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上海茶叶》2009,(3):42-42
上海市茶叶学会黄汉庆理事长在“2009国际茶业大会成都茶产业研讨会”上透露:“为让中国茶、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上海茶人在全国茶界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已同上海世博局达成协议,世博局同意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走进联合国馆”,并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委托上海市茶叶学会全面负责启动中国茶、中国茶文化项目招商工作。  相似文献   

2.
4月13日,第十之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重头戏“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年年茶文化节,今年喝茶又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姚刚 《上海茶叶》2007,(3):32-32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渐行渐近,浦江两岸,为迎接世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作为一个上海人,一个上海市茶叶学会的会员,怎样抓住机遇,为上海茶文化这张亮丽的都市名片,在上海世博会上更加光彩夺目,做点实事。这是我最近脑子里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镌刻“茶叶飘香申城坐拥八分天下”的牌坊气势轩昂,令行人驻足观注。每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都将市场作为活动地之一,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的旅游团队也将市场作为观光购物点。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成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的分会场,以“茶文化”来熏陶茶叶的经营者、消费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把销售茶叶与弘扬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活动,成为上海市又一旅游观光地。  相似文献   

5.
雨林 《上海茶叶》2010,(1):21-21
中国茶走进世博会,是历代茶人的愿望,是全国茶人的愿望。当世博会来到中国,落户上海,让中国名茶、中国茶文化以更完美的方式亮相世博会就成了茶人更强烈的愿望。2009年6月起,上海市茶叶学会抓住机遇,接受委托.团结全国茶人,开始了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招募工作。2009年10月12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签约仪式后,中国名茶组队走进世博会,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6.
申文 《上海茶叶》2005,(2):39-39
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上海海纳百川,融天下文化于一炉,是全国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名种多元文化云集,形成上海现代文化辉煌而多姿的一页。上海的茶文化亦是全国都市茶文化的典范,它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今天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都市茶文化,亦是中国茶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文化前沿阵地。我们很自豪地说,上海都市茶文化是全国茶人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将于2005年4月1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17日在福建武夷山举行闭幕式。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为推动上海与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及国际间的茶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成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8.
“茶艺”是时下人们赋于中国传统茶饮之艺的一个现代名词,是现代人们传播中国古老传统茶文化的一个载体。“宋园茶艺”是随着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孕育而生的。“宋园茶艺”的发展,也是上海茶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模仿到自创,到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年国际茶文化节参评“中国名茶”记实。 今年第1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上海茶交会4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名茶”评选是茶交会的重头戏.为办好本届茶交会,组委会事先作了周密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将“中国名茶”参评办法.连同申报表,寄发至具备条件的相关茶企.规定报送的样品.务必在4月8日前报到组委会。  相似文献   

10.
《上海茶叶》2009,(2):32-32,F0002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上海市茶叶学会于4月14日下午在曹安路1978号百佛园联合举行的“吴觉农茶学思想研讨会——链接世博,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是2009第1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五月的上海,万物葱茏,百花争艳,茶香弥漫。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欣喜地迎来了2008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闸北区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2.
由闸北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行了十三届。作为茶文化节的文化活动之一,从去年开始,由上海楹联学会协办的“石生杯”茶联大赛,收到了很多美联佳对,闸北区文化局已结集出版。茶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一千多年来,多少骚人墨客倾心倾情,喷珠泻玉,还是歌之不竭,咏之不尽。为此,茶文化节组委会决定今年再次举办茶联征文大赛,同时增设茶诗征文大赛,两赛并举,由上海诗词学会和上海楹联学会等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市场的培育。最大的课堂在社区:茶文化作为既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体现和谐、健康的现代先进文化理念的一种特色文化,其生命力的根基也应该在社区。共和新街道文化艺术中心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2008年5月在上海率先成立“社区茶艺推广中心”,并从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活动内容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对于使茶文化真正“落户”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16日,是原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梁先生逝世15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被誉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奠基人”的著名前辈茶人,市茶叶学会、吴觉农纪念馆于4月13日下午假借百佛园多功能厅举行了“缅怀钱梁先生追思会”。在追思会上,学会秘书长周星娣首先宣读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会长王家斌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15.
5月14日晚,装修一新的宋园茶艺馆二楼九龙宫内座无虚席。在民乐轻漾、茶香氤氲的幽雅氛围中,2008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知识竞赛”现场抽奖暨品新茶、赏茶艺活动如期举行。经由各承办单位领导当众分别抽奖,分别产生一、二、三等奖幸运者共12名,鼓励奖100名。至此,历时近一个半月的茶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划上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16.
《上海茶叶》2006,(2):4-4
在举办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正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式进行实际推进阶段。3月23日上海火车站广场的世博钟楼亮相,电子屏上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它仿佛在告诉人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天比一天靠近了,你准备好了吗?4月11日,上海世博局在其官方网站首次正式披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让人们对5年之后黄浦江畔的世界博览会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17.
《上海茶叶》2006,(3):4-4
1994年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节后闸北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一致决定年年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至2006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弘扬茶文化,加强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推动茶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著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之际,一个集品牌茶叶、精品咖啡、高档饮具用品为一体,多功能、多元化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5月10日盛大开业。地处共和新路、中山北路交汇处,内环高架和南北高架互通的“黄金十字”地段,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帝芙特广场,是目前上海最大的茶叶市场、唯一一家具有集群规模性的咖啡市场、最早的酒店用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首次召开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标志的话,上海现代茶文化已经持续发展了20年。经上海茶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20年的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皆睹,特别是在海派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社区茶艺、职业培训和吴觉农纪念馆等五大品牌,更突显以茶艺为主体的海派茶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94年4月,’9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市茶叶学会发起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经国务院文化部批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目前,该节由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和上海市茶叶学会等12家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