤区种植的"红颜"草莓品种在减氮10%的情况下,增施"生物源"生防型复合菌剂,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和增加产量。在奉贤区种植的"红颜"草莓上,施用蚯蚓生物有机肥,能增加草莓糖度,提高草莓品质,且能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近年来嘉善县大棚草莓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种植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善县草莓病虫害系统调查方法。通过2016—2019年的系统调查,明确了嘉善县草莓大田育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以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大棚种植期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以及二斑叶螨、朱砂叶螨、蓟马等。对导致产量损失的主要病虫——炭疽病、灰霉病和害螨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套防治策略,通过发布植保月历和病虫情报指导种植户科学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重庆草莓品种结构,引入日本草莓新品种"香野",对照品种"红颜",开展了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2个品种的比较试验,主要针对草莓的植株、叶、花、果等植物学特性,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和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香野"草莓在重庆9月种植,12月上旬即开始成熟上市,果实始熟期较"红颜"早16 d;可溶性固形物可高达15.43%,较"红颜"品质好;香味浓,固酸比可高达31.72,糖酸比可高达16.5,口感纯甜,适合本地人口感;丰产性好,产量达22445.8 kg/hm2,较红颜高14804.4 kg/hm2,丰产优势明显;较抗炭疽病、白粉病和蚜虫;种植效益高,产值为1432308.1元/hm2;表明"香野"草莓是一个熟期早、品质优、香味浓、风味甜、丰产性好、抗病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也不高,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设施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设施草莓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红颜、丰香、章姬等发病较重,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及产量。介绍了草莓白粉病的发病特点、发病高峰期及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熏蒸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草莓白粉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防治炭疽病新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进行新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的7天和14天,苯甲.嘧菌酯对苦瓜炭疽病的防效最好。与之相比较,在草莓和黄瓜上的防效也较为理想。研究表明,苯甲.嘧菌酯防治炭疽病效果良好、持效期长,是防治草莓、苦瓜、黄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同时,还能防治草莓病害、提高产量、改善草莓品质。生产上建议的使用剂量为450~600ml.hm-2。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引起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并筛选对草莓炭疽病有效的生物药剂,对采自北京部分草莓产区的草莓炭疽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培养,针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选用5种生物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引起草莓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其中C.gloeosporioides为引起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的优势菌株。2%绿宝水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对草莓炭疽病防效较好,在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2.7%、74.7%,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67.4%、65.7%,均高于1%蛇床子素微乳剂、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且与对照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选用2%绿宝水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代替化学农药防治草莓炭疽病。  相似文献   

19.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悬浮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有特效,平均防效为70.61%,可以在草莓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红颜草莓日光温室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农技服务》2014,(11):33+35-33
在对本地区红颜草莓日光温室栽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红颜草莓的品种表现、选地整地、适期定植、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植株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病虫害防治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