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花生采用叶面施肥具有肥料吸收率高、节约用肥、增产显著的效果。在夏季,花生生长旺盛,叶面吸收更快,或者在连续阴雨天,土壤中水分较多,花生根系吸收养分困难时,叶面施肥效果更加显著。据试验,花生叶面施用氮肥,吸收利用率高达55%以上,饱果数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显著提高。花生叶面施用磷肥,一般可增产7%~10%。叶面施用硼、锰、铁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花生上施用钙肥研究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交换性钙的影响,为花生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在冀东山麓平原滦河冲积扇有花生生产区,采用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花生上施用钙肥0、37.5、75、150、300 kg/hm~2的产量效应、不同钙肥用量对花生钙素吸收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钙肥处理比较,钙肥用量37.5、75、150、300 kg/hm~2花生苗期生物量增加5.3%、11.1%、17.3%、25.5%,花期(下针期)增加4.4%、11.6%、18.4%、19.5%,结荚期增加14.9%、23.4%、19.2%、6.7%,产量增加8.0%、12.0%、8.5%、3.9%,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果数增加1.8、3.2、2.0、0.3个,百果重增加6.4%、13.4%、9.5%、5.9%。施用钙肥显著增加花生苗期和收获期钙含量,与不施用钙肥处理比较,钙肥用量37.5、75、150、300 kg/hm~2处理苗期钙含量增加0.04、0.08、0.11、0.14个百分点,收获期花生秧钙含量增加0.06、0.11、0.14、0.16个百分点;花生壳增加0.04、0.08、0.09、0.10个百分点;花生仁增加0.02、0.05、0.07、0.08个百分点。燕山山麓平原滦河冲积扇区域施用钙肥显著增加花生营养生长和产量,施用钙肥主要通过增加花生单株果数和百果重增产。钙在花生上产量效应符合报酬递减律,基于其效应函数计算花生最高产量钙肥用量为160.0 kg/hm~2。施用钙肥显著增加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土壤交换性钙与钙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腐植酸碱性肥料对香蕉生长的影响及促生机制,为腐植酸碱性肥料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腐植酸碱性肥料对香蕉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土壤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复合肥和无腐植酸碱性液体肥料相比,腐植酸碱性肥料有利于促进香蕉生长,明显增加香蕉生物量、根系活力、土壤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矿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香蕉叶面积增加了50~100 cm2,生物量增加了10%~21%,香蕉根系活力增加了89%~188%,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25%~91%,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2.4~3.5倍。腐植酸碱性液体肥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是常规肥料的1.6~14.4、1.7~26.7和2.3~3.8倍,分别是无腐植酸碱性肥的3.0~10.6、3.9~56.0和1.2~2.0倍。结论 施用腐植酸碱性液体肥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其机制在于:一方面,肥料的碱性改良了土壤酸性环境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肥料的腐植酸增加了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善了土壤的氮、磷营养状况,进而增加土壤肥力。因此,施用腐植酸碱性液体肥料是为香蕉提供养分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碱性肥料治酸改土的效果,以碱性肥料为供试肥料,以湖南松柏村典型镉污染农田土为供试土壤,以镉高累积菜心"特青四号"及镉低累积菜心"绿宝"为供试作物,设置不施氮对照CK、碱性肥料及尿素三个处理,研究盆栽条件下,分次施用碱性肥料对土壤pH及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次施用碱性肥料能在移栽后65 d内使土壤pH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青四号盆栽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pH分别比尿素及CK处理的高出0.61个及0.20个单位,绿宝盆栽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pH分别比尿素及CK的高出0.36个及0.12个单位;分次施肥65 d内,各取样时期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有效镉含量均显著低于CK。而65 d时,特青四号及绿宝盆栽碱性肥料处理的有效镉含量与施用尿素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0.11 mg·kg-1和0.08 mg·kg-1;与CK相比,尿素及碱性肥料均能显著提高菜心氮量;分次施肥条件下,施用尿素及碱性肥料均能显著降低菜心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镉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碱性肥料,不仅能提高菜心生物量,保证土壤供氮,还能长效提高土壤pH并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  相似文献   

5.
张丽丽  史庆华  巩彪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7):3567-3575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2O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 P、25% P、50% P和100% 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 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 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 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 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种植油菜试验,调整化学肥料与生物腐植酸施入量及施入比例,分析油菜生长60 d后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以此探究生物腐植酸对降低化学肥料施入量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肥料施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与减量施用化肥(60%常规用量)相比,100%化学肥料施入量及化学肥料与生物腐植酸配施处理皆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60%化学肥料添加生物腐植酸的处理中,产量可显著提高60%;3生物腐殖酸施入可明显促进油菜对N、P、K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除直接提供养分元素,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外,还可间接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碱性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等。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腐植酸肥料对于降低化学肥料施入量的效果明显,为生物腐植酸部分替代化学肥料,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3种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控释肥料和普通单质肥料为原料制备了3种控释掺混肥料,研究不同控释掺混肥料品种对花生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料能克服纯控释肥料花生苗期养分供应量不足和常规肥料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足的缺点,3种控释掺混肥的一次性施用显著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施用控释掺混肥对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值、株高、根长、茎叶干重、根干重明显优于一次性施用常规肥料,并能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每公顷增加产量3.05%~39.54%,果仁中粗脂肪的含量增加1.45%~4.61%,粗蛋白的含量增加0.08%~1.42%;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33.71%~68.01%,13.07%~32.12%和6.69%~24.43%。本试验以配方为N∶P2O5∶K2O为14∶13∶15的控释掺混肥肥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施肥前后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种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枣树的根系参数、养分吸收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评价了海藻套餐肥料的肥效。结果发现,与未施肥对照相比,海藻套餐肥料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P<0.05)。与施用常规市售肥料处理相比,施用海藻套餐肥料后提高了枣树0~2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和枣果产量,并显著提高了枣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0.05)。这表明海藻套餐肥料能通过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枣树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枣果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
复合肥与腐殖酸配施对盐碱地改良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盐碱地的棉花产量,研究了复合肥与腐殖酸配合施用对盐碱地改良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等量无机养分水平下,施用腐殖酸能有效的缓解土壤全盐量的增加,降低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和单独施用复合肥相比,普通复合肥配合腐殖酸施用后,棉花产量分别增产17.7%和5.8%。相比单独施用普通复合肥,与腐殖酸配合施用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长5.7%、33.1%、24.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_2O_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P、25%P、50%P和100%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素积累及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小麦-玉米周年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在肥料用量减少20%和40%情况下,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00%普通尿素处理的97.4%和97.7%;控释尿素施氮量为6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1.57%和54.14%.控释尿素施氮量为8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40%和22.09%.施用控释尿素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和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60~100 cm土层中,控释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不施氮肥处理筹异不显著,普通尿素处理小麦收获后60~8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60~100 cm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肥料氮素下移明显.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控释尿素增加了耕层(0~20 cm)土壤的氮素积累,减少了氮素向土壤深层移动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施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小区试验的方法选择典型的南方旱坡地土壤,通过施用不同用量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探讨旱坡地土壤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及最佳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可增加花生主根的长度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与不施用改良剂比较,酸性土壤改良剂对旱坡地花生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幅为9.5%~19.6%;同时可提高花生果实的品质,增加花生果仁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6%~5.2%、0.3%~2.8%。结合花生的产量、植株营养状况、生长发育指标、品质分析等综合考虑,酸性土壤改良剂在旱作花生上适宜推荐使用量为每667 m2 60~65 kg。  相似文献   

13.
以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控释掺混肥对花生的株高、单株结果数、单株果种、百仁重等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与习惯施肥相比,控释掺混肥处理增加荚果产量8.34%~8.75%,增加籽粒产量10.27%~10.89%。此外,控释掺混肥料还可以提高花生籽粒的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改善了花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减量优化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材料,在河南省有代表性的土壤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小麦上施用增产效果显著,施用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增产420 kg/hm~2,增产率为5%;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4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675 kg/hm~2,增产率为8.3%。在减量施肥方面,尿素硝酸铵肥料处理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每公顷肥料减少30 kg,其小麦产量为8 475 kg/hm~2,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产量为8 430 kg/hm~2,二者相比产量基本没有差异;与常规施氮肥(尿素)处理相比,每公顷肥料减少75 kg,但小麦产量却增加300 kg/hm~2,增产率为3.7%;说明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可以减量施肥且稳定冬小麦产量。尿素硝酸铵肥料中添加元素锌时,与同等用量尿素硝酸铵肥料相比,产量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在氮肥利用率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显著提高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比优化施肥技术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5.6,10.6,12.6百分点;比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13.4,18.4,20.4百分点。在环境保护方面,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土壤不同层次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花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一般说花生从土壤中吸收磷肥和钾肥多于氮肥。氮素肥料主要为增加植株重量,并能促进花生植株茎叶生长旺盛,若缺少氮肥,花生生长和发育不旺,产量减低,但施用过多,植株生长嫩弱,不但延迟成熟,且易遭受病虫  相似文献   

16.
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对棉花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ALF-C+NPK肥料使棉花地上部氮吸收量增加24.3%~101.4%,磷吸收量增加58.3%~100%,钾吸收量增加10.1%~56.2%,但3种HALF肥料效应不同。施用合适的HALF肥料能显著降低土壤pH0.06~0.11,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结论】3种HALF肥料均能促进棉花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HALF-C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含腐殖酸肥料对温室黄瓜产量、土壤基本肥力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不同用量的腐殖酸肥料可使黄瓜提早上市5 d,产量增加4.7%~21.6%;并使大棚耕层土壤的有机质提高9.8%~17.8%、碱解氮提高12.9%~64.5%、有效磷提高15.5%~68.8%;同时施用腐殖酸肥料可以较好地缓解土壤酸化进程。其中,以习惯施肥+含腐殖酸肥料33.75 L/hm2处理对提高黄瓜总产量、改善耕层土壤基本有效养分含量的效果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18.
连续施用商品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连续3茬蔬菜种植试验,研究无肥、纯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各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导致砷、铅、铬在蔬菜地表层土壤中积累,且积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施用化肥配商品有机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包心菜、小青菜和玉米的产量,且随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肥料投入与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两种磷肥施用方式(B:全作底肥;T:全作追肥、分蘖期50%、孕穗期50%)和4个磷肥施用梯度(P0:0 kg·hm~(-2),P1:45 kg·hm~(-2),P2:90 kg·hm~(-2),P3:13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磷肥肥料效应以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量在0~45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TP1处理(45 kg·hm~(-2) P_2O_5全部追施),实际产量增幅最大,为19.0%,该处理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四个指标也表现为最高;施用45 kg·hm~(-2) P_2O_5,水稻收获后土壤含磷量略有下降,但土壤磷素平衡值表现为盈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磷素平衡值随之增加,导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综合考虑水稻产量、磷肥肥料效应及土壤磷素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土壤背景值20 mg·kg~(-1)时,磷肥施用量减少至常规施肥量的50%,并全部追施,为该区域最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一种新型的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深加工的牡蛎壳粉)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用量(0、750、1500、2250kg/hm2)处理花生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的花生产量可以增加10.2%~23.8%,且成熟期花生的株高、每株双果数、单果数、总果数和百果重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21.65%~118.1%、28.2%~74.1%和22.6%~47.0%;土壤pH和交换性钙分别提高0.18~0.33(4.0%~7.3%)和12.9%~18.8%,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则分别降低19.6%~62.5%和34.7%~84.2%。因此,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是实现红壤旱地花生增产、活化土壤养分和阻控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