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是我县中蜂定地饲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严重威胁养蜂事业的发展。从 2 0 0 1年至今 ,连续 3年在我县发病严重 ,致使养蜂生产损失重大 ,减少蜂群 70 %以上。因此 ,总结了这几年的防治经验 ,供蜂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 中囊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主要感染危害幼虫和工蜂 ,在气温适宜的春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被害幼虫无法化蛹 ,一般都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 ,封盖前感染幼虫失去光泽 ,然后软塌下陷 ,贴于巢房下半部 ,成面团状 ,无臭味 ,头部有黑色点 ,封盖患病幼虫被工蜂咬破蜡盖 ,呈…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地区山多,丘陵盆地少,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量集中;雨季一般从5月20日左右开始至10月20日左右,长达5个月之久,从4月上旬开始迅速升温,5月份最高气温35~38℃,雨季部分地区蜜源缺乏,工蜂出勤时间减少,白垩病、幼虫病、巢虫、螨虫接踵而至;若管理中某个环节未跟上,到10月底1群蜂可减少到1.2脾(含中蜂,以下同),甚至整群飞逃。笔者谈一点多年的养蜂实践供蜂友参考。1蜂群防太阳晒蜂箱放水泥地板或平顶房上均要遮阳,否则会遭受损失。1995年,邻居杨蜂友有中蜂8箱,胡蜂友有中蜂2箱,因均未防太阳暴晒,蜂群在4月下旬的6天之内全部飞逃。我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蜂生产上出现了急性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因春季气温不稳,低温阴雨引起巢内花粉霉坏,致使幼虫、青、幼蜂中毒的混合感染、并发的病害,称“春季蜂病”。此病已在广东惠阳地区普遍发生,给中蜂生产造成损失,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春全区因此病损失的蜂群达4万群,占全区蜂群总数的23%。重病区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地意蜂、中蜂混杂饲养,不仅因盗蜜毁掉中蜂群,而且蜂病交叉感染致使中蜂患病率提高。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来势较猛,虽比中蜂囊状幼虫病致死率低,稍不注意损失也不轻。一、观察诊断欧洲幼虫腐臭病是蜜蜂幼虫在封盖前被细菌感染死在巢房中。发病蜂群数量多,走近蜂场会闻到一股怪味,老式桶养中蜂如果群势下降许多,见不到死蜂死幼  相似文献   

5.
焦文安 《蜜蜂杂志》2010,30(3):31-31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影响中蜂蜂群发展和生产的病害之一,一旦蔓延,轻则影响蜂群繁殖发展,重则造成群势严重削弱,甚至全场蜂群死亡。化学防治中囊病既费时、费力,又污  相似文献   

6.
范克民 《蜜蜂杂志》2008,28(6):29-29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在发病期间蜂群会飞逃.该病难以治愈,有效办法是培育抗病蜂王,隔离治疗,及时对病群蜂王进行剪翅.总之是要耐心细致地管理好蜂群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贺祥林 《蜜蜂杂志》2008,28(1):29-30
1972年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在全国暴发.该年冬季我的蜂场在岳阳采柃花时传染上此病,有500多脾中蜂,第二年春季中囊病暴发,有一次集体逃亡20多群蜂,当时治病无方,蜂群所剩无几.此后用过许多中草药都只能起控制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到头来蜂群群势越来越弱,始终没有找到特效药.我想,中囊病这么严重而中蜂并没有绝种,这应归功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中蜂感染中囊病是难免的,于是我多年来以自然淘汰生存法为准则,加上人为管理进一步加以控制,收到良好效果,使中囊病降低到最小程度.现将我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东北型中蜂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北部以及吉林省的南部山区,是优良的地方蜂种.具有采集力强、维持群势强、分蜂性弱、耐寒性强等诸多优点,但多年来困扰我地蜂农的东北型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严重影响了蜂群的发展.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是危害我省中蜂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蜂群一旦感染此病,很难治愈,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导致全场蜂群灭亡.而且.目前尚未发现能较好地治疗中囊病的药物.因此,要想养好中蜂,必须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做好中囊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SacbroodDisease),简称中囊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中华蜜蜂极易感染该病毒,蜂群一旦发病,蜜蜂死亡率较高,而且会迅速在其他蜂群传播,危害极其严重。山东是传统的中华蜜蜂养殖大省,中蜂饲养具有悠久的历史。2017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对我省中蜂主要存养区的蜜蜂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本省近年来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病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我主要饲养勤奋、耐寒、饲料消耗少、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中蜂.中蜂投资小,收益高,较容易管理,深受广大蜂农欢迎.但中蜂的致命弱点是抗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能力较差.一旦被感染,即向附近蜂群迅速传播,直至整个蜂场,基本无治愈的希望.轻则造成减产,重则使全场蜂群毁灭.  相似文献   

12.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危害中蜂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流行迅速,危害严重,20世纪70年代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暴发、蔓延,致蜂群损失过半。此后该病虽有所缓和,但在中蜂产区仍不时呈点、片发生,对中蜂生产的威胁极大。由于目前国内对"中囊病"还没有一种有效药物,因此抗"中囊病"蜂种选育就成了防治"中囊病"唯一有效的途径。国内抗"中囊病"蜂种选育,福建农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20世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2021,41(8)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蜜蜂中常见的高传染性、高致病的蜂病,其致病性可能会导致患病蜂群覆灭,对中蜂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总结了中囊病的诱发因素、发病规律、表征及防治方法等,以期为中蜂健康高效养殖及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6 - 1999年 ,我饲养的蜂群患了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在此 4年中 ,我曾用过强氯杀菌剂、抗病毒灵、青霉素、链霉素、碘酊等药物进行防治 ,都没有收到明显好转的效果。虽然失败了 ,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后来 ,在山上收捕了十多群野生中蜂 ,饲养几个月后 ,部分蜂  相似文献   

15.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烂子病"等,严重的可致规模化中蜂场的中蜂全部死亡,该病发病快,涉及面广,给蜂农造成极大损失。2014年3-4月,正安县境内安场镇、碧峰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据抽查几个蜂场统计显示,发病蜂群占饲养蜂群总数的81。5%。笔者采取控制中蜂场转移流动,加强饲养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清除传染源,选育抗病蜂王繁育,结合中草药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我主要饲养勤奋、耐寒、饲料消耗少、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中蜂。中蜂投资小,收益高,较容易管理,深受广大蜂农欢迎。但中蜂的致命弱点是抗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能力较差。一旦被感染,即向附近蜂群迅速传播,直至整个蜂场,基本无治愈的希望。轻则造成减产,重则使全场蜂群毁灭。1976年,我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的中囊病,我的蜂场也未能幸免,所有蜂群都感染了。我曾先后用土霉素、病毒灵等多种西药治疗,收效甚微。再用抗病毒的中草药如虎杖、板蓝根、虫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等中草药治疗,效果仍然不好。数十群蜂死的死,逃…  相似文献   

17.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目前中蜂发展的最大障碍,湖南常桃一带活框饲养的中蜂越来越少。2009年《中国蜂业》第4期刊登了《补钙治疗中囊病效果好》一文,有些蜂友采用后收到一定效果,不再为养中蜂犯愁。经过几年实践,对患囊状幼虫病蜂群不同症状,单一靠补钙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根据观察和资料介绍,囊状幼虫病病症可分为三个类型,对不同病症的囊状幼虫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一,现介绍如下:一、囊状幼虫病类型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18.
自1973年,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规模化中蜂场几乎全部垮掉,损失惨重,而改养西蜂。农民散养的中蜂桶桶发病,户户受损,死亡90%以上,真是毁灭性灾难。当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检疫,控制中蜂场的转移流动,加强蜂群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中断传染源,选抗病蜂群育王,并结合药物防治,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蔓延,使我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现将防治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如下,供蜂友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2004年,我地(赣东北地区)暴发中蜂囊状幼虫病,传播迅速,虽然现在各个中蜂场都已更换新蜂王,可仍会对蜂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今年中囊病发病较晚,出现在换王和蜂群高度发展的后期,尽管现在患病对蜂群没有毁灭性的威胁,但必然会给蜂群发展和今年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失。中囊病是一种顽固、发生普遍、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疾病。从1979年中囊病初次暴发至今,科研工作者和中蜂饲养者一直没有间断对中囊病治疗措施和合适治疗方案的研究,曾先后对患病蜂群进行换脾、换箱、换王和采取对蜂具消毒灭菌、饲养强群、饲喂中西药等综合防治措施,才使…  相似文献   

20.
<正>从数十年中蜂饲养的实践发现,中蜂的主要病虫害是两病一害。两病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一害是巢虫引发的白头蛹病。一害通过密集饲养方法结合巢虫清的使用,基本能控制住危害。而两种幼虫病还时有发生,中囊病由病毒引发,原来无特效药,但近几年来只偶有发现;欧幼病由细菌引起,可以用抗菌素治疗,会出现用药多次效果不佳。自上世纪70年代中囊病暴发以来,中蜂群损失过半,有的地区难觅踪迹,几经磨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