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0年以来,乌审旗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在两年的工程建设中,狠抓“六到位”,严把“六道关”,圆满完成了试点工程建设任务。 狠抓“六到位”是完成工程建设的保障 1.领导认识要到位 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要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
西门大戈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力小  何英 《林业科学》2002,38(1):130-135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草)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草)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文件,是指导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一个最新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这个文件,对于加强指导,规范管理,提高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件与国发〔2000〕24号文的不同点归纳分析如下:国发〔2002〕10号文件出台的背景该文是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的基础上,认真总结1999年以来全国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董宝明 《中国林业》2008,(16):34-34
一、退耕还林基本情况青海省化隆县退耕还林(草)工程从2000年开始进行试点,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到2006年已连续实施7年。截至2006年,累计完成工程建设20,584公顷,全部为生态林,其中退耕地还林(草)8333公顷,周边荒山治理12,224公顷。工程涉及18个乡镇1个管委的257个行政村、20,588户农户。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草)是牵涉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政策性极强的工程,是联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认真总结、探索、研究和推广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阶段的经验,分析和解决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四川省24个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县的调查研究,总结、分析退耕还林(草)实施中的作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1.主要作法 ①领导重视,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四川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和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本文立足陕西实际,通过对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今后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退耕还林(草)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领导,落实退耕责任,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并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有效,矛盾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贫困山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布局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甘肃礼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概述了全县近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试点情况,并根据总体规划任务,提出了建设布局、模式及应该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草)建议处理好五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山 《中国林业》2001,(22):24-24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开展以退耕还林(草)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务求实效。目前,在西北地区这一工作开展顺利,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参加了连续三年退耕还林操作全过程,发现突出表现为退耕还林后的还林与还草关系;还林中生态水保林与经济林的关系;造林与管护的关系;资源利用与市场开发的关系以及工程建设与科技支撑的关系等问题。处理好上述关系,对于今…  相似文献   

9.
定西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定自然条件为背景,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定西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政策管理、技采设计、建管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对巩固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充分提高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在中西部地区的 17个省 (区、市 )正式启动。本文全面总结了 2 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建设成绩和主要措施 ,并提出了今后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为确保吉林省退耕还林(草)工作的顺利实施,吉林省纪委、吉林省监察厅颁布实施了《中共吉林省纪委吉林省监察厅关于退耕还林(草)工作中违纪行为党政纪处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吉林省能顺利、高标准完成,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为一项林业工程的实施,由省纪  相似文献   

12.
吴旗县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草)局领导科技示范县”和陕西省2000年退耕还林(草)33个重点试验示范县之一。该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13.
8月初,中国林业科学院黄鹤羽研究员从西部考察归来,本刊记者就退耕还林(草)中经济林方面的问题,采访了以森林经理研究知名的黄先生。   黄先生说,这次西部之行,感觉各地领导对退耕还林(草)工作都极为重视,群众积极性很高。退耕还林(草)在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很好。   同时,黄先生也注意到,各地存在着退耕还林(草)示点在地方扩大化、层层搞的现象;存在着重经济林,忽视生态林;重造林,轻种草以及退耕工作“一刀切”的形式主义作法。   把退耕还林(草)与西部地区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现状分析研究,提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规划不尽合理、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工程中科技水平较低、地方群众思想素质亟待提高、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并结合宁南山区各地的资源特点和自然状况,对后续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22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代表国家林业局与25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2006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责任书,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草)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退耕还林(草)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如何搞好退耕还林(草)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群众脱贫致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兴文等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处理好退耕还林与林粮间种、退耕与保护耕地、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与适地适树、国家补助与自力更生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计委今年计划新增退耕还林22.6万hm2,宜林荒山造林266.3万hm2。采取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地)造林及植被保护的任务落实到户;国家粮食、现金和种苗补助的政策兑现到户;实行“谁造林(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林(草)权属落实到户。以加快实行“退耕还林、开仓济贫”。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9.
《云南林业》2000,21(3):4-6
编者按:在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对我省退耕还林(草)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施要求,作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现将有关政策措施、实施要求摘登于下,供全省林业职工学习。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退耕还林(草)的重要意义(略)二、明确任务认真落实好退耕还林(草)的各项政策据统计,在我省现有耕地64213万公顷中,大I,25度的坡耕地就有7487万公顷,涉及人口约1005万人。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同务院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2000-201…  相似文献   

20.
刘平 《云南林业》2014,(6):47-49
8月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明确了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一、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1.总体思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积极性,使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自觉行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