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全面应用性控冻精新技术.快速扩大良种奶牛种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和石河子政府(以下简称“师市”)采取重大举措,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施了推广应用性控冻精科技攻关项目。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了“农八师石河子市实施性控冻精项目管理办法”和“性控冻精项目技术操作规程”及每只性控冻精财政补贴120元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性控冻精的发展历史和原理,并比较了超级性控冻精与普通性控冻精在实际生产中表现,试验结果显示:4M超级性控冻精和超级性控冻精无论在青年牛还是在头胎牛中使用,其受胎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性控冻精,尤其在青年牛上表现更为明显;4M超级性控冻精和超级性控冻精母犊率高于普通性控冻精,但差异不显著;使用4M超级性控冻精和超级性控冻精费用低于普通性控冻精。建议牧场在青年牛和头胎牛进行人工授精时选择超级性控冻精,可以增加牛场的母牛数,提高扩群速度和改良速度,进而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效果,采用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分组授配奶牛进行对比试验.性控冻精授配奶牛平均受胎率为89.2%;常规冻精授配母牛平均受胎率89.4%,差异不显著(P>0.05);性控冻精母犊率达到92.02%,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经对性控冻精所产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使用方法大致相同,但许多细节还是决定着常规冻精和性控冻精的受胎率高低,因此对于奶牛性控冻精的配种工作,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程,从各个细节方面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奶牛性控冻精在奶牛繁育上的应用,可以说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之后的第3次技术革命.可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性控冻精与非性控冻精相比价格要高出许多,有效精子数又相对较低(性控冻精300万每支,非性控冻精1000万每支),因此如何提高性控冻精的受胎率,就是我们目前应该急于解决的问题.现根据4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掌握奶牛性控冻精的适宜输配时间,提高奶牛性控冻精的授配效果,在甘肃天水嘉信奶牛试验场进行奶牛性控冻精不同输精时间受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在发情后18~26 h实施性控冻精授配,其配种效果显著优于发情后8~12 h及13~17 h的配种效果,是奶牛性控冻精在生产实践中较为理想的输配时间。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5):21-25
对扬州某地区集约化奶牛场2011—2016年中国荷斯坦奶牛冻精繁育效果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对13月龄后备青年母牛运用不同性质冻精人工授精,其国产性控冻精、进口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为52.69%和60.24%,而没有经过分离处理的普通冻精受胎率可达到80%以上。与普通冻精相比,青年母牛使用性控冻精配种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从净得有用生产后备母牛效率得出,进口性控冻精(44.87%)国产性控冻精(37.9%)普通冻精(31.71%),其中进口冻精净得可生产用母牛犊效率最高,同时性控冻精在牧场群体遗传改良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性控冻精繁育的后代在生产力方面与普通冻精无显著差异(P0.05),打消了企业对性控冻精使用的一些顾虑。  相似文献   

8.
奶牛性控冻精低剂量人工授精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性别控制繁育技术是继常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之后,家畜繁育改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由于性控冻精自身特点,在人工授精操作上与常规冻精输精略有不同,为了提高奶牛性控冻精受胎率和利用效率,节省成本,本规程对奶牛性控冻精低剂量深部人工授精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11,(8):27-27
嫩江县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每年购进一批优质的奶牛良种补贴冻精,全部免费发放给冻配技术员和广大养殖户。在全县范围内奶牛良种补贴冻精覆盖率达到了100%(奶牛性控冻精试点的乡镇除外)。通过3年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奶牛的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科学饲养,其群体生产水平提高500kg左右.国家奶牛良...  相似文献   

10.
提高对性控冻精技术实践效果宣传力度,通过重点区域、重点小区的示范使用,使广大养殖户意识到性控冻精的使用价值,从而慢慢接受并使用性控冻精;政府各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奶牛养殖的扶持力度,调动奶农的养殖积极性;加大对性控冻精技术的研究资金投入,着力降低性控冻精生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离X和Y精子的性控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是控制家畜性别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然而,低密度性控精液输精效果还不如常规人工授精,许多技术环节都有待改进.以常规冻精和稀释常规冻精为对照,研究解冻方法、输精时间和部位、不同精液来源和输精员以及育成和经产牛等因素对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精液解冻水浴温度和持续时间对人工授精效果有显著影响,性控精液对解冻水浴温度更敏感;性控冻精和稀释常规冻精比常规冻精对输精时间要求更严格;3种精液输精到排卵卵泡同侧子宫角基部受胎率都显著高于输精于子宫体和同侧子宫角前端;3种精液育成牛受胎率(80%)都显著高于经产牛(50%);于输精同时注射促排卵素3号明显提高性控冻精受胎率;经严格挑选、能够从事胚胎移植操作的技术熟练输精员之间性控冻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在所设计的不同条件下,性控冻精与稀释同样倍数的常规冻精行为相似,说明精子分离过程没有对精子造成特殊损伤.研究结果说明,精确控制人工授精各个技术环节可以实现消除性控与非性控、低密度与高密度精演之间的差别,获得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受胎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掌握和推广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加快我县奶牛改良步伐.2008年我县从天津引进优良性控冻精100支.在恰卜恰镇地区进行了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试验示范工作,现将本次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探讨不同冻精品种、不同配种员、不同输精部位、不同发情状态、配次等因素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精品种、配种员技术水平、输精部位对性控冻精受胎率均有影响,其中输精部位对性控冻精受胎率影响更显著。另外,本文也探讨了解决性控冻精受胎率制约性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牛性控冻精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输精,是快速高效扩繁高产奶牛的有效途径,在生产实践中,情期受胎率偏低是推广性控冻精的技术障碍。作者总结了多年来性控冻精使用情况取得的好效果,得出结论是育成牛情期受胎率为67.2%.1-3胎成年奶牛情期受胎率为57.9%.本文对奶牛性控冻精应用和提高高产奶牛性控冻精情期受胎率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8):52-54
为了研究使用性控冷冻精液(以下简称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10名输精员和6头公牛性控冻精对1851头青年奶牛随机进行人工授精,第1次人工授精时全部使用性控冻精,返情的母牛分别使用常规精液和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统计分析妊娠率、产犊数、母犊数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显著高于常规精液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P0.05);不同公牛性控冻精和不同输精人员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存在差异(P0.05);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流产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青年奶牛第1次人工授精配种适合选择性控冻精,能显著提高后代母犊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2005年开始生产奶牛性控冻精。几年来,虽然性控冻精的应用在奶牛场扩繁、整体产奶量提高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到目前为止,性控冻精的应用并没有在国内大面积推广。为掌握关于性控冻精应用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针对奶牛性控冻精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输精部位、不同精液采源及育成和成母牛等因素对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并对转人α-孔清蛋白基因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的人工授精效果进行了比较,以便为制定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性控冻精的合理授精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奶牛新品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性控冻精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笔者从养殖者对性控冻精的接受程度入手,调查阿克苏市推广性控冻精效果,分析了阿克苏市性控冻精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快速提高母牛数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宝山区开展性控冻精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试验,以比较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使用后适配母牛的受胎率、母犊率及犊牛外貌等情况。结果表明性控冻精受胎率比普通冻精低,但母犊率远高于普通冻精。使用性控冻精获得的母犊更符合高产母牛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人们采用了科学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如奶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性控冻精技术等。实践证明,使用性控冻精是实现奶牛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性控冻精与常规冻精相比,具有价格高、成本高、有效精子数量相对少(性控冻精200万/支,常规冻精1000万/支)、活力弱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