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韵与岩韵     
巩志 《中国茶叶》2011,(11):38-39
当代茶圣吴觉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中,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这样评说的:“方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说明福建武夷山这个地方茶叶的品质已达到“日臻完善,渐臻佳品。”其“岩骨花香”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的韵味。这是对“岩韵”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山名茶交相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武夷岩茶品质卓越,风格独特,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器具、设备到拼配包装和贮运,贯穿整个茶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但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更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饮大国,饮茶人群遍及各个年龄阶段。武夷岩茶是我国代表性茶叶之一,素有中国传统名茶之称。武夷岩茶茶树生长在岩缝当中,故此得名。武夷岩茶有诸多功效,包含提升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等,这也是国内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始终保持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武夷岩茶质量、产量要求的提升,各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开始应用。本文针对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期探寻得到一种最科学合理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盛产的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历世不衰,驰名中外。名山名茶相得益彰。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的诗句誉之。自古以来,岩茶倍受朝野上下,文人雅士所赞赏。在当今世界风行饮茶之际,武夷岩茶更是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肉桂是岩茶的后起之秀。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武夷岩茶"岩韵"产生的原因进行不断的探索。形成武夷岩茶优异品质的因素主要有适制乌龙茶的优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武夷岩茶走俏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武夷岩茶,今年春节一过,武夷山的茶苗销售就进入了旺季。这就给素有"茶乡"之称的星村镇茶农带来了培育茶树苗这个增  相似文献   

7.
基于杠杆率校正的PLS-DA法对正半岩武夷岩茶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也是我国传统名茶中的精品,尤其以武夷中心地带所产的正岩茶品质最佳。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杠杆率校正(leverage correction)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武夷岩茶中的正岩茶与半岩茶的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定标集42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为100%,对于未参与模型建立的验证集20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也达到了100%。初步证明了利用近红外技术结合PLS-DA分析方法对正岩茶与半岩茶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武夷岩茶是我国青茶类中的特种名茶,它独特的初制工艺技术及所形成“三分红七分绿,绿心红镶边”的特征和优越“岩骨花香”的品质,久已驰名于茶叶界。它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特征和品质,与它的独特而细致的工艺过程是分不开的,而其做青(发酵)过程是起着主导的作用,它是岩茶整个焙制过程中时间最长而又最复杂细致的一个工序,以往都是利用水筛  相似文献   

9.
漫话武夷岩茶——兼论岩茶优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之久,茶区之广,名茶之多,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尤为卓著的是武夷岩茶,为茶中瑰宝,乌龙茶中的珍品.武夷岩茶原产于武夷山,自然环境独特,生长于碧水丹山地带,因受优美生态环境熏陶,使岩茶品质独具“岩韵”风格特点.目前,武夷岩茶广受追捧,这是武夷岩茶“岩韵”的品质、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和岩茶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所造就的;也因武夷山为中国茶树原产地的演化区域,其特殊生态,丰富的名丛种质资源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铸就了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同时为世界孕育出灿烂的武夷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岩茶和半岩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之胜,脸炙人口,然而,具此特色的茶叶即在武夷产区亦颇贵重,称正岩茶。正岩茶性温不寒,久藏质不变,味厚而甘,不苦不涩,香胜兰芷,气韵回旋,泡水特长,可耐冲泡六、七次,色黄而略碧,清沏如茶油,叶底如缎面光亮,边缘显红边。从形态  相似文献   

11.
巩志 《福建茶叶》2004,(4):44-45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明·许然明<茶疏>)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给茶下定义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赵估<大观茶论>赞武夷茶曰:"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品.  相似文献   

12.
岩茶手艺,即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13.
武夷吃茶记     
正印象中最初学茶的时候,好像是从武夷岩茶开始的,因为喜欢岩茶,从而走入了茶的世界。所以我对武夷山也是充满了向往,那个素有"秀甲江南"之称的地方,那个被称为"碧水丹山"的地方,那个盛产"岩骨花香"的地方。可惜我却一直未能走进武夷  相似文献   

14.
武夷品俊寰球同珍 --为武夷山首届世界遗产节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志 《福建茶叶》2001,(2):47-48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中国武夷山,以其丹山碧水、秀峰奇茗著称于世.素有"风景秀甲东南、岩茶蜚声中外”.名胜与名茶,双绝于人寰.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古属建州(今福建建瓯市)位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流域."茶笋满山,羈利通天下”②,是建州的特色.福建之茶"以武夷之产声名最著”,自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③之誉.十七世纪武夷茶率先走出国门,是中国茶叶输入欧州最早的茶类,欧人称颂"茶是治百病良药”.英国国会文献上最早记载中茶的文字就"Bohea”,以"武夷”为中国茶叶之代称.十八世纪中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武夷茶订学名为"Thea  相似文献   

15.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分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过程中须结合天气、茶青、制作场所、制茶工具、人工配备、质量监管等情况,灵活把控每一道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掌握恰到好处,才能形成优良品质的武夷岩茶。文章详细阐述了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对其传承具重要意义,同时为深入认识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作为世界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形成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相关因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武夷岩茶是福建的特种茶,其主要品质特征首重“岩韵”,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味浓而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而它是以内质味、香为主,外形为付来决定其品质优劣。而形成优美品质的主要因素是优异的自然条件、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特殊的采制工艺、以及树龄、生产季节等。其间关系又相互交叉,非常复杂,本文仅对前两因素略作探讨,以求识者指正。一、自然条件一般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因子,武夷茶区位于武夷山市南部,位于北纬27”45‘,东经118“of’,方园60公里·平均海拔650余公尺…  相似文献   

17.
武夷岩茶应对入世挑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世界四大茶种之福建中小叶种的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和乌龙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文化内涵丰厚,其独具特色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被称为乌龙茶的珍品。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武夷岩茶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既有面临“洋茶”的挑战,又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总的来说是机遇多于挑战。1 武夷岩茶产业现状武夷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品种资源优良等优越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18.
武夷岩茶(习惯通称乌龙茶),是我国历代名茶中的茶王。世界其他产茶国均不产,唯我国所固有,历经沦桑而不衰,迄今在国内外市场仍属佼佼者。一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现改武夷山市)南十公里,四面皆溪壑,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之胜。山中气候温暖,无严寒酷暑...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临海大石乡村、立足于羊岩山区,1972年由13个自然村联合开发、绿化荒山组建的临海市羊岩茶场现今是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以"羊岩勾青"名茶为支柱的"羊岩山"牌茶叶为浙江省名牌产品、省知名农业品牌,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全国茶叶行业质量领先品牌,荣获历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浙江省农(绿)博会金奖,其品牌价值跻入全国百强达2.33亿元。  相似文献   

20.
<正>武夷岩茶传统独到的手工制作技艺,主要在做青和焙火两个阶段。而传统的焙法,则是用木炭为热能,至今已三百来年。这种焙法,工艺独到,焙师技艺高超。所以清两江总督梁章钜(1775—1849)多次考询武夷茶事后,在《归田锁记》发出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传统的武夷茶炭焙法,既用于焙揉后的湿茶索,俗叫"走水焙",又用于焙干茶,俗叫"补火"、"吃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