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在我地发展迅速,年栽培量6000万袋以上,原材料紧缺。为充分利用山区松、杉木屑资源,缓解原料紧张状况,降低生产成本,特设计了本项试验。1供试菌株851-主栽黄色品种,F10-主栽白色品种。2供试配方A.棉子壳44%,杂木屑26%,麸皮20%,玉米8%,石膏粉2%(对照)。B.棉子壳44%,松杉本属26%,麸皮20%,玉米8%,石膏粉2%。3试验方法用聚丙烯栽培袋(规格 18 × 36 ×0.045cm),于1998年10月31日装料2000袋,灭菌、接种。A、B配方分别接种85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3.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4.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对猴头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4,16(5):24-25
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经过几年的试验,虽已证明玉米芯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但产量不很理想。为了提高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产量,我们于1992年春季用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H—88,由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二)栽培料配方 ①玉米芯77%,麸皮20%;②玉米芯87%,麸皮10%;③玉米芯50%,棉子壳37%,麸皮10%;④棉子壳87%,麸皮10%(对照)。各配方均加入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三)栽培方法 栽培原料为玉米芯和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0.5~1cm大小的颗粒,每种配方装料10kg。试验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玉米芯,将配方①~③各分成两组:A组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加入各  相似文献   

6.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春英  王礼门 《食用菌》1997,19(2):24-24
由于棉子壳价格的上涨,菇农种菇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酒糟、玉米芯、阔叶树木屑等资源,进行猴头菇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常山99,引自浙江常山微生物所。 (二)供试配方 ①棉子壳81%,麸皮15%,尿素1%,石膏2%,磷肥1%。②棉子壳82%,麸皮15%,石膏2%,磷肥1%。③棉子壳82%,麸皮11%,玉米粉4%,石膏2%,磷肥1%。④阔叶树木屑76%,麸皮15%,谷壳5%,石膏2%,磷肥1%,白糖1%。⑤杂木屑76%,麸皮15%,谷壳5%,石膏2%,磷肥1%,白糖1%。⑥玉米芯86%,麸皮11%,石膏2%,磷肥1%。⑦酒糟96%,石膏2%,磷肥1%,白糖1%。 (三)试验方法 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其  相似文献   

7.
马贵阳 《食用菌》2002,24(5):27-27
鸡腿菇营养丰富,鲜嫩可口,特别是隆冬季节的火锅餐桌上若有鲜鸡腿菇,倍显高雅。为了使鸡腿菇在冬季,特别是春节期间满足市场需求,笔者从1994年冬季开始对鸡腿菇进行室内反季节袋栽探索,几年来按规模化、商品化、高技术、高效益的要求发展生产。从菌株选育、栽培形式、保温保湿、采摘贮运等全面进行了研究,现将这一技术总结于后。1 菌种制作 供试菌株是从本场当年秋栽鸡腿菇中选育的,编号为华蓥山4号。它的特点:丛生,子实体大小适中,生长整齐,抗杂力特强,CO2浓度偏高也能正常生长,商品性好,特别适宜室内栽培。母种培养基为PDA,操作按常规。原种、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80%,玉米粉15%,钙镁磷、糖、石膏粉各1%,石灰2%,含水率65%,生产操作、菌丝培育按常规。2 栽培料配方①棉子壳80%,玉米粉15%,钙镁磷、糖、石膏粉各1%,石灰2%,含水率65%。②棉子壳75%,稻草5%,玉米粉15%,钙镁磷、糖、石膏粉各1%,石灰2%。③菌糠料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姬菇8405,引自山西晋佳食用菌有限公司;平菇曲师9111,引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生物所;猴头菇,引自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1.2 原料与配方 ①原料:棉子壳125000kg,木屑90000kg,麸皮35000kg,以及磷肥、石灰粉等。②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多维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③原种培养基:棉子壳41.5kg,麸皮5kg,磷肥1.5kg,石膏粉1kg,石灰粉1kg,水75kg(猴头栽培种按此配方)。④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22kg,木屑18kg,麸皮5kg,磷肥、食盐各1kg,石膏粉、石灰粉各1.5kg,水75kg。  相似文献   

9.
朱元弟 《食用菌》1994,16(4):21-2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又减少,需求量日趋紧张。为此,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进行了棉子屑(棉花加工厂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试验,现将棉于屑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供试菌种为金针菇F25,本所保存菌株。培养基设三个配方:A.棉子屑78%,麸皮20%,糖1%,石膏1%。B.棉于屑93%,麸皮5%,石膏2%。C. 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二)试验方法 1992年10月进行了棉子屑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93年10月8日,采用上述A、B配方制栽培袋,C配方为对照组。采用17×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g,培养料含水量为65%,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于10月11日进行接种箱接种,接种后每个配方随机取300袋进行发菌观察及出菇记录。到11月15日各配方的金针菇菌袋菌丝基本长满培养基,并在菌袋料面出现“黄水”,进行开袋。开袋后增加培养室的  相似文献   

10.
葡萄枝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伟 《食用菌》2001,23(1):16-16
我区是我国最大葡萄种植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葡萄枝被废弃。为了变废为宝,我们开展了用葡萄枝栽香菇试验,筛选出了以葡萄枝为主料的配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香菇Cr-02,由哈密地区天山菌业研究所提供。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均为棉子壳40%,杂木屑40%,皮16%,糖1%,石膏1%,玉米粉2%。1.2 培养料配方 葡萄枝茎采伐后用本片粉碎机加工成颗粒状的木屑,即可用于香菇栽培。配方为:A葡萄枝40%,棉子壳40%,皮15%,玉米粉2%,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以配方①:棉子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石膏1%和配方②:棉子壳48%,麸皮25%,玉米芯12%,米糠7%。玉米粉2%,锯末5%,石膏l%为主的配方,是最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经济适用配方。  相似文献   

12.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2010,32(3):32-33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相似文献   

13.
苍山大蒜,中外驰名,但其副产品大蒜秸只作为燃料。为了开发大蒜秸的利用价值,广辟食用菌栽培料,笔者进行蒜秸阳畦栽培平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供试菌株 CCEF89,引自河北省食用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PDA;原种为小麦培养基;生产种为棉子壳90%,麸皮8%,尿素0.5%,白糖0.5%,石膏1%。常规制种。 2原料准备 选当年产无霉变、金黄色大蒜秸1500kg,晒干后截切成5~8mm长备用。 3试验配方 A.大蒜秸85%,麸皮10%,石灰3%,石膏1%,糖0.5%,尿素0.5%。B.大蒜秸60%,碎玉米芯25%,麸皮10%,石灰3%,石膏1%,糖、尿素各0.5%。C.大蒜秸60%,棉子壳25%,麸皮10%,石灰  相似文献   

14.
在平菇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绿霉菌、黑曲霉菌等霉菌的污染。特别是高温季节 ,使制种和种植等生产环节受到影响。2 0 0 0年 7~ 8月我们用克霉增产灵拌料制平菇种 ,装栽培袋然后消毒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表明 ,克霉增产灵能有效预防绿霉、曲霉、根霉的发生 ,使栽培获得增产。1 供试材料1.1 供试菌株 江都平菇 10 9,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所。1.2 克霉增产灵 购于山西运城市应用化学厂。1.3 培养基配方  1原种配方 :麦粒 97% ,麸皮 1% ,石膏粉1% ,磷肥 1%。2栽培种配方 :棉子壳 5 0 % ,玉米芯 4 0 % ,麸皮8% ,石膏粉 1% ,磷肥 1%…  相似文献   

15.
栎叶,废弃茶叶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茂华 《食用菌》2000,(2):23-23
笔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野生灵芝易生长在壳斗科植物(如栎属)的丛林中。秋天丛林中落下厚厚的栎叶,是栽培灵芝的材料。再者,我国是茶叶故乡,每天有大量饮茶过后的废弃茶叶也可用来作栽培灵芝的材料。现将这方面的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韩芝(山东省金乡县真菌所)。1.2试验配方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麦粒97%,石膏粉1.5%,蔗糖1%,碳酸钙0.5%。栽培培养基:①废茶叶50%,棉子壳30%,玉米粉15%,石膏2%,蔗糖2%,磷肥1%。料水比1:6.6。pH值自然。②栎叶50%,棉…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亦称构菌、朴菇、冬菇、金钱菌,是一种著名的食用真菌。我们从1983年开始,对金针菇的生育条件以及不同原料的栽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导于后。材料与方法一、生育条件 1.供试菌株供试的菌株从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转接于PDA培养基上培养12天的试管母种。栽培种用棉子壳88%、麦麸虏10%、白糖1%、石膏粉1%。 2.温度试验培养料全为棉子壳,加清水140斤拌和均匀,装于蘑菇菌种瓶中,用三层牛皮纸封口,常规灭菌、接种,接种后置4℃冰箱(10瓶)、14-16℃的地下室、22-26℃、35℃的恒温箱,10月中旬的自然室温培养30天(各20瓶)。待菌丝长好后转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18.
选取小青龙汤中药渣、麸皮、玉米粉为试验因素,采用k(3+)正交表对雪莲菇的栽培配方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中药渣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渣含量对雪莲菇的生物转化率有显著性影响,药渣含量30%,麸皮10%,玉米粉为3%,棉子壳57%的组合为试验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生物转化率为112.5%。  相似文献   

19.
陈海荣  郁建强 《食用菌》1993,15(5):20-20
上海农学院植科系食用菌试验场通过金针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常金”、“白金”两个菌株。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金针菇,本试验对“常金”菌株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筛选,并首次选用了品质系数的概念,同时还观察了培养料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常金,原采种于浙江常山。培养料配方(%):①棉子壳78,米糠20,硫酸钙和糖各1(对照);②棉子壳55,米糠、麸皮、豆饼、玉米粉各10,过磷酸钙1,硫酸钙、氧化钙各2;③棉子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挥和利用我地农产资源优势,笔者进行了室内不同配方袋栽金针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三明1号(早生细密型,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母种培养基为PSA,原种和栽培种为麦粒培养基。1.2供试配方配方(kg)设:A.干稻草2,干甘蔗渣0.5,麸皮0.375,石膏粉0.025,营养液1.5;B.干稻草2,干甘蔗渣0.5,麸皮0.375,干牛粪0.15,石膏粉0.025,营养液1.5;C.干稻草2,麸皮0.375,干杂木屑0.5,石膏粉0.025,营养液1.5;D.干稻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