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坑内的植物群落(又称地下森林)是在特殊生境(如天坑、深陷的岩缝等地下封闭环境)经过长期的演替所形态的一种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在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内3km^2范围内有十几个天坑集中分布成天坑群,其中5个天坑有较完整的植被存在,未遭受任何破坏的就有3处,成竖井状的第Ⅰ、Ⅲ呈天坑底部地下森林,植被盖度达100%,植被类型与滇中、滇东地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同,为湿润常绿阔叶林。其植物群落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特殊、区系成分异常、生态 度变化大、林层结构完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红河地区植物群落多样、鸟兽种类繁多,在不同植被类型的生境中,其动物的类型主要有热带种类、东洋界、古北界以及部分广布种所组成;兽类分布区域与鸟类垂直分布现象明显。本文介绍了红河地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的鸟兽种群分布及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鄱阳湖洲滩植被的监测、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将 RS技术 (Landsat-7ETM+ )与 GPS技术、GIS技术相结合 ,对鄱阳湖洲滩植被的分布、面积与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据假彩色合成图描绘了鄱阳湖洲滩植被图 .结果表明 :(1) Landsat-7ETM+假彩色合成图显示 ,鄱阳湖洲滩植被主要分布于该湖的南部和西部 ,东部只有少量分布 ,北部几乎无分布 ;(2 )到 2 0 0 0年 4月 16日止 ,鄱阳湖洲滩植被总面积为 10 18.74km2 ,占全湖总面积的 3 3 .65 % ,其中单位面积生物量≥ 4kg/ m2 的植被面积为 44 4.5 3km2 ;(3 ) ETM+ 4的亮度值 X与单位面积生物量 Y间的回归方程为 Y=-4 897.11+ 87.68X;(4 )全湖洲滩植被总生物量为3 .81× 10 6 t,洲滩植被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为 3 .73 60 kg/ m2 .  相似文献   

4.
洲滩湿地是洞庭湖湖泊湿地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既是植物种群的聚生之地,在丰水期又是动物的觅食、产卵场地和栖息地,因此,洲滩湿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合理的利用使滩地利用效益低下,不但对滩地原有的植被造成了破坏,而且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科学地恢复和重建滩地植被,有效地开发利用滩地资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滩地植被功能特征和保护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丘陵岗地植被恢复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景现植物,提出了意杨(populus Canadensls)等9个备选树种为扬州市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丘陵岗地植被恢复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景观植物,提出了意杨(populus Canadensis)等9个备选树种为扬州市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可划分为水生植被、沼生植被、沼泽化草甸植被和湿生木本植被4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44个群系,其中洲滩沼泽化草甸植被分布面积较大,永久性水生植被分布面积较小。通过对主要湿地植被群系结构研究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群落主要由湿地草本植物组成,其湿地植被的外貌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
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础,探讨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有助于了解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能够为湿地植物群落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该研究以白洋淀湿地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和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在洲滩草本植物群落共调查到57种,隶属24科46属;水生植物群落调查到18种,隶属12科13属;两种生境物种组成差异显著。(2)整体上,洲滩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水生植物群落,其中,2种生境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洲滩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主要受土壤自然含水量、全磷和p H值的影响,而水体透明度、硝态氮和底泥碱解氮是影响水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受环境因素影响显著,因此,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调节和改善植物群落的生境质量,可以有效促进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万佛山丹霞地貌森林植被群落类型,对其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万佛山丹霞地貌有10个植被类型,61个植物群落,其中,在山的顶部分布有原生的黄杨和乌岗栎群落,峡谷沼泽地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中华水韭群落,出现了丹霞地貌区特殊的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6个植被带中的4个。研究表明,该地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且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1.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和植物区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20科1141种;区系成分复杂,包含有东亚一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植被类型多样,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中包括在该区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相似文献   

12.
黔南州5442株古树分属54科120属210种(含珍稀树种46种,中国特有种68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47科103属186种。科、属、种分布区类型分别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6个变型、12个分布区类型11个变型和12个分布区类型9个变型。科和种的热带性质较为明显,而在属的层面上,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的比重无明显差异;科的热带性质偏向于泛热带分布,属和种则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重;科的温带性质偏向于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属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为重,种则以北温带分布为重。  相似文献   

13.
木兰科植物地理分布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木兰科全世界有15属240种,分布于亚、美两洲。亚洲有14属,189种;美洲有4属,51种,亚洲属种远多于美洲。其中鹅掌楸属、木兰属及盖裂木属为亚、美洲间断分布属。木兰科的植物区系共有9个,在亚洲有4个区系,即东亚、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在美洲有5个区系,即大西洋北美、加勒比、安第斯、亚马逊、巴西南部。其中以东亚、东南亚及马来西亚最为丰富。木兰科分布的植被类型有4种,即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其中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有7属,季雨林有2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6属。木兰科原产地的气候型有4种,即热带气候型、热带高山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含温暖型及冷寒型),其中热带气候型及大陆东岸气候型(温暖型)为最多,达6~8个属。掌握木兰科与植物地理分布的关系有助于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对本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植物79科255属398种,其中,蕨类植物共10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共1科3属5种,被子植物共68科239属379种。该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对维管束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本区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共155属,其中北温带分布97属,是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千烟洲地处亚热带,水量充足,具有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属常绿阔叶林地带.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小流域治理前的千烟洲森林植被早已破坏殆尽,以草丛为主,伴有小面积灌丛[1].1983年,中科院南方考察队在这里进行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研究,包括人工造林和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利用等,并建立了试验站.20 a后,千烟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物生产量与生物多样性快速增长.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植被类型由原来的荒草坡变成茂密的森林.1999年统计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已达190.56 hm2,占千烟洲试验站总面积93.3%.植物群落结构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长沙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西北为丘陵,东侧和东南侧为丘陵岗地,中心为湘江冲积台地,构成东西高耸、中部低平的马鞍型湘浏盆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主要有湘江等"一江八河"及其支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资源概况长沙市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淡水湖泊,草本沼泽等自然湿地类型;水库、拦河坝、水电坝、淡水养殖池塘、废水处理场所、城市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等人工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黄山市率水流域水陆交错带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沿主河道设置了 33 个样方,采用 法瑞学派调查法记录样方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并根据离水面距离和土壤基质类型划分了 3 种生境类 型:砾石型河漫滩、粘土型河漫滩以及河岸边坡,进而进行群落类型划分与生态梯度分析。结果表明: 调查区域有维管束植物共计 67 科 124 属 146 种;水陆交错带植被可分成 15 个群落类型,包含 3 个森林 群落、3 个灌丛群落和 9 个草本群落;森林群落均出现在河岸边坡生境类型中,灌从群落多见于粘土型河 漫滩,草本群落主要集中于砾石型河漫滩;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存在于上下游之间和水陆之间的 两个生态梯度是影响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两个生态梯度中心过渡区,植物群落丰富度达到 最大。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9.
崀山丹霞地貌区植物群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线路与标淮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崀山丹霞地貌区森林植物群系特性。结果为:峎山有10个植被型、72个植物群系,其植被主要是中国、日本共同的属和众多的中国特有属树种为组成特征的森林植被,也有一定比例东亚—北美成分,在结构组成上表现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丹霞单体出現特异的群系分布格局和"植被孤岛效应",不同发育期丹霞地貌上分布着不同演替系列上的森林植被类型;发現分布于丹霞赤壁下部的1个新的植被型(藤本植被型)和2个丹霞赤壁面上由崀山特有物种为建群种组成的持有植物群系(新宁毛莨群系,崀山唇柱苣苔群系)。  相似文献   

20.
大巴山西段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掌握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及其特点,合理有效开展资源保护工作。通过调查以及归类分析,建立了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12个植被型37个群系,人工植被3个群系的植被分类系统,并对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该区域植被分布所呈现的群落类型多样、自然性和代表性较强、过渡区的特征比较明显、植被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及植物群落的脆弱性高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