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生物能源作物资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生物能源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云南生物能源原料资源概况。云南生物能源原料主要有甘蔗、玉米、薯类、大豆、油菜、麻疯树、光皮树。根据云南资源与气候条件,提出云南发展生物酒精应重点考虑甘蔗、木薯、甘薯、马铃薯;发展生物柴油应优先考虑麻疯树和油菜籽炼油后废弃的油脂或过剩菜籽油。通过比较分析,为云南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农村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为云南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群  杨文彩  奚琪  王磊  杨航  刘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96-13098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云南省提出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林业4大生物产业.该研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在“十一五”期间的指标数据,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生物能源产业、生物林业产业等4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生物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将云南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品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今后云南生物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为云南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能源供应、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云南建设生态农村现状入手,分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并对云南农村能源发展路线做了思考,该研究对推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建设具有生态、能源、环境、发展的和谐生态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干热河谷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南干热河谷区域特点,以元谋项目研究区为例,阐述生物质能源植物在项目区的引种情况和表现,分析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在发展能源植物开发方面的前景,提出本区域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云南薯类作物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华春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Z1):384-387
通过对云南主要薯类作物的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云南薯类作物已从单一的"救荒"作物,向轻工、能源、医药原料转变,云南发展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可积极发展;而甘薯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魔芋发展中应该注意多元市场的开发;发展薯蓣的规模要适度,并要增加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生物质能各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再对云南省生物质能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云南当前在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尚存的技术瓶颈和产业发展瓶颈,有针对性的梳理出当前云南生物质能源应关注的重点趋势,并提出云南省应走综合高值化生物质利用路线和加大资金投入兼顾环境友好等建议,可为清洁能源的进一步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参...  相似文献   

8.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54-154
“中国作物研究领域已经步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能源作物三足鼎立时期,能源作物研究成为新亮点。”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郭华春如是说。提起云南在能源作物方面研究的最新动向,郭华春如数家珍:人们日常吃的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油菜、甘蔗等经济作物在云南都成为研究作物能源价值的新方向。云南是中国马铃薯种植三大基地,已经在能源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并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云南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源问题特别是石油问题是制约云南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云南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实现国家石油安全的必然选择,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积极意义,能有效促进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云南实现民族团结、经济繁荣和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为例,对该地区发展生物替代能源——木薯产业进行了相关研究.从木薯生物性状、用途、经济效能的视角,结合云南自然、区位、社会等因素探究了其发展木薯产业的可行性.既而基于云南非粮木薯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滇东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云南省轿子山保护区共有杜鹃花属植物26种和2变种。根据保护区内杜鹃花资源的分布、观赏特点,对其作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地保育和开发利用杜鹃花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晓明  张无敌  尹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67-11169
根据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特点,分析了秸秆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云南特色的秸秆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森林药材”为产业属性概念,是云南省林业八大产业中非木材产业的一个子项目,它涵盖了所有分布在森林内的、为人类利用的多种动、植物药材资源.通过分析云南森林药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云南省几种农村能源作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云南省发展农村能源作物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对云南省未来如何发展农村能源作物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三年桐Vernicia fordii 历史上几个生产区留存资源特点,为今后油桐产业资源培育提供方向与选择,以收集的云南、湖南、贵州及重庆现存三年桐资源果实、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大小、质量、果实出籽率、含油率以及折光指数各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目前几个省现存资源特点:果实、种子大小及其质量平均值大小依次为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重庆市;云南省资源丰富度大,留存资源相对完整;各省现存资源含油率较以前降低;湖南省留存三年桐油折光指数相对比较高;云南省资源平均出籽率相对较高;各省果实与种子形状、种仁含油率以及油折光指数是弱变异,果实和种子风干质量、果实所含种子粒数属强变异。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森林昆虫病毒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我国,我省昆虫病毒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云南省森林昆虫病毒资源,松毛虫病毒资源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应用,病毒杀虫剂的产业化与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作了综合详尽的分析,就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也作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云南石林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具有民族文化丰富多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品种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石林彝族自治县的7镇1乡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位置,是滇中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地之一,具有广大的客源市场。石林旅游资源具有雄厚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地貌特征、灿烂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景点分布较散、空间布局无序;空间资源利用混乱;文化内涵体现表象化;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笔者结合石林旅游资源优势提出相应的旅游规划策略,即①确定借势发展、民族文化驱动发展、错位发展、政策联动等发展思路,打造独特风格的乡村旅游产品;②调整规划布局,整合旅游资源,通过区域间游线组织形成"一环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结构,"一环"是以石林大道、九石阿旅游专线及其他公路形成的旅游环线,"四区"是城郊"休闲农家"体验区、度假休闲娱乐区、民族文化体验区、户外休闲运动区;③拓展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为游客创造体验环境;④开发多元旅游模式,满足客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笔者希望通过对石林旅游资源规划的完善,可探索出更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规划路线,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杨廷锋  赵继杰  蒋鹏  何文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89-1191,1194
运用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方法,根据云南省和全国历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从资源环境消耗状况、生产工艺与产业污染排放、产业结构方面分析了云南省产业生态状况。结果表明,云南省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比较大;自然环境的消耗已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三废"综合利用低;万元GDP工业产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值,工业废气和生活污水排放总放量还在逐年增大;产业结构效益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省产业生态化相关的对策,一是提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三大产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风能资源和鸟类资源及鸟类迁徏状况分析,发现风能可利用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与鸟类迁徙通道、迁徙季节存在着相互重叠的情况,由此可能导致风能开发过程中出现迁徙鸟类与风电设备发生直接碰撞、阻碍候鸟迁飞以及湿地鸟类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后果。因此,云南风能开发应当注意避开鸟类迁徙通道及栖息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迁徙鸟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17个地(州、市)92个县124个点的东方蜜蜂进行形态测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论述了东方蜜蜂在云南的地理分布、形态分化、地理变异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问题,确立了云南省的东方蜜蜂有3个亚种:印度亚种Apis cerana indica Fabricius,西藏亚种Apis cerana skorikovi Maa和指名亚种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同时提出了资源的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