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奶牛乳头疣是奶牛乳房或奶头上的一种慢性疾病。奶牛乳房或奶头上,常长有一些小肉疙瘩,外观呈黑紫色,即增生的肉疣,在清洗和按摩乳房或挤奶时,触动有痛感,影响泌乳和挤奶,长期以来,困扰养牛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常见多发而又很难治愈的普通疾病,其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某些传染病,严重挫伤了奶牛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笔者曾经用手术切除疗法、烧烙方法、结扎法等治疗奶牛乳头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但是,这些方法养殖户很难自己完成,且费时费力。自2017年3月开始,笔者先后用浓缩食醋和2.5%5-氟尿嘧啶软膏外擦对比治疗奶牛乳头疣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犬皮肤真菌病治疗用克霉素软膏、咪康唑软膏和癣净涂擦患部,每天1-2次。犬皮肤真菌病治疗...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上的赘生的疣,是奶牛乳房及乳头皮肤表面长出的乳头状瘤及刺瘤,表面呈颗粒状或刺状,一个乳头上可长出几个甚至几十个,有时溃烂流血,挤奶时牛因疼痛而蹴踢,影响挤奶和犊牛吮乳,重者致产奶量下降。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樱桃叶涂擦治疗该病5例,全部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乳房乳头疣俗称乳头状瘤,是皮肤疣,其形不一样、大小不等,触压有坚实感,碰擦时易出血,影响挤奶和乳房的卫生。近年来,笔者用苦参子凡士林膏治疗本病、效果满意。方法:将苦参子研细末与凡士林膏按2:8比例调匀,涂敷患部。用药前先用5%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患部,然后涂以药膏,隔2天敷药1次,5天以后疣的局部开始坏死结痂,10天后痂皮的全部将脱落而愈,不再复发。 苦参子软膏治奶牛乳头疣@钟玉华$黑龙江省克东县家畜繁育服务中心!164800  相似文献   

5.
1.鸽鼻炎 先用3%的硼酸水洗净鼻腔分泌物,再口服银翘解毒片,每只每次半片,每天2次,连用3—4天。 2.鸽眼病 用2%的硼酸水洗眼,为防止眼睑硬化,可涂擦硼酸软膏或橄榄油。 使用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眼膏,每天涂2次。 桑叶煎水洗眼,其后涂芝麻油或花生油。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乳房、乳头疣俗称乳头状瘤,是皮肤疣。其形不一,大小不等,数目不定。触压有坚实感,碰擦时易出血,影响挤奶和乳的卫生。近几年来,笔者试用苦参子凡士林软膏治疗本病,效果满意。方法:将苦参  相似文献   

7.
在一专业产猪场发生猪钱癣31例,笔者用3%的石炭酸软膏治疗,收到100%的疗效并无复发。现介绍如下。用石炭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西南制药二厂生产,批号为691004)加医用白凡士林,配成3%的石炭酸软膏。即500克白凡士林,加15克石炭酸,在拌和板上拌和均匀,呈微淡红白色状。将3%石炭酸软膏均匀涂擦在患部皮肤上,不宜过厚,一日一次。轻度型一般一次,多则H次痊愈;重度型2-3次痊愈;严重型4-5次痊愈。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猪,因病灶区域太大,应分期分片进行徐药治疗,不要将所有患区全部徐药,以减轻治疗中出现肌肉疼痛、痉挛、震…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6月 6日 ,我场一养牛专业户饲养的 1头 3岁中国荷斯坦奶牛 ,产后发现两前乳区榨不出奶 ,特来就诊。2 临床表现患牛乳房外观发育良好 ,乳房充盈胀满 ,不安 ,两前肢不时刨地 ,两前乳区乳头质地较软无肿块 ,经乳头口缓慢插入透乳针约 0 .5cm受阻 ,确诊为乳头管先天性闭锁 ,需手术治疗。3 治疗将患牛保定后 ,用乳头管刀插入乳头管进行人工扩创造管。通乳后为防止肉芽生长造成乳头管狭窄或闭锁。植入涂抹红霉素软膏的橡胶乳导管。嘱其畜主必须在每次榨乳后插入涂抹红霉素软膏的橡胶乳导管直到痊愈为止。 10日后随访患畜…  相似文献   

9.
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采用刮取皮屑镜检和分离培养的方法,对偃师市某奶牛场从新西兰引进的70头1~1.5岁荷斯坦奶牛进行诊断,结果诊断为奶牛皮肤霉菌病。病牛用鱼石脂、硫磺、凡士林混合制成软膏涂擦;饲养员用土槿皮酊软膏或复方咪康唑软膏涂擦,同时口服制霉菌素片,病情全部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1乳房(头)冻伤 奶牛乳房无被毛且皮肤薄,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低温、大风,牛床、趴卧地冰冷等环境条件及不当使用非冬用型乳头消毒液都易造成乳房(头)冻伤。冻伤造成奶牛乳房(头)皮肤皲裂,容易寄生乳房炎致病菌而发生乳房炎,冻伤严重的会造成乳头坏死。轻微冻伤可以用0.1%的“利凡诺”(主要成分为羊毛脂、凡士林)洗净患部,然后涂抹冻伤膏或碘甘油或红霉素软膏,必要的时候加戴乳头保护套。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头创伤,过去我们要用青霉素普鲁卡因行乳孔灌注,创伤外涂抗菌素软膏,效果亦不佳。弄不好会瞎了乳头,乳孔插管绝对无菌操作又很难难到。   于是用我们这里出产的生半夏,治奶牛乳头创伤,轻者 1次,重者 2次便可治愈。即生半夏 1两熬汤,汤内加硫酸镁粉约二三十克,热罨受伤乳头,效果好,快捷省事。□ 用中草药生半夏治奶牛乳头创伤效果好@杨小舟!陕西省陇县东南镇高庙村 721200  相似文献   

12.
湿疹是皮肤表皮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炎症往往侵害乳头层及真皮组织。特征为皮肤发生丘疹、水泡、脓疮、奇痒等。一年四季各种家畜都可发生。对湿疹的治疗,笔者采用紫药水和涂擦消炎软膏,效果不理想,后采用木菠萝叶合剂,皮肤渗出减少快、愈合快,效果好,此方对猪、牛、羊、马的湿疹都有效。  相似文献   

13.
后备牛群发生牛眼睑部血虱,用2%敌百虫药液进行一次过患部涂擦,3小时后,牛血虱消灭清光;用1%敌百虫患部涂擦,3小时后,眼睑部还有牛血虱寄生,两组疗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多年的基层门诊工作中 ,应用自拟“龙牡生肌散”治疗家畜化脓创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龙牡生肌散即 :龙骨 ,牡蛎各等份研末过筛 ,应用时再与红霉素软膏调合涂沫于患处。  应用龙牡生肌散与红霉素软膏共收治化脓创 10例 ,全部治愈。  病例 :1998年 5月 8日 ,海子沟乡。一头 7岁母驴 ,前肢前臂骨内侧被铁齿戳破 ,感染化脓后来本站治疗 ,经用生理盐水 ,双氧水常规冲洗伤口 ,涂 5 %碘酊 ,然后用红霉素软膏调合龙牡生肌散 (粉末 ) ,涂抹于伤口处 ,每日涂抹 1次 ,3日后伤口结痂 ,无炎性渗出 ,7日后结痂脱落 ,…  相似文献   

15.
败血型乳房炎是母兔泌乳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产后5~20天的哺乳母兔,母乳过多、过浓、乳房积乳,或由于泌乳不足仔兔吮乳咬破乳头以及乳房不清洁等,均可因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脓毒败血症。患兔腹部皮肤呈兰紫色或兰黑色蔓延至乳房各部位,体温升高至41℃以上,触诊患部柔软似化脓,刺破患部会流出褐色血水。病兔精神沉郁,步行困难,食欲废绝,饮水增加,拒绝哺乳。本病死亡率较高。起初笔者采取常规治疗,患部涂擦鱼石脂软膏,青霉素鱼腥草针联合肌注,每天2次,两天后因疗效不佳死亡。此后采用对患部切开排毒结合全…  相似文献   

16.
蜂蜜食疗方     
疣是一种皮肤赘生物,分为传染性软疣、扁平疣和寻常疣等。中医认为,疣是由于外感风热之毒、风邪搏于肌肤而变生,或内动肝火、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一般治疗方法为内服抗病毒药或手术切除等。本人采用活蜂螫刺法,为我单位两位职工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各一例,均有效。  相似文献   

17.
疣是一种皮肤赘生物,分为传染性软疣、扁平疣和寻常疣等。中医认为,疣是由于外感风热之毒、风邪搏于肌肤而变生,或内动肝火、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一般治疗方法为内服抗病毒药或手术切除等。本人采用活蜂螫刺法,为我单位两位职工治疗寻常疣和扁平疣各一例,均有效。姚某某,由肩井穴直向后背约4cm处生一寻常疣已十多年,状如豌豆大,高出皮面,表面有高低不平的棘刺状突起,外观干燥,呈灰褐色,触之坚硬。患者无蜂毒过敏史,经试针非蜂毒过敏体征。每次治疗用4只意蜂,沿疣体边缘等距围螫三点,疣体正中螫刺一点。每次治疗间隔3天,共行5次治疗,20天…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九三分局奶牛园区于 2 0 0 2年入冬后至 12月末 ,奶牛乳头部相继发生急性湿疹病例 38例 ,其中泌乳期患病的 30例 ,干奶期的 8例。由于发生在乳头顶部或周围 ,正在泌乳期的奶牛机械榨奶时套上榨乳杯后奇痒 ,疼痛难忍 ,奶牛用后蹄蹬踹不让榨奶。开始在患部涂 3%~ 5 %的龙胆紫、红霉素软膏等治疗 ,效果不好。后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治疗 ,均治愈 ,效果很好。2 治疗方法先将患部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特别是糜烂期有脓性渗出物 ,并黏有粪便等更应仔细清洗创面。然后用兽药市场出售的“乳头专用消毒液”主要成分为 2 %聚维酮碘 (山东德州…  相似文献   

19.
家畜皮肤湿疹是兽医临床常见病 ,是由于皮肤经常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种致敏性变态反应的炎症病变。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患畜搔痒难忍 ,长期缠绵不愈。多年来 ,笔者对许多患畜采用了多种疗法 ,如中西医结合、内外用药治疗均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 ,笔者用外用敌百虫治疗各种动物皮肤湿疹收到了奇特的效果。用精制敌百虫适量 (以皮肤患部面积大小而定 ) ,加温水配成约 2 %左右的水溶液 ,或用敌百虫粉加凡士林配成 2 %的软膏 ,然后用药棉蘸取敌百虫溶液在皮肤患处稍用力涂擦 ,或将敌百虫软膏涂擦患处 ,1次 /日 ,连用 4~ 6…  相似文献   

20.
1 乳头疣某单位一匹黑色架辕骡,在上眼睑患一乳头疣.据架车人员反映,该骡在运输途中遇急转弯时常出现蹉跌姿势,是否与左眼睑上的疣有关?经检查:疣的基部至顶端粗细一致,直径0.3cm,疣头2.6cm,疣冠呈较细的分枝状.当即施行手术:在疣基部用缝合线紧紧结扎,将疣体自基部剪除,敷上止血消炎药剂.七天后使役,运输途中不再出现急转弯处蹉跌现象.后经三个月后,原患部又再长出与原来同样大小的疣体.为此试用烧烙术:在二柱栏内牢固保定.将疣体基部彻底剪除,同时将烧红的手术刀片烧烙疣体基部,未见血液流出.后每天在患部涂以碘酊三次.七天后,烧烙部痂皮脱落,从此未再复发而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