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牛球虫病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牛球虫有10余种,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邱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直肠上皮细胞内,有时也可寄生于盲肠与结肠下段;卵囊为圆形或稍微椭圆形,卵壁光滑,平均大小为14.9~20.0微米。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卵囊卵圆形,平均大小为19.6~34.1微米。球虫之发育不需要中间  相似文献   

2.
四种兔艾美耳球虫卵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4种兔艾美耳球虫经口接种45日龄无球虫感染兔,接种剂量为1×104个卵囊/兔。感染后4d~20d,以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天排出的卵囊。结果表明,肠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多,为365.76×106个,中型艾美耳球虫为317.26×106个、黄艾美耳球虫为304.36×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排卵量最少,为200.12×106个。大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6.5天有卵囊排出,第10.5天达到高峰(66.50×106个/只),占总量的33.23%;肠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3天达到高峰(138.40×106个/只),占总量的37.83%;黄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9天有卵囊排出,第11天达到高峰(102.80×106个/只),占总量的33.78%;中型艾美耳球虫在感染后第4.5天有卵囊排出,第6.5天达到高峰(167.8×106个/只),占总量的52.89%。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获得了2株纯种球虫,鉴定为和缓艾美球虫与早熟艾美球虫.主要鉴定指标:和缓艾美球虫:卵囊呈球形或亚球型,囊壁光滑无色,卵囊内有1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4.96±1.38μm×(13.65±1.20)μm,测100个孢予囊的平均大小为(9.23±1.20)μm×(5.29±0.53)μm;潜在期96 h,最短孢子化时间15.5 h;虫体主要寄生于小肠下段.早熟艾美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极体,无内、外残余体;测100个卵囊的平均大小为(19.21±2.10)μm×(16.40±1.75)μm,测100个孢子囊的平均大小为(10.62±0.90)μm×(6.85±0.75)μm;潜在期84 h,最短孢子化时间20 h;虫体主要寄生于鸡十二指肠与空肠前段.分别用此2株纯种球虫的孢子化卵囊20×10<'4>、60×10<'4>个感染30日龄黄羽肉鸡各10只,另设1个不感染对照组,结果感染2株纯种球虫的鸡均未发生死亡,但平均增重与不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和缓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均出现可见病变,感染早熟艾美球虫的2组鸡肠道病变计分为零.  相似文献   

4.
巨型艾美耳球虫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对巨型艾美耳球虫长春株的分离鉴定。主要鉴定指标如下:虫体寄生于小肠中段的空肠与回肠,配子体寄生于上皮下。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管充血、黄染、臌气,粘液性稀便以及肠粘膜针尖大小出血点。卵囊大小为31.5±0.26×23.1±0.15微米。最大裂殖体为9.2微米,潜隐期126±0.15小时,卵囊最短孢子发育时间为28小时。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96只绵羊进行了球虫感染情况和种类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70.8%,其中1岁绵羊感染率83.3%,2岁羊感染率76.7%,成年羊感染率46.7%;多为2~5种球虫混和感染;平均OPG值为154.1(20~1460)。显微镜下对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卵囊大小,显微照相,并列出了各种球虫的主要鉴别特征,绘制了卵囊形态图,进行虫种鉴定,共检出12种艾美耳球虫,其中确定的有11种:小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parva)、类绵羊艾美耳球虫(E.ovinoidalis)、槌形艾美耳球虫(E.crandallis)、威布里吉艾美耳球虫(E.weybridgensis)、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卵状艾美耳球虫(E.oodeus)、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以及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前4种为优势虫种;未定种一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对早熟艾美耳球虫长春株(Eimeria praecox C.1994年分离)的分离鉴定。主要鉴定指标:虫体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上皮层,病理变化轻微,大剂量感染时表现为肠管充血、粘液性管型与肠粘膜针尖大小出血点。卵囊大小为19.4±0.18×16.0±0.15微米。最大裂殖体为19.8微米,潜隐期89±0.13小时,卵囊最短孢子发育时间为20小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从南宁市郊区某鸡场感染球虫病的病鸡粪便中收集到混合卵囊,采用改良过的琼脂单卵囊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球虫虫株,并对其中的1个球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株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囊平均大小为(22.51±0.4790)μm×(15.94±0.5599)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41212±0.06714,裂殖体平均大小为31.33 μm×27.46 μm,潜在期为120 h 50 min,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6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 50 min,寄生部位为小肠中、下段,属中等毒力的球虫虫株。通过将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与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鸡艾美耳球虫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后,将该分离株球虫鉴定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并且将它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记为Eimeria.brunetti-GXNN。对该虫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本地球虫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3种兔球虫18S rDNA部分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卵囊分离法从河北某兔场分离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大量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 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18S rDNA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18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布的兔球虫18S rDNA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使用MEGA4.0软件对兔球虫18S rDNA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扩增出大小为1 521bp的18S rDNA片段;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均扩增出大小为1 520bp的18S rDNA片段。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种河北株兔球虫与GenBank中相应的3种兔球虫18S rD-NA(EF694016、EF694011、EF694012)相似性分别为99.6%、99.6%和100%。3种河北株兔球虫序列和GenBank中兔球虫18S rDNA序列(EF694007-EF694017)位于一个单系集群。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从河北省保定市暴发球虫病的某鸡场鸡粪便中成功分离出1株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 miti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该虫株主要寄生于小肠后段,潜隐期为97 h,孢子化时间为22 h,卵囊呈球形,平均大小为15.9μm×14.4μm,卵囊指数为1.10,PCR鉴定为纯种的和缓艾美耳球虫,将其命名为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该虫株排卵期为感染后第4~10天,其中第5~6天为高峰期。SPF鸡分别感染5×10~4个、1×10~5和2×10~5个和缓艾美耳球虫保定株孢子化卵囊后,均出现精神不振、排水样粪便等球虫病引起的临床症状,且各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78.5%、63.5%和59.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该虫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表现为发病和减重。  相似文献   

10.
球虫病对兔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兔球虫病原种类简介 兔球虫病的病原体据记载有17种之多。危害最大的是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寄生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其次为大型艾美耳球虫(E.reagan)、梨形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肠艾美耳球虫(E.flauescens),均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绝大多数种类的球虫发育分三个阶段,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各阶段虫体并不相同。在粪便中的球虫称作卵囊。卵囊为椭圆形或圆形,镜下呈黄色或无色,有两层轮廓的卵囊壁,卵囊在外界一定条件下发育成熟,而且具有侵袭性。  相似文献   

11.
从河北省兔场分别单卵囊分离孢子化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黄艾美耳球虫卵囊及肠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rDNA和5.8S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ITS-1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ITS-1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兔球虫ITS-1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比较,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分别扩增出424、455、434bp的ITS-1片段。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关耳球虫河北株与GenBank中发布的同种兔球虫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7.9%和96.9%。系统发育树显示兔球虫ITS-1序列形成1个单系群,该单系群根据寄生部位分为2个姊妹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研究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通过给幼兔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其发病后的急性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幼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3个试验组家兔分别经口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2×105个/只、1×105个/只、0.5×105个/只。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第8天,3个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分别为2.19×107、2×107、1×107和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8.9%、58.0%、73.3%和100%。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卵囊形态大小、潜在期、最短孢子化时间、致病性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对表达M2e-EYFP融合蛋白的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及其受体野生型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球虫的上述生物学特性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种相符,且与其受体野生型球虫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也存在部分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囊大小、最小潜在期、繁殖力、致死率和免疫后抑制卵囊产量上.分析原因,作者认为是单孢子囊筛选所致.  相似文献   

14.
将收集到的新排出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于29℃静态系统中孢化。以30min为间隔,对卵囊孢子发育的4个阶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1h为间隔,用发育中的卵囊连续接种无球虫鸡,以确定最短孢子发育时间(MST)。对影响孢子发育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比较不同卵囊浓度,不同悬液深度在卵囊孢化过程中第20h时子孢子形成的卵囊百分率。E.acervulina与E.tenella的MST分别为11b与18b。卵囊浓度和悬液深度与孢子发育时间呈明显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育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早熟株及观测其生物学特性,运用Jeffers创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堆形艾美耳球虫进行连续传代早熟选育,并对获得的早熟株与母株孢子化卵囊大小、繁殖能力、致病性以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堆形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母株之间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差异。经过18代早熟选育后,堆形艾美耳球虫的潜在期由母株的99h缩短至84h。与母株相比,早熟株的孢子化卵囊大小明显减小(P〈0.05),卵囊繁殖能力降低了17%~42%。致病性试验中,早熟株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均高于母株,而病变记分相当。免疫保护试验中,早熟株与母株的免疫保护力相当,其卵囊抑制率略低于母株,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选育出堆形艾关耳球虫早熟株,对母株攻击具有保护力,为鸡球虫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变位艾美耳球虫纯种的初步确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海郊县鸡场采集粪便分离球虫,经实验室繁殖和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获得了纯种变位艾美耳球虫(EimeriamivatiEdgar和Seibold,1964)。该种球虫卵囊较小,主要呈宽卵圆形和椭圆形,经对200个卵受测量,平均为15.24±1.79×12.41±1.07微米,形状指数为1.23。卵囊内有1~3个折光性颗粒,多数卵囊为1个,靠近卵囊窄端,少数卵囊内有一个呈颗粒状的外残体。孢子囊有斯氏体和内残体,测120个孢子囊,其大小平均为9.54±0.61×5.22±0.40微米。卵膜内层在印囊窄端处形成一孔状结构,未见极帽。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2小时,潜伏期92小时,最大裂殖体18.75微米。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4个感染组每只鸡分别感染1万、5万、10万和20万个孢子化卵囊。感染一周后结束试验,结果为感染5万、10万、20万组与不感染组和感染10万、20万组与感染1万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极显著(P<0.01),各组均无死亡,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为0.75、1.50、2.50和2.67。  相似文献   

17.
柔嫩艾美耳球虫纯种的初步确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上海郊县鸡场采集粪便,分离球虫。经实验室繁殖和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获得了一个纯种球虫。该种球虫寄生于盲肠,轻度感染,在肠的浆膜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严重感染,则盲肠极度肿大,肠壁布满出血点和白色小结节,随后肠管内形成较硬的干酪样肠芯,镜检可见大量卵囊。卵囊呈宽卵圆形和卵圆形,经测200个卵囊,其大小范围为17.5~30.0×12.5~25.0微米,平均为21.81±2.18×17.79±1.93微米,形状指数1.23。卵囊内有1个折光性极粒,无外残体,孢子囊有斯氏体,无内残体。测120个孢子囊,其大小范围为10.0~13.0×5.0~7.5微米,平均11.49±0.91×6.35±0.76微米。未观察到卵膜孔和极帽。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小时,潜伏期141小时,最大裂殖体56.25微米。感染后4天半,粪便开始带血,5天到5天半,出血达高峰,并出现死亡。对照国内外文献,初步确定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Railliet和Lucet,1891)Fantham,1909]。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挑选60羽体况相近的13日龄伊莎公鸡,分为5组,1个不感染组,4个感染组每羽感染剂量分别为1万、5万、10万和20万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后一周结束试验,以平均增重、死亡率和盲肠病变记分作试验指标。结果为所有感染组与不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水平,各感染组间1~10万组与20万组和1万组与10万组的增重差异达极显著;各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33%、33.33%、50%和75%;盲肠病变记分1万组为2.25,5~20万组为3.08~3.92。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很强,鸡一旦感染,其增重会受到影响,严重感染则造成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陕西杨凌某奶山羊场山羊球虫的感染状况,采用粪便漂浮法、斯陶尔法和卵囊培养法等对山羊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各虫种进行鉴定。结果检获12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即艾丽艾美耳球虫(E.alijevi)、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羊艾美耳球虫(E.caprovina)、槌状艾美耳球虫(E.crandallis)、克氏艾美耳球虫(E.christenseni)、阿普艾美耳球虫(E.apsheronica)、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和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山羊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5.2%(40/42),羔羊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每克粪便卵囊数)为1 086OPG,多数羊为2种~6种卵囊混合感染。优势种为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艾丽艾美耳球虫(E.alijevi)、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ahsata)和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  相似文献   

19.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25只断奶幼兔,进行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试验兔分为1个不感染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各感染组每只幼兔分别口服感染2.0×103、1.0×104、5.0×104、2.5×105个孢子化卵囊。与对照组相比,接种2.0×103个和1.0×104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的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5.0×104个和2.5×105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上述指标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导致严重的肝球虫病。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和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所引起患鸡消瘦、贫血、血痢,主要危害雏鸡。1病原寄生于鸡的球虫主要有7种,其中致病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2种,分别寄生于盲肠和小肠中段。在鸡粪中见到的球虫叫卵囊,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球虫生活史包括3个发育阶段,即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