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迪庆州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实效。2007年起,按照州委、州政府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用3年时间切实解决迪庆农民群众学科技难问题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的重要部署,确保云南西双版纳州“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顺利实施,州科技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成立了西双版纳州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州科技系统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工作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9,(11):12-13
2007年普洱市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以来,解“五难”惠民工程在提高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享受基本卫生医疗,及时听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改善边民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边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有力的推进了边疆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厅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由文山州科技局组织申报,云南省科技厅立项,麻栗坡、马关、富宁三县科技局组织实施的“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项目。在2007年、2008年实施24个乡(镇)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加了12个乡(镇)。通过两年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09,(9):14-14
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全省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实施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5月13~14日召开的边疆解"五难"现场推进会上,潞西市被授予"云南省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潞西市自2007年5月启动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以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许多边疆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5月13~14日召开的边疆解"五难"现场推进会上,潞西市被授予"云南省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潞西市自2007年5月启动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以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许多边疆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腾冲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工作,推进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提高农民实用科技水平,腾冲县科技局于2008年10月19-22日分别到中和乡的新岐村、东坪村,清水乡的荆陈村,界头乡的大园子村、大塘村进行了《腾冲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专题科技培训。  相似文献   

9.
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全省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实施的惠民工程. 金平县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分了批在全县13个乡镇实施,于2007年开始启动,第3批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已接近尾声.项目实施以来,金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领导机构,按"六个一"目标要求狠抓落实.经两年多的努力,截止2009年7月,取得了明显成绩.  相似文献   

10.
4月7~8日,全省解决农村“一保五难”(最低生活保障、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看病难)现场会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河源市召开。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在会上提出,我省将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转到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上,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一年半以来,项目区实现了农民,“学科技难”状况改善、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提高、经济收入增加3个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云南地区农民经济落后的状况,科技部门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从2007~2009年在25个边境县(市)和3个藏区全面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的部署及各地农村学科学难的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实施科技扶贫工作,使全省农村经济建设得到一定发展,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从而取得增产增收的效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正思茅镇地处普洱市和思茅区经济政治中心,是普洱市最重要的商品交易及农产品交易集散地,有着140多年的蔬菜种植历史。从1964年起,平原村的66.67 hm~2农田和旱地逐步改造成标准化菜地,成为思茅区的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1976年组建了曼窝办事处为蔬菜生产专业大队,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2007年以前,思茅镇三家村是全市蔬菜种植技术的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2015年以来,思茅区大树茶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对当地山区群众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提升大树茶的品质,就要提高大树茶的管护和加工技术水平,文章根据思茅区大树茶产地和特殊加工特点,总结出一套针对思茅区大树茶的管护及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云南镇康县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自2007年6月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实施承担单位县科技局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前期工作扎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云南腾冲县地处边疆,山林面积广阔,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主要以群众自发的在房前屋后种植为主,面积零星分散,管理简单粗放,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化。近年来,腾冲县委政府在省、市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县情、牢固树立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在实施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思茅区蔬菜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和效益,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度发展的“瓶颈”。结合生产实践及李崇光等[1],赵晓晨等[2],毛昭庆等[3]的分析探讨,对思茅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季节性和结构性缺菜、市场流通体系滞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布局基地、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基地认证等对策措施,以期为菜农服务,推动思茅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成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工作目标,对普洱市思茅区2016-2018年农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思茅区农药使用中存在问题为使用量虽然从2016年的488.26 t减少到2018年的406.86 t,但杀虫剂使用比例由46.3%上升至49.26%,该比例增加会增重思茅区农业生态的压力,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分析提出了以绿色防控、精准施药、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和建立完善的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等措施,近一步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思茅区农药使用向科学合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云仙彝族乡,(以下简称云仙乡,又名“大芦山”,是穷的代名词),在历史上是个贫穷、落 后的乡,原因主要是地处思茅区的边沿,交通不便。笔者根据在云仙乡的调研,首先详细介绍了云仙乡的地理位置、民 族分布以及经济作物和各类收入等情况,其次结合云仙乡的地理状况等分析了公路对云仙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紧接着,根据“大芦山”当前道路发展状况,分析了当前道路对大芦山经济制约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卖鱼难,鱼价低”,养鱼大王增产难增收波光粼粼的乌云山水库边,是湖北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村民汪庆余的家汪家五口人,三代同堂,日子过得相当富足。自改革开放之初起,汪庆余就承包了13公顷的乌云山水库养鱼。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鱼产量逐年增加,养殖效益相当可观,汪庆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