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烘焙技术在闽南乌龙茶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烘焙干燥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烘焙除蒸发水分,固定品质,紧结条形外,对于香气的发展和其它成分的转化,提高乌龙茶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乌龙茶烘焙的方法、技术和摊凉冷却与品质的关系。从火主要因素,提出“看茶用火”和不用阶段“控焙”的要求及技术。阐述了乌龙茶干燥是在一定温度下完成的,始终存在着热化作用。乌龙茶烘焙正是运用热化作用原理,根据“茶”与“火”的“君”“臣”关系,即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控制其内含物质的变化,使乌龙茶的品质“香臻圣炒,味得天真”。  相似文献   

2.
烘焙是乌龙茶精加工中关键的制作工艺。烘焙的原理主要是热化反应,其技术性要求较高。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一种,浓香型铁观音的主要品质是在烘焙即热化反应环节中完成的。本文通过热化反应原理,结合目前安溪产区铁观音烘焙的方法,论述了热化反应在浓香型铁观音加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铁观音茶叶的烘箱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垣 《福建茶叶》2009,32(4):29-30
为进一步规范浓香型茶叶的品质特点,现把浓香型铁观音的烘焙技术加以整理,并初探茶叶烘焙中的热化波机制,提出“四波烘焙法”及火候等级审评,提升铁观音的亮点,为生产实践烘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浓香型安溪铁观音精制加工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型安溪铁观音以其香气高长、滋味浓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介绍了制作浓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原料选择、烘焙方法、技术和摊凉等技术要点。从不同产区的原料,根据“茶”与“火”的“君”“臣”关系,即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分析品质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5.
铁观音在制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烘焙,通过实践发现:烘焙的质量与铁观音的色、香、味等品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烘焙对铁观音茶汤品质及儿茶素组分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以后的铁观音制造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是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了研究乌龙茶烘焙能耗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成品铁观音为烘干材料,选用6CH-54型茶叶烘焙箱、6CH-54型烘焙提香机、6CHX-19型烘焙提香机、多能量茶叶醇化机4种烘干机型,测定了不同机型的升温性能、恒温性能,并结合烘焙茶叶品质指标,研究烘干机烘焙工艺能耗与茶叶品...  相似文献   

7.
不同烘焙处理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法设置烘焙方案,探讨三段式烘焙对铁观音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并筛选出较好的烘焙参数,为铁观音烘焙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1)三段式烘焙工艺优于传统恒温烘焙(CK2:120益/270min)。在三段式烘焙处理中,以120益/90min、105益/120min、120益/90min茶样的感官品质最佳。(2)不同烘焙处理得到的茶样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3)不同烘焙阶段对铁观音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第一阶段对铁观音外形、第二阶段对铁观音香气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夷岩茶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性强,是形成岩茶特有香气和独特茶汤口感风韵的关键工序。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炖火原则及火功与岩茶品质风味的关系。旨在为武夷岩茶的加工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五)、烘焙乌龙茶的干燥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分次烘焙,高温短时初焙(毛火)后,又需经低温长时间的复焙(足火)。就是已基本达到干燥程度的茶叶,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平温处理(俗称“炖火”或“吃火”)。这种特殊的烘焙方法与作用,实质上是茶叶的热处理。在初烘阶段,高温已使茶叶中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黄棪和铁观音2~4叶中或大开面秋季新梢为供试鲜叶,比较了"晒青做青"、"揉捻造型"和"干燥焙火"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晒轻摇"茶样汤呈黄绿,"重晒重摇"略显橙黄;半球形茶样较条形茶滋味更浓;"足火慢焙"茶样汤香尚清,滋味变淡。铁观音品种以"重晒重摇-直接烘干"的半球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黄棪品种则以"轻晒轻摇-直接烘干"的条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各乌龙茶样品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品种区分,但同一品种茶样并无明显工艺差别。由此可见,感官鉴定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宗保 《茶叶科学》1966,3(2):75-79
干燥是红茶初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县茶叶产区各初制厂,干燥工序一般都是采用烧炭火烘焙,个别的也有采用日光干燥。炭火烘焙,不但制茶成本费高,而且易出烧末茶,影响质量,同时劳动强度大,花费劳力多;而日光干燥,又只能在晴天进行,且成茶香气低,有太阳味,影响成茶品质。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降低制茶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适合于农村社(队)办茶厂的  相似文献   

12.
茶类多种多样,制法各不相同。但是,各类茶叶制造中,大多需要使用炉灶。如初制中的加温萎凋、杀青、干燥;精制中的复火烘焙等。 (一)炉灶在制茶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类型 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初制中,都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以形成各自的品质特征。各类茶叶制造中都需要进行于燥(烘焙)作业,其作用不仅仅是单纯排除茶叶中的水分,把鲜叶(或不同工序的在制叶)变成干茶,更重要是在水分的参预下由于热化学作用,促使芽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化变化,因此,烘焙也是发展和形成茶叶品质的过程。这些需要高温作业的工序,就要依靠炉灶供给热  相似文献   

13.
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燕忠  张凌云  王登良 《茶叶》2008,34(2):75-77
烘焙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之一,对形成精制乌龙茶特有的色、香、味、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对炭焙茶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探讨了烘焙技术在未来乌龙茶精制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白茶核心制作工艺有萎凋、干燥两道工序,而决定一款白茶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主要为鲜叶品质、制作工艺、后期保存.干燥工艺直接关系着白茶香气的形成以及后期保存过程中茶叶的转化.本文从传统炭焙和机械烘焙两种不同干燥工艺的角度,来分析干燥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烘焙条件,进一步提高东方美人茶的感官品质。[方法]比较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不同的组合处理对东方美人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 9个烘焙温度和时间处理中,80℃与8小时的搭配最为合理,感官品质最优。[结论]掌握烘焙提香技术对改善和提高东方美人茶品质,是东方美人茶加工中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华安县是漳州市铁观音茶叶的主产区,年可采收五季,有“明前茶”和“冬片茶”两大特色。近几年来,华安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清香型五季茶铁观音加工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优质高效、独具风格的清香型铁观音制作工艺,并总结出成套技术规范,为全面提高华安铁观音品质起了积极的作用。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上还存在着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亟需改进。为此对华安清香型铁观音品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7):38-41
本文综述了安溪铁观音鲜叶特点、铁观音初制工艺特点、安溪铁观音品质要求、并针对性作乌龙茶常见品质缺陷与成因分析,提出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技术建议,构建乌龙茶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铁观音质量效益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形成岩茶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决定岩茶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内因;而自然环境、加工技术、制茶时的天气则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因。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对有关因素试行分析。一、茶树品种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条件下,实现良种化和良种多样化是提高岩茶品质的最好途径。如水仙品种,成园快、单产高、采摘方便,制作时品种特征容易表现,香高味浓醇、有特殊的岩韵,盛誉销区经久不衰,其产品产地价一般在40~120元/公斤。肉桂品种在甘世纪四十年代已有其名,由于它在原料正常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闽北水仙是闽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其级内茶产量占闽北乌龙茶总量的85%—90%,它的品质特征在于具有清高幽长的品种香,和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的滋味。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精制过程的再干燥有密切关系。再干燥是闽北水仙精制过程中唯一能起到调节和弥补毛茶内在品质某些缺点的工序,是体现闽北水仙形态和色泽特征的关键作业。其主要技术因素简述如下: 1.温度:温度是影响闽北水仙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据茶叶的级别不同、季别不同和性状不同,分别采取高温烘焙、中温烘焙和低  相似文献   

20.
林雄毅 《福建茶叶》2013,35(2):21-22
华安县是铁观音茶叶的主产区,年可采收五季,有"明前茶"和"冬片茶"两大特色。近几年来,华安县农业科技人员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出技术经验,为全面提高华安铁观音品质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