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患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因麻痹而死。1病原与流行特点狂犬病的病原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此外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病毒存在于患畜的中枢神经细胞及唾液中,能在细胞的胞浆内形成一个至几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病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防控经验,探索人与动物感染狂犬病的内在联系,找出狂犬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人、家畜及某些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为100%。对家畜的危害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兴奋性增高,意识障碍,出现麻痹疱状为主。本病至今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应立即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置。1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原体为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中枢神经系统、唾液腺和唾液中。唾液是病畜排毒的主要途径,犬、猫、某  相似文献   

4.
<正>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羊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因麻痹而死。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脊髓及唾液腺和唾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0℃条件下15min、100℃条件下2 min可将其杀死。冷冻或冻干状态下病毒可长期保存。酸、碱条件下,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石炭酸、福尔马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由狂犬或其他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他者而引起。今年春季,我县杨庄、永和、上兴等公社先后发生狗咬人、畜现象。  相似文献   

6.
认真做好狂犬病免疫预防和管理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其临床特征是病畜呈现狂燥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病畜和带毒的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质、海角、小脑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排出体外,在临床症状中出现前10~15 d临床症状消失后面6~7 d,唾液中均含病毒。因此,对被犬等咬伤的动物和人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1流行病学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可达100%,常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患病动物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病畜、潜伏期带毒的动物以带毒的畜产品都是危险的传染源,特别是犬科动物常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据统计,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传播途径主要是动物咬伤,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唾液也可感染,也可经气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由狂犬或其它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传染而引起。其临床特征是病畜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高度兴奋,意识紊乱,表现为狂燥不安,啃泥撞墙、流涎、哞叫,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一九八一年三月份以来,我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传播的高致死率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传染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患畜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畜发病多是因为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所引起。此外,当健康动物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也可以感染本病。由于狂犬病疫苗的广泛应用,该病已经得到控制,但由于某些村屯仍有部分狗漏注疫苗,致使狂犬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仍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临床特征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麻痹而死.2002年12月3日,都匀市有一黄牛发生以哞叫、兴奋、流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例,经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牛狂犬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临床特征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麻痹而死.2008年4月~12月,本市郊区沙塘镇陆续发生以停食、哞叫、兴奋、狂躁不安、攻击人畜为主要特征的牛病例,经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牛狂犬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二) 疾病防治。 1.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狗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是由患病或带毒狗咬伤人、畜所致。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狗均可发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能感染本病,易感动物常见狗、猫和野生肉食兽,通常是由于它们的咬啮传给它种动物。人畜发病死亡率达100%。 病状:本病有潜伏期,由各种动物的易感性和被咬伤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临床特征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麻痹而死。2008年4月~12月,柳州市郊区沙塘镇陆续发生以停食、哞叫、兴奋、狂躁不安、攻击人畜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牛病例,经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牛狂犬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一种由嗜神经性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有狂犬病的病畜一旦发生伤人事故,将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笔者近期处理一起狗狂犬病病例,供同行参考。1.发生情况1996年6月20日本镇中联村四组徐某家中拴养的一条草狗,出现神经兴奋、意识障碍,有时发生  相似文献   

16.
谈建立综合防控狂犬病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人们消遣娱乐、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标志,宠物犬、猫的饲养数量快速增加,但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人被犬、猫咬伤、抓伤的次数也在大幅上升。从1998年开始,国内狂犬病发病人数再度呈持续、快速回升之势。近三年以来,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和病死率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中始终占据首位,95%以上的狂犬病人间病例是由带毒犬引起的,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病畜的唾液内,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发生感染,皮肤黏膜损伤处接触病畜的唾液亦可感染。一旦感染,死亡率几乎为10…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1病因病理导致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病。由于症状典型、病情严重、无药可治,一旦发病几乎无一幸免。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畜主要通过病畜咬伤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再逆转的脑脊髓炎。主要有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故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  相似文献   

19.
<正>伪狂犬病又叫狂痒病、猪疱疹病毒病、奥其基氏病、阿捷申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和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早疱疹病毒亚科,老疱疹病毒群。病毒对外界环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症状。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属于孢疹病毒科的I型孢疹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DNA,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对酸和碱抵抗力较强,在pH6~11之间稳定。用0.5%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