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祁门红茶的二次崛起祁门生产茶叶的历史距今至少在 1 30 0a以上。“祁红”因自然条件优越 ,茶树品种优良 ,采制技术考究 ,而品质超群 ,成为红茶中后起之秀 ,1 91 1年前后达到鼎盛时期。据历史资料记载 ,当时的祁门、浮梁、至德 (今东至 )三县所产红茶 ,统称“祁红” ,年产量在 30 0 0t以上。“祁红”以其清高而持久的特殊香气 ,在世界茶坛独树一帜 ,成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一 ,于 1 91 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祁门香”而名扬四海。此为本世纪初 ,祁门红茶的第一次崛起。1 940年后 ,由于太平洋…  相似文献   

2.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10,(4):152-156
<正>一《祁门红茶业经济之研究》是60多年前撰写的一篇从农业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茶业经济,以求得农业经济学进步的经济学的论文。论文分绪论、土地、劳力、产地市场、毛茶山价、结论6章,约6万多字。现择要摘录【注2】,  相似文献   

3.
祁门种     
祁门种是“祁红”茶的高级原料,是我国珍贵的茶树资源。“祁红”以椭圆类型为主,长叶型次之,以祁门的历口、闪里一带纯度高,树姿半开张,树高1.8米左右,株幅1.9米左右,叶黄绿色且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端渐光,上斜或水平着生,叶质厚而柔软,多黄绿,有茸毛,花白色,萼片深绿,柱头3裂,雌蕊高于雄蕊,种子圆或椭圆形,褐色有光泽。一般在4月中旬开采,发芽整齐,育芽力强。抗寒,适应性广,我国各茶区都宜种植。  相似文献   

4.
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自1982年起,每年编辑刊印一册《台湾茶业研究汇报》,主要刊登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本场、各分场及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学术调查报告及有关茶业的学木论述,亦刊登场外与茶业技术改进有关的论著。  相似文献   

5.
6.
嵊县回山人民公社金家生产队连续4年被评为茶叶生产先进单位。该队年产量从1955年的53担至1959年增长到201.29担,产值从3604元增加到14372.86元,产量与产值都增长3倍以上,而茶园面积却从54亩调整为50亩。1959年的增产幅度,在1958年增产153.7%的基础上,又增产10.7%,产值增加35.27%,亩产达到402.6斤,尤以春、夏茶增产更为显著。春茶在1958年大采秋、冬茶产量超春茶2倍的基础上,1959  相似文献   

7.
8.
盛产“霍紅”的主要产区之一——諸佛菴公社的姜家冲今年春茶获得丰产。三十七亩采叶茶园,春茶一季产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产量。58年春茶2041.10斤,全年产量4375斤12兩;59年春茶产量6600斤比58年春茶增产223.3%,比58年全年增产50.8%;質量上也有提高,58年一級茶占37%,均价1.35元,59年一級茶占50%,均价达1.36元。为什么能一季超全年呢?  相似文献   

9.
10.
张进 《科学种养》2012,(3):24-24
所谓果树扒皮,就是在果树形成层活动旺盛时期,将树干或主枝基部的树皮整个扒掉,露出光滑的木质部,促使其形成新的树皮的方法。扒皮的作用有防治果树病虫害、促进果树丰产等。下面将果树扒皮的方法、作用等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12.
13.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来,我县茶叶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茶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下面就我县二十年来茶业科技进步与今后茶业发展提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何宗海 《贵州茶叶》2007,35(1):35-40,F0003
茶叶产业是我县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我县宗业资源,形成拳头,全面提升印江茶叶的知名度,逐步形成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使茶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鲍新民 《茶业通报》2004,26(1):33-33
本文介绍了安茶的传统特点,恢复生产情况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建立茶业科学体系,必须发展茶业教育;发展茶业教育,必须有茶业科学体系的基础。全国八所高等院校巳设置茶树栽培专业和机械制茶专业;发展茶业教育,必须再设立茶业经济专业和茶业机械专业,以促进建立茶业科学体系。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完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业     
日本茶从1965年前后起逐渐繁荣起来,栽培面积和产量也随着增加。特别从1970年以后,栽培面积每年以1700~2000公顷、产量以2000吨的增加率向前发展,1973年产量突破10万吨。1974年供给稍稍超过需要,夏茶价格明显下降,所以茶农节制了夏茶生产,进行了所谓独立自主的生产调整,结果1974年产量比1973年减少近6000吨。据农林省统计,日本茶树栽培面积1965年为48500公顷,1974年发展为58400公顷;初制茶产量1965年为77431  相似文献   

19.
我所试验场共有试验茶园196亩。分布于西湖区感应桥至外大桥一带坵陵山地,土质除沿溪有部分属于冲积土以外,其余均为红、黄壤粘质壤土,树龄都在30—40年生以上,当地的茶园管理是年施基肥一次,追肥2次,中耕1—2次,除草4—5次。1958年平均亩产190斤。由于建所时间较晚,冬季管理措施拖迟,但全场职工在所党支部领导下,发挥了社会主义积极性,特别是在党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决议的贯彻以后,广大职工的革命干劲一鼓再鼓,终于克服了底子薄弱,战胜了不少困难,争得了大丰收。196亩茶园在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增产75.8%,创造了亩产龙井茶333.7斤的大面积丰产。茶叶品质也显著提高,平均单价比全市平均单价提高五成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